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風。
今天我們來講道德經的第五章。老子在第三章中講了聖人之道,接着第四章就講了聖人之道的理論依據天之道,第五章裡老子把天之道和聖人之道放在一起論述,着重說明了聖人之道要效法天之道的道學思想。大家看,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圍繞着天之道,人之道在講述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一會講天之道,一會講人之道,一會又綜合在一起講述,生怕人們不明白,而實際上老子的這種論證方法的确起到了幫助我們理解的作用。
我們看一下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uò)窮,不如守中。
要正确理解這一章的内容,必須要明白這一章,是對第3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的進一步總結,同時也是對第4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的深一步闡述。老子由天道推論人道,由自然推論社會,并用刍狗和橐龠這兩個形象作為比喻,進一步論證了其無為之治政治思想的合理性。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一章裡出現了兩個名詞,一個是刍狗,一個是橐龠。
刍指的是草。所以我們把食草動物的二次咀嚼消化叫做反刍,那麼刍狗,就是用草紮成的狗,是一種人們進行祭祀時用的廉價的貢品。祭祀的時候自然會把刍狗裝飾一番,一旦祭祀完畢則會把這刍狗丢棄。以往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認為刍狗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在本文中用來說明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都仁愛,不刻意關心,任其自生自長,自消自滅。但讀得多了,覺得這樣理解有些片面,有必要探讨和糾正一下。
原來是解釋成“天地和聖人無所謂仁愛,也無所謂不仁愛,對萬物和百姓都平等對待,沒有偏私”,聽上去也很有道理,而且在第三十八章也寫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意思是失去了道就隻能靠德,失去了德就隻能靠仁,失去了仁就隻能靠義,失去了義就隻能靠禮。好像是印證了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的合理性,但我認為,道是包羅萬象的,有道的同時德、仁、義、禮都包含其中,并不能說有道就是不德、不仁、不義、無禮對吧。
還有就是:老子為什麼用刍狗,而不用其他的物品來比喻呢?天地可以放任自然界弱肉強食,難道聖人也會放任社會上以強淩弱嗎?我覺得應該不是老子的本意。聯系第三章中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我覺得老子應該還有另外的意思,那就是草紮的狗用完之後是不沒有其他價值的,不像真的狗肉可以吃,天地把萬物看成刍狗,聖人把百姓看成刍狗,正是不貴難得之貨呀,而且是天地和聖人都是不占有也不求回報,這正是生而不有的大仁啊,那天地不仁,就應該理解為天地不标榜仁愛之心,聖人也不标榜仁愛之心,這正是聖人對自身的不尚賢呀。不标榜仁愛,才是真的仁愛啊。
而橐龠則進一步形象地闡述了第4章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這句話。橐龠是指風箱,古代冶煉金屬時用的工具,風箱中間是空洞的虛無的,但卻充滿了空氣,通過運動能夠不斷地為冶煉鼓風。老子說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大風箱,天地中間看似是虛空的,但卻充滿着元氣的流動,所以是虛而不空,用之不竭的,因為不占有,所以也是永不盈滿的;這和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是一個道理。聖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所以聖人也應該像風箱一樣,做到心中虛空,沒有私欲,服務百姓,不求回報,實行無為而治和不言之教,既不會政令繁多壓榨百姓,也不為标榜仁愛過多幹涉;因為政令繁多隻會加速敗亡,不如持守中正之道,做到妥當和諧,恰到好處。
關于本章的最後一句話,不同版本說法不一樣,帛書版本上寫的是多聞數窮,是說多聽多學知識會加速敗亡,我覺得不好理解,所以不太贊同這種說法,還有就是對中字的理解,大多數學者認為中是沖的通假字,意思為虛空虛靜,雖然意思上也符合這一章的整體含義,但我認為如果要表達虛空直接用沖字就行了,或者要表達虛靜直接用靜字就行了,沒有必要用中字去通假或代替。
中,原意是指旗杆,引申為中心,中正,妥當的意思,後來被儒家發展為中庸之道,而且中這個字後來在易傳中廣泛使用,可以說是從老子這裡開始的。中這個字無論是在傳統文化,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的國家名稱叫中國,我們把華夏大地叫中原,我們把人品正直稱為中正,我們把和諧妥當稱為中庸,我是河南人,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問:中不中?回答那是一個字:中。所以說用中字代表好,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所以老子說的不如守中,我認為解釋為中正之道比較合适一些。
我們最後再來讀一遍譯文:
天地是不标榜仁愛和仁慈的,它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刍狗一樣,生養萬物而不會占有。聖人也是不标榜仁愛和仁慈的,也同樣像刍狗那樣對待百姓,服務百姓而不求回報。天地之間,豈不就像個風箱一樣嗎?它虛空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沖和造化,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會加速敗亡,不如保持中正,妥當,做到恰到好處。
好,這裡是雅風國學,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關注,評論和轉發,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