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科技
/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20 01:48:44

編輯導語:數據分析報告太平淡,沒有實際價值,也沒有建設性意見,怎麼辦?本文作者介紹了四個方法,分别是标杆分析法、業務診斷法、機會識别法、概念測試法,助力大家的數據分析報告更上一層樓,一起來看看吧。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1

為什麼“數據分析報告太平淡,隻是陳述事實,沒有建設性意見”是很多企業的抱怨。

“數據分析建議要可行,有建設性,能産生效果”也是很多企業的要求。

問題是:咋做到呀!

通常來講,有四種方法,可以從數據中推導出高質量、可落地、可見效的分析結論。但是,并沒有一種方法是包治百病的仙丹。每種方法都有特定的使用場景和難點,今天和同學們系統的分享一下,以供參考。

一、标杆分析法

标杆分析法的思路很直接:找一個做的好的标杆,直接複(chao)刻(xi)标杆的做法。既然别人這麼做能成功,那理論上我們這麼做也能成功。标杆分析法的步驟:

  • 明确要分析的業務線及分析目标(收益最大化?增長速度最快?用戶體驗最好?)
  • 在該業務線中,圍繞目标,尋找可作為标杆的對象(目标不同,标杆自然不同)
  • 剔除異常情況,歸納。比如運氣/行業紅利/特殊資源(确保标杆可複制性)
  • 總結标杆特征,導出分析建議(學習1、2、3、4做法,即可成功)
  • 進行測試,檢驗标杆效果(最後行不行,還得試一試)

比如,做銷售分析,在推導分析結論的時候,就不是簡單地說:“銷售業績低了,建議搞高”。而從銷售隊伍中樹立标杆,總結特征,複制行為(如下圖)。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2

标杆分析法适用性很廣,但是有三個明顯缺點

  • 缺點1:異常難剔除。所謂“失敗的大緻相同,成功的各有特色”,一般标杆都或多或少有不可複制因素,很難讓人100%信服。
  • 缺點2:特征總結難。相當多特征是難以量化的,特别是人主觀努力與個人素質。
  • 缺點3:時代局限性。有些方法在過去管用,現在不見得管用。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3

特别是在複制外部标杆的時候,常常因為數據采集不全,導緻找一個“外表内美,内部拉胯”的同行案例做标杆,此時就更容易翻車。

二、業務診斷法

業務診斷法的思路也很直接:找到目前業務哪裡做得不好,哪裡不好就改哪裡,改完就好了。注意:所以叫業務診斷,是因為最後輸出的結論,應該是指向一個具體的業務行動,而不是簡單的扔一個“XX指标低了,要搞高”出來(如下圖)。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4

做業務診斷法的步驟:

  1. 建立監控指标(一般做漏鬥分析,或拆解分析)
  2. 樹立判斷标準(現有判斷好壞的标準,才能下結論)
  3. 發現當前短闆(轉化漏鬥最弱一項,拆解中最弱一項)
  4. 追溯業務問題(這裡的弱,是因為運營/産品/價格/……導緻的)
  5. 給出診斷建議(基于業務條件,評估改善可行性,給出建議)

這裡最難的就是第四步。想做好第四步分析,需要對業務流程做詳細拆解,并對具體做法打标簽,才能做深入分析(如下圖)。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5

注意:第五步給建議的時候,也可能不是哪裡弱補哪裡,而是“以強補弱”(如下圖)。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6

這樣基于業務現狀 曆史數據,對建議進行簡單的可行性評估後再給出,會讓建議更有說服力。業務診斷法的缺點是很明顯的:第四步容易被卡住,成為業務方互怼的導火索。特别是問題發生在轉化漏鬥的末端,大家都有責任的時候,更容易引發争吵(如下圖)。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7

此時,需要花特别多的精力,把這幫人的各種說法論證清楚,不然分分鐘會被人當成對戰的棋子,怼得死去活來。

三、機會識别法

機會識别法和标杆分析類似,但是不是拿整體作為參照對象,而是從細節裡找思路。最典型的,比如發展了一群客戶,質量有高有低,這時候有兩個典型的做法:

  1. 從現有用戶裡,挑出高質量群體,單獨看該群體畫像,思考如何做大該群體。
  2. 從用戶畫像角度,挑出理論上高質量群體,再看目前獲取數量,思考如何做大。

小白必須掌握的數據分析方法(拯救你平淡的數據分析報告)8

這樣就是所謂的:機會點識别。

所以叫機會點,是因為:到底是否能做大,做大了到底好不好?在眼下是不清楚的。很有可能顧此失彼,為了服務一個群體,得罪其他用戶很有可能因小失大,多賺了一個群體錢,流失其他用戶很有可能鏡花水月,單一群體數量太少,無法撐起大盤總之,得實驗,實際測試幾次,才隻能看出數據變化。

這也是機會識别和标杆分析最大區别,标杆分析看得是實際上已經成功的樣本,機會識别的,真的就隻是一個機會。

機會識别法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嚴重依賴業務配合。

如果業務方懶得給出配套方案,那就永遠無法測試這個機會點到底能不能成。更糟糕的是,在沒測試前,到底是不是機會,是無從定論的。于是,業務方會簡單按照:是否這個機會與老闆觀點一緻,進行判斷。總之,老闆說這個好,這個就好。老闆沒說過,那就不好……這更讓客觀的機會識别無法進行了。

四、概念測試法

以上三種方法,都是基于已發生的數據做推導的。也可以完全沒有數據,憑着業務方靈光一閃:“我有一個好點子!”然後直接拿來測試。這是完全OK的。常用的ABtest方法也是滿足這一需求。

但注意,很多業務上測試,實驗的是一整個流程的SOP,并非一個孤立的頁面。因此在設計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對測試的流程做好拆解,在可能影響實驗的節點上,打好業務标簽,這樣才能在事後分析的時候有據可循,做叠代的時候也有方向。不然隻看最終的結果,還是看不出所以然來(具體拆解方法,參考業務診斷法的做法)。

概念測試法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概念是人提的,數據不會撒謊,人會

比如:為了維護自己面子,即使新版本改善不明顯,也非得說丫明顯。比如:為了讓自己見效,搞“瘸子裡邊挑将軍”,把B方案做的明顯爛,或者換湯不換藥,搞個和A方案差不多的B來比,反正最後都是自己的主意勝出。至于上線後對業績改善不明顯?好辦,直接把鍋甩給數據分析,說ABtest說的不準即可。

五、深層思考:讓數據見效真難

這個問題的本質,不是“數據有沒有用”而是“真的每個公司都能成為天下第一嗎?”顯然,很多公司在業務上是先天有短闆的,老闆缺乏遠見,業務缺少能力,運作不夠規範……

反應在數據上,是:

  • 缺少内部标杆,躺在黃曆上吃老本
  • 缺少業務标簽,幹業務全靠拍腦袋
  • 缺少測試動作,隻在紙面坐而論道
  • 缺少合理的AB方案,拼命證明自己是對的
  • 缺少科學态度,在缺少以上四樣的東西的基礎上,指望數據分析師,憑借着現有數據庫裡殘缺不全的交易記錄,分析出驚為天人的救命仙丹

數據救不了這種公司,換誰來都不好使……而做數據的同學,一定要努力多掌握幾種方法,多做一些嘗試,這樣才能識别出:到底是我的思路不到位,還是公司環境真的太差。畢竟學到的本事是自己的,這家公司不好,還能換下一家。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