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幹薩日”(白月)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新年。
初一是新年的伊始,除夕夜熱鬧一晚上的人們,到黎明時分在事先準備好的石台或雪台上插上點燃的草香,再把馬奶酒、奶食和肉食灑向天空,祈求上蒼在新的一年裡保佑全家人畜平安。緊接着是每個人拿着點好的香走新年的第一步“末日嘎日嘎呼”(走出印迹),即是踩“福路”。出去的方向和回來的方向是根據歲數和屬相讓喇嘛算好了的,不走回頭路。太陽升起之前朝着吉利的方向乘馬或步行一段距離,堆小沙包或雪包,插香磕頭念一些祈求吉利的話後返回。新年的第一步走對了方向,預示着全年事事如意。回來後先給家裡的老人和父母拜年,老人說一些“長命百歲,多福多貴”的吉祥祝詞。然後給老人敬新年酒,喝新年茶,吃新年飯。
家庭拜年結束後,人們帶上煙酒等新年禮物到附近的長者家裡拜年。給長者磕頭拜年後敬獻哈達、互遞鼻煙壺。客人落座後,女主人給客人端茶、遞奶食品,接着敬三杯新年酒,再請客人品嘗新年的肉湯。要是下一場瑞雪,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騎着馬在白雪皚皚的草原上奔馳将會是一幅非常美麗的景象。
翁牛特旗等地方的蒙古族在新年的第一天不吃藥、不打水、婦女不做針線活,認為做了都不吉利。要是吃藥、做針線活的話預示着接下來的一年裡身體不好、勞碌不斷。初二被視為一年中最吉祥的“巴拉吉尼瑪”日子,人們象征性的幹一些輕活,作為萬事成功的吉兆。
很多地方認為正月初五和初十三是“昂嘎日海額都日”(破裂之日),十六是“哈拉額都日”(黑暗之日),出門拜年或辦事不吉利。這一天家裡人在一起吃閉合式的包子、餃子等食物。
過去克什克騰等蒙古族聚居地區有給五畜過新年的習俗。選擇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等新年的某一吉日,請一位長者在放牧的時候或者傍晚牲畜歸圈後選擇公馬、公駝、公牛和公羊牲畜塗抹酸奶和黃油等奶食,并祝福說:“願成為五畜之首,千畜之冠。”結束後舉行簡單的小宴會進行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