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曆史中。
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139]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将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内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主要的風俗習慣有賽龍舟、吃粽子、采草藥、挂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放紙鸢、飲蒲酒、雄黃酒、朱砂酒、打馬球、跳鐘馗、鬥草等。
在衆多習俗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最為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吃粽子和賽龍舟的來源都與屈原有關,在屈原投江後,人們便紛紛劃船追趕想要将屈原屍體打撈起來,但是并沒有打撈上來,于是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軀體,用竹筒裝入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慢慢發展,就成為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兩大習俗。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将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021年10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發布,2022年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小編在這裡提前祝各位端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