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出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譯為:遭遇窮困而意志更加堅定,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放棄自己的淩雲之志。
與“生如蝼蟻當有鴻鹄之志”有異曲同工之妙處,教育世人應拓寬眼界,追求遠大志向,而不是糾結眼下。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詩人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譯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正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所說,大部分道理需要世人自己去實踐摸索。以此鼓勵世人積極探索,培養創新思維,不盲目聽從。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譯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在名利縱橫的現代,人們難免心浮氣躁。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很難保持專心,過度在意結果而不注重自己從過程中能獲得什麼。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甯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現代人們更需要戒浮戒躁,快節奏生活仍需陶冶情操。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出自《詩經·大雅·抑》,譯為:他人送給我桃子,那麼我就回贈他李子。常常用來比喻人跟人之間應該禮尚往來,有禮有節。教導世人懷有感恩之心,大方相處。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譯為: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教育人們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我們面臨考驗的時候,不可抱着僥幸的心理,而是應該做好準備,以自信的姿态去迎接挑戰,哪怕最後結果不盡人意,也無愧自己。
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出自範晔《後漢書·馮異傳》,譯為: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這教育人們以樂觀态度看待事情結果,不過分誇耀自己所得,也不過分糾結所失,而是正确看待得失。
我們常聽人說“你所失去的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差不多就是這麼個道理。
7.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譯為: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斷,隻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了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
在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待事情的了解通常是不全面的,往往局限于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的言論,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時候,不應該随便下主觀結論“真相就應該是……”,不可以偏概全。
你沒有惡意的一句評論,可能會造成他人于風尖浪口,或者導緻事情走向另一個方向。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