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
更新时间:2025-04-25 03:01:32

由陳力執導,劉烨、宮哲領銜主演,根據“人民楷模”王繼才夫婦守島32年感人事迹改編的電影《守島人》正在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平台播出,很多觀衆為影片獻上走心好評“沒有炫技,沒有煽情,自然真實”。

2月21日,奔流新聞記者采訪了《守島人》編劇丁涵,一個土生土長的蘭州姑娘。

“在接這部劇之前,就曾在電視上看過守島人王繼才夫婦事迹的新聞,當時内心很感動,沒想到後來會有人想将這個感人的事迹搬上大銀幕。(我)能為這部影片做編劇,接觸到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或許一切都是緣分。”丁涵說。

受訪者:丁涵

90後,本科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2013級碩士。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報》特約評論員,發表多篇名家采訪、影視評論文章。主要編劇作品: 電影《守島人》榮獲第 34 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提名)等;電影《功夫拉面》,甘肅省宣傳部重點影視項目,2022年全國公映; 電視劇《石頭開花》, 2020 年中宣部“圓夢 2020”脫貧攻堅主義文藝創作一等獎; 電視劇《神犬小七》 湖南衛視金鷹劇場熱播,年度全網收視第三, 2015年第10屆中美電視節年度金天使獎優秀電視劇;電視劇《星火燎原》中宣部重點扶持項目,重大革命曆史題材作品,正在籌備拍攝。微電影《路過我溫暖你》、網劇《完美戀人定制計劃》等等。

奔流新聞:在創作《守島人》劇本之前,您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丁涵:準備開始寫劇本之前,我就開始收集文字資料,看了很多有關王繼才夫妻倆的報告文學,實地采訪了一些跟他們夫妻二人有過接觸的記者,包括灌雲縣的一些漁民。同時,制片方幫我找了幾百張王繼才夫妻二人在島上的照片,這些準備工作讓我對王繼才夫婦的故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其次,就是上島采風。采風,是這個創作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我一共上過三次島。第一次是跟團隊一起去的,大概待了兩天。第二次,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的,那一次時間最長,待了七天。第三次,是跟着導演團隊一起去的。三次加起來,其實算是一個沉浸式的生活體驗。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對話聽守島人編劇蘭州姑娘丁涵講述影片背後的故事)1

丁涵采風照片

奔流新聞:189本日記,368面國旗,11680天出勤......當您近距離接觸到島上的生活,有哪些事令您震撼或難忘?

丁涵:最觸動我的應該是島上的環境。位于灌河入海口的開山島,屬于基岩島嶼,其上怪石嶙峋,險峻而陡峭,島上既無樹林泥土,又無淡水資源。我們第一次上島的時候,正巧遇上了六七級的台風。船上非常颠簸,很多人暈船,雖然隻有12海裡,一路卻很煎熬,感覺時間特别長。快到開山島時,當我看到一座不大不小的島矗立在眼前,那一瞬間心情特别激動。當時就有一種到家了的感覺,有一種莫名的歸屬感。王仕花帶着幾隻小狗在島邊等我們,看到我們的船,她馬上拉過纜繩,開始綁船,然後把我們拉上去。當她的手拉住我的那一瞬間,我能感覺到這雙手跟陸地上的勞作之人的手不一樣,很粗糙,骨節很大……那一刻,我似乎觸摸到了開山島的溫度與質感。這個細節對我的沖擊挺大的。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對話聽守島人編劇蘭州姑娘丁涵講述影片背後的故事)2

開山島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跟仕花阿姨的相處。上島之前,我心裡比較忐忑。在島上待了32年,又是烈士的遺孀,她可能未必會向我們敞開心扉。可實際情況是,在跟她的相處中,我發現她是一個很開明,非常善于為别人考慮的人。她很自然地帶着我去逛島;也會一邊鋤草,一邊自然而然地跟我講她與王叔(王繼才)當年的故事。島上的一花一草,她如數家珍。那天,我和仕花阿姨就睡在開山島上她和王叔生活了32年的房間裡,睡同一張床,蓋一床被子,聊當年的事情,聊着聊着,直到我們不知道誰先睡着了。不知道為什麼,那一夜我竟然睡得特别香,沒有任何不适,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緣分。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對話聽守島人編劇蘭州姑娘丁涵講述影片背後的故事)3

編劇丁涵與王仕花合影

奔流新聞:在劇本中,哪位人物比較打動您?您認為整部劇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丁涵:我覺得比較打動我的是張一山演的小豆子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其實是我塑造出來的一個角色。他有一個原型,是王繼才當年救過的一個落難的小女孩。我對這個原型進行了藝術再創作。這個角色的意義在于,他就像一座橋梁,把島上和陸地上的兩種生活串聯在一起。最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小豆子其實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内心的寫照,“我們成不了英模,但很敬仰英模”。小豆子很世俗,同時又有人性的那份善良,他在劇中反襯出王繼才夫婦那種特别難能可貴的精神。這個角色的塑造承載着這樣的一種情感。

要說亮點,影片上映後,我也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有的人說,劇中幾隻狗是亮點,這幾隻狗讓開山島一下子有了生氣。當然,影片呈現出來的狗的形象确實令我很驚喜。還有網友說,劇中的餃子是亮點,說看到餃子就很想哭。影片中有三次包餃子的場景,餃子代表了團圓。還有網友說燈塔的意象很感人,很戳心。其實燈塔就好像是生命的一盞燈。大家的視角不一樣,各有見解,我覺得這些都是亮點。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對話聽守島人編劇蘭州姑娘丁涵講述影片背後的故事)4

奔流新聞:《守島人》作為一部主旋律作品,要深刻還原王繼才夫婦“時代楷模”這四個字背後彌足珍貴的堅守精神,又要貼近觀衆,對此,您在創作中作何考慮?

丁涵:這确實是一個難點。這部影片有一種特殊性,既是一個主旋律題材,同時也是真人真事。既不能過于虛構,也不能寫得太實。我們團隊一開始就定下一個目标,就是絕不以傳統的主旋律英模的方式去寫劇本,也不放大人物的苦難。我的想法是寫一種幸福,夫妻二人心甘情願在島上32年,并從中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樂趣。我更希望影片呈現并還原出很真實的人。上島采風,我感知到的王繼才是一個特别有智慧,且很溫暖的男人。

奔流新聞:劉烨塑造的王繼才這個角色,符合您最初創作時的想象嗎?

丁涵:非常符合。影片首映那天,我看到劉烨的第一個鏡頭,我就覺得,王繼才就好像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劉烨的眼神中會有一種很閃光的東西,他有自己要表達的内涵。那場他送他女兒回家的戲,女兒沖他喊,說要做暴風雨裡的海燕。船要開走的時候,他做了一個燕子的動作,那個瞬間,他的眼神在夕陽下泛着一種光芒。應該也是有感而發,才能演出來的。

青島電影之都研究背景(奔流文化對話聽守島人編劇蘭州姑娘丁涵講述影片背後的故事)5

奔流新聞:“你守島,我守你。”短而有力的六個字,是女主對丈夫的許諾和告白,傾盡全心全情在餘生中證明“夫妻同命,不離不棄”。作為一名年輕的編劇,您是怎樣理解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的?

丁涵:王繼才夫婦這種愛情,我個人非常羨慕,它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男女愛情終極的一種狀态。男女在熱戀時候經常會有一個幻想,就是恨不能兩個人到一個孤島上去相濡以沫。而王繼才夫婦确實是因為某種命運的力量,讓他們在一個島上生活了一輩子。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夫妻二人的緣分得有多深,這輩子要把命交到對方的手上,而且他們兩個人的世界永遠沒有人打擾,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份特别浪漫的愛情。因為上島采風,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其實王繼才夫妻二人在用人性中很美好的一面經營着這份感情,才有了他們多年來的相濡以沫。

奔流新聞:作為一名從蘭州走出去的編劇,是否考慮過創作一些本土題材的作品?

丁涵:我是土生土長的蘭州人,從小就知道甘肅文化底蘊深厚,未來,我也期望能與更多家鄉的有識之士合作,共同來為家鄉做些事情。

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荊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