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本文原載2009年08月08日《燕趙都市報》)前不久,學者茅于轼在博客上撰文提出社會轉型需要精英掌舵,這一觀點引起了争議。其實,這一話題人們已經說了幾百年,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衆創造曆史的結論也流行幾十年了。不過這一問題也确實仍然值得再思考。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不少人想自己多起點作用,所以應當讓他們使勁使到點子上,不應當讓一些人瞎使勁。
曾有人說,一個艦隊航行的速度不取決于最快的那隻艦,而取決于最慢的那隻艦。如果拿這句話來看待茅于轼的精英掌舵論,精英是快的艦,但對于一支龐大的艦隊來說,幾隻艦跑得快并不能怎麼樣。
人們早已經發現,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移植到中國來,就會發生異化或者變形。不是精英不努力,而是大多數中國人不能接受,慢的艦拖住它們,使它們變了形。俄國一位民粹主義者說精英是1、大多數普通人是0。其實如果大多數人始終是0的話,也會被異化,很難甚至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黃蓓佳
作家黃蓓佳曾經寫過一篇小說,寫的是一個大學生高談闊論以人為本的西方式愛情觀,結果女朋友跟别人好了一下他就把女朋友給殺了。作品的意思是說,假定某種的觀念就是先進的、是我們必須接受的,那麼,觀念的東西可能讓人表面上接受,但與那樣一種觀念相适應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沒有形成之前很難真的被接受。而變革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是社會大多數人的事情,艦隊中多數的艦趕上去了才行。
一個社會的交往方式、行為方式是由誰決定的?事實上并不是那些被認為是精英的人。比如說,盡管精英們主張在市場中誠信,但由于許多人做不到,結果精英也會以不誠信的方式出現在市場中,那麼多院士、大學校長、博導、教授抄襲、剽竊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所謂短闆效應也是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不重視教育,使得多數人的教育程度不足,其結果是我們常常隻能按照這教育程度不足的多數人的方式行事。
在一個社會中,大多數社會成員才是構成一個社會的“型”的決定力量,轉型也是大多數人的事情。少數精英對“型”的形成或者轉變的作用常常是值得肯定的,甚至會具有主導性的意義,但他們代替不了、決定不了多數人。對他們寄予過大的希望,一害他們,讓他們忘乎所以,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二害我們,讓我們不自信,以為我們需要别人主宰自己。
社會上的知識精英也好、權力精英也好,他們的存在往往讓人們産生錯覺,以為這樣一些特别聰明、有能力的人可以加快社會發展進步。事實上,誇大精英作用,還是集體壓抑個體、組織替代社會的觀念。我們必須承認,集體和組織不是社會。“社會”應當是由每一個個體的人所組成。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不必企圖也不可能複制他人的人生經驗,我們的人生隻能由我們自己來創造。精英在某些方面鑽得“精”,可能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也是普通人,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充其量也隻是個外因,不能成為變化的根據。
在中國轉型期,我們需要精英,但是更要考慮絕大多數草根的利益訴求,當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時,社會和諧才會實現。(配圖來自網絡侵權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