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團養蝦到底能不能賺錢?
上個月,筆者有幸拜訪了重慶市潼南區壹偉水産有限公司,他們采用人工海水 生物絮團養殖的技術模式,全封閉車間實現了一年四季皆可生産,平均單産6-7斤/方,且尾水零排放,整個養殖過程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與動辄30-40斤/方産量的山東濰坊工廠化養蝦相比,6-7斤/方的産量顯然不足以說明其經濟的可行性。但出乎意料的是,壹偉水産仍然保持了很好的盈利水平。憑借嚴格的标準,他們公司成功獲得了無抗、國際水産養殖規範等認證,“持證”後對蝦身價暴增35%,并成功打入盒馬鮮生平台。如今壹偉水産已經實現了養殖的标準化、流程化、規範化,養出來的蝦不但安全,而且口感鮮甜,深受高端市場的喜愛。如今,壹偉水産的二期項目已經啟動,占地約3600平方米,計劃今年10月份竣工投産,預計年産能20萬斤南美白對蝦。并與盒馬鮮生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成為盒馬鮮生西南片區戰略合作夥伴之一。
壹偉水産生物絮團養殖車間
如今,一個養殖模式的成功,絕不能簡單地以産量為衡量标準,未來更是如此。壹偉水産走通了内陸海水全封閉生物絮團養蝦商業化成功之路徑,我們更應該看到其背後的價值:零換水、零抗生素,這恰恰是我們更應該重視的。
可能有業者就問了,現實條件下,全生物絮團養蝦技術最高産量能達到多少?前段時間,筆者拜訪了南海所的張家松老師,他們通過對生物絮團養殖技術的改良,較低的換水量下其産量已接近20斤/方,相當于畝産達到13000斤。這應該是目前在較低的換水量的情況下生物絮團養蝦所能達到的最高産量。這也讓我們看到了生物絮團技術是可以應用于高密度養殖的。
廣東陽江生物絮團養殖車間
何為生物絮團?生物絮團是利用細菌聚集物,藻類或原生動物,聚集在有機顆粒物中,其目的是在一個集約化水産養殖系統中改善水質,廢物處理,預防疾病。換句話說,生物絮團是一個包括水生生物,異養細菌和水中其他微生物的共生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氨從水生系統中被去除,未充分利用的物質可進入循環為養殖動物提供餌料。這意味着生物絮團技術是一個理想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型的水産養殖産業。
其實生物絮團養殖離我們并不遙遠,簡單而言可以分為室外生物絮團與室内生物絮團養殖。在如東小棚養蝦取得巨大成功後大家馬上意識到其本身就是一種半生物絮團養殖模式:強曝氣,強增氧,定期補充碳源,養殖中後期形成混濁水(生物絮團),當然還有定期補充新水。水位不深,七八分地的小棚高産者最高可達到3000斤/産,相當于畝産4200斤。普遍産量也有1500-2000斤/棚,相當于2100-2800斤/畝,遠超過土塘養殖的水平。誠然,小棚蝦的成功絕非單一某個條件促成的,但也讓業者越來越意識到了生物絮團養殖的魅力。
近年來,越南的業者也頗為重視生物絮團養蝦技術,甚至由主管部門進行推廣。他們多采用地膜池或陸基圓池進行養殖,其技術核心也是培養穩定的絮團狀态的水,以減少水環境變化對養殖的影響。通過在池塘底部設置集污坑,結合自動虹吸系統,配合“3段式”養殖模式,每年可以收獲3-4造白蝦。
傳統的工廠化養殖能否與生物絮團養殖技術進行融合。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傳統的工廠化養蝦仍然以大排大換水為主,這種模式顯然并不持續。近年來很多業者在工廠化養蝦中使用生物絮團技術,大大減少了換水量,有業者一周換水量可以控制在3公分左右,平均産量為12斤/方。這讓業者看到對蝦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生物絮團養殖技術已經在對蝦上有廣泛的應用,并湧現出了很多成果。現在,生物絮團養殖技術已經被業界認為是一種可持續的水産養殖技術。因此,在國家大力發展綠色水産養殖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相關的生物絮團養殖技術和經驗進行總結和分析。
當前生物絮團技術在對蝦養殖的應用已經受到密切關注,其中的重點關注幾個問題:1.生物絮團系統的類型;2.生物絮團脫氮途徑;3.生物絮團養殖系統中影響對蝦生産的因素;4.生物絮團在對蝦養殖中的營養價值;5.生物絮團作為益生菌在對蝦養殖的作用;6.生物絮團技術在對蝦養殖中的應用;7.以生物絮團為基礎的對蝦綜合養殖;8經濟考量;9基于生物絮團養殖面臨的挑戰。
對絮團的管理是生物絮團養殖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但對很多業者而言,特别是室外的養殖模式下,碳源的添加更多是憑借經驗,而缺乏科學的數據指導。對于碳源的選擇也是五花八門,糖蜜、葡萄糖、赤砂糖等都是常用的碳源,而添加的時間、頻率、數量等則因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對各種模式、不同環境下生物絮團的理論基礎研究,是我們未來應該重視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