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水貝繼迎來消費者購金熱、商家線上直播熱之後,還逐漸吸引了一批來此購買培育鑽石的消費者。近日,在水貝一處珠寶批發市場裡,深晚記者看到,這裡有許多結伴而行的年輕夫妻,除了聚集在黃金區購置婚嫁首飾,還有一部分則停留在主營培育鑽石的商鋪中。
阿城和剛領證的妻子就是其中一對,他們都是95後。在網上了解到培育鑽石後,就利用周末時間來水貝看看培育鑽石實物。“主要是想用更實惠的價格圓一次大克拉鑽石夢”阿城說道。
市場内,深晚記者發現,部分消費者在比較過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價格差距之後,不由得發出了驚歎:“為啥你的大克拉鑽石比我便宜那麼多?”
培育鑽石的火熱并非深圳局部現象。去年央視新聞曾經在微博發起了是否會購買培育鑽石的投票活動,有50%的人選擇了“會購買培育鑽石”。根據貝恩咨詢公司發布的《2021-2022全球鑽石産業》研究報告,中國培育鑽石消費市場占全球10%,仍在增長中。
培育鑽石可以做到量化生産
培育鑽石并非“假鑽”或鑽石的“替代品”,而是與天然鑽石結構一緻的實驗室培育鑽石。
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有很多共同點。首先,它們在外觀上一模一樣,僅憑肉眼無法區分出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對此,深晚記者采訪了從事珠寶鑒定行業的艾米麗,艾米麗對深晚記者表示:“即使是專業的珠寶鑒定師也是沒有辦法單從外觀上區分出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但是在專業的鑒定機構,借助儀器還是能從生長紋路上明顯區分它們。”
其次,兩者基本屬性相同,化學成分都是碳,硬度都為10、折射率都為2.42,色散都同樣為0.044。另外,兩者的價格計算模式也相同,其價格都是依據克拉大小、鑽石顔色、鑽石切工、鑽石淨度以及後期工藝決定。
目前,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主要區别是市場售價,“同等克重且同等質量的人工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價格差距在6倍左右。”水貝某珠寶批發市場入駐商家林先生說道。
▲商家展示培育鑽石首飾檢驗證書。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這種巨大的價格差異源自于二者不同的生長環境,天然鑽石形成于數十億年前150~200千米深的地球的地幔層,後期經過地殼活動被岩漿帶到地表,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而培育鑽石生長在現代化實驗室,是技術發展的産物。它是将“薄片狀”的鑽石作為“種子”,再由技術人員通過模仿天然鑽石形成的高溫高壓環境,将溶化的碳元素沉澱到鑽石種子上,最終才會誕生出培育鑽石。目前,培育鑽石的生長周期約為3~7天,且可以做到量化生産。
由于培育技術的不斷提高與生産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培育鑽石的價格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人工培育鑽石的價格約為天然鑽石價格的80%,但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降到20%。
林先生認為目前培育鑽石的價格還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天然鑽石的形狀不規則,在打磨和切割工藝上成本比較高,目前培育鑽石的處理工藝在不斷進步,如果技術上實現突破,那麼培育鑽石的價格将會更低。”
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培育鑽石
鑽石因美麗和稀有被賦予了許多浪漫的象征,戀人們更是将其視為忠貞和長久的代表。新婚時,年輕人往往選擇鑽石戒指作為見證愛情和婚姻的信物。然而天然鑽石昂貴的價格也使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以一克拉的天然鑽石價格為例,天然鑽石戒指價格跨度非常大,根據顔色、淨度、切割工藝的不同,價格區間在2萬元至7萬元,同時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天然鑽石價格則可達20萬元以上。這對于剛剛組建家庭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培育鑽石的出現給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林先生表示:“2萬元左右的價格已經能夠買到品相非常優秀的一克拉培育鑽戒了,所以很多年輕人會更願意通過購買培育鑽戒省下一筆錢,用作别的開支。”
▲8月24日,在一家主營培育鑽石飾品的商鋪内,顧客試戴培育鑽石戒指。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随着培育鑽石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培育鑽石科普内容增加,消費者對培育鑽石的刻闆印象也正在被改寫。其中,一批消費者已經完全可以接受培育鑽石,有消費者向深晚記者表示:“我覺得天然鑽石和培育鑽石就好比是天然珍珠和人工養殖珍珠,我完全可以接受培育鑽石。”
而另一批消費者則是因為預算有限接受了培育鑽石。“預算有限,而且我沒有什麼虛榮心。”正打算在線上渠道購買培育鑽石的黃小姐說道。
增長的消費市場也為水貝的珠寶市場帶來了生機。“水貝目前大約有十幾個做培育鑽石的商家,整體來說呈增長趨勢。”林先生說。
培育鑽石逐漸走向品牌化
随着培育鑽石的市場不斷擴大,培育鑽石也逐漸走向品牌化的道路。2016年奧地利仿水晶制造商品牌施華洛世奇創建了培育鑽石品牌Diama,2018年全球最大的鑽石生産商戴比爾斯宣布推出培育鑽石飾品品牌Lightbox。無獨有偶,2021年全球最大珠寶商之一潘多拉宣布,将停止使用開采的鑽石來制作珠寶,今後将隻使用實驗室生産的鑽石。
與此同時,國内珠寶市場的培育鑽石格局也在逐漸形成。2021年8月擁有“老廟黃金”、“亞一金店”等國内一線珠寶品牌的豫園珠寶推出自有培育鑽石牌品牌“露璨”,于線上天貓旗艦店開啟試運營,這是國内頭部珠寶商推出的首個培育鑽石品牌。
放眼深圳,作為擁有全國最大珠寶貿易市場的城市,深圳也在培育鑽石的品牌化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目前深圳擁有小白光、凱麗希、TOPMIYA等多個本土培育鑽石品牌,并在深圳的基礎上向全國延伸,在大城市諸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開設體驗店。除了實體店之外,線上渠道的鋪設對培育鑽石品牌來說更為重要,深圳一家培育鑽石品牌的銷售人員鄭小姐告訴深晚記者:“線上的銷售額要遠高于線下。”
▲8月24日,水貝一家珠寶商鋪内,培育鑽石飾品琳琅滿目,款式多樣。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對于新興行業來說,培養消費者習慣和認知極其重要。目前,仍有許多消費者不認可培育鑽石,同時前些年莫桑鑽價格暴跌也影響着市場對培育鑽石的信心。前來水貝購買天然鑽石的消費者李先生表示:“培育鑽石不能買,将來不值錢。”對此,培育鑽石的商家們也在思考應對策略,比如逐漸弱化鑽石的稀缺性,在宣傳時主要強調裝飾和飾品屬性。同時,這些商家也在着力打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等。
目前,培育鑽石的市場滲透率在6%左右,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有研報顯示,2023年培育鑽石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0億元。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白雪 實習生 張樂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