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總是會發現自己的小孩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經常咬手指甲就是3~6歲兒童身上經常發生的不良行為,但很多父母都并不知道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的,有時候反而越教育他們就變得越嚴重。
孩子咬手指甲這種行為不僅僅是不好看、不衛生的問題,長期的行為習慣之下還會影響孩子下颌面容的發展,以及牙齒的發育,并且還會造成甲溝炎的問題。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那又有什麼辦法讓他不咬指甲了呢?
在這裡,我們首先來解答孩子咬指甲的原因:
家長們要是發現自己的小孩有咬指甲的習慣,那麼我們就需要警惕起來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在心理層面上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問題。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缺失以及焦慮的情緒壓力這兩個方面:
1、安全感的缺失在兒童早期的咬指甲行為,我們可以将其視為是一種口欲期的行為延伸,咬手指甲就是嬰孩時期吮手指的一種延續。這樣屬于一種自我安撫、鎮定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足夠的安全感的時候,就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内心的不安。
2、焦慮的情緒壓力
在大一些小孩咬指甲的行為背後,除了安全感缺乏的心理因素以外,其自身太大的情緒壓力也會讓其行為變得越來越嚴重。比如在陌生環境中、在父母或老師的批判下,小孩子都會有嚴重的焦慮情緒産生,咬指甲就會成為小孩釋放情緒壓力的一種刻闆行為。
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習慣,是越早糾正越好,并且也越輕松,但關鍵還是在于父母的幹預方式和手段的選擇。如果我們采用錯誤的方式去糾正孩子,比如打手、打嘴巴、呵斥、指責等等,那麼孩子的不良習慣就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長大後對這樣的行為也保留着依賴心理。
那麼,我們又要如何來糾正孩子呢?
1、正向引導,改變孩子的認知
很多孩子咬指甲的行為是潛意識、不自知的,因此在行為出現的早期,我們就可以通過認知的糾正與加強的方式來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告訴孩子咬手指甲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容易“病從口入”,加上及時的行為阻斷,來讓孩子逐漸摒棄掉咬手指甲的習慣。
2、替代轉移,轉變不良行為習慣
孩子咬指甲主要就是為了釋放和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所以父母們就可以通過另外一些正向的行為教導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去做點别的需要動手的事情,來打斷孩子的行為,或者教孩子遇到不好的情緒時候,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來放松自己。
3、行為獎勵,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如果孩子的習慣已經變得非常頻繁,父母們在加強孩子對咬指甲的行為認知之後,就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獎勵或者鼓勵來增強孩子的自控力。比如孩子如果能夠堅持一個早上不咬手指甲或者次數下降,我們就給予相應的獎勵,讓孩子能自發地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
4、放松心态,緩解孩子的情緒壓力
在糾正孩子咬手指甲這一不良行為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太多負面的情緒,比如責怪、打罵等等,以平常心去對待,弱化孩子犯錯後的緊張情緒,該孩子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氛圍,情緒壓力少了以後,咬手指甲的行為也會逐漸減少。
重要提示:小孩咬手指甲的行為往往是存在着安全感缺失、焦慮情緒壓力大的不良心理狀态,因此我們在糾正孩子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式。通過認知引導、替代轉移、行為獎勵以及營造輕松的環境氛圍,來讓孩子逐漸改掉這一不良行為習慣。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孩子平時會有什麼小動作、小癖好嗎?歡迎留意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