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中的白平衡設置,可以直接幹預畫面的色彩氛圍,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會選擇自動白平衡,但想要更好地控制畫面的色彩,還是需要調整白平衡,達到預期的拍攝效果。
1、白平衡與色溫
白平衡,是還原環境的真實色彩,達到白色的平衡。
物理學上的色溫是指黑體在不同溫度下的顔色變化,由低溫到高溫的色彩變化是:紅→黃→白→藍,所以在不同的溫度下,物體表現出來的色彩是不一樣的,比如早晨黃昏的溫度較低,産生的霞光偏黃偏紅;中午的溫度較高,天空的色彩顯藍色;再如爐火純青,說明溫度很高,火焰顯青色等等。
由上圖可以知道:環境色溫3000K時的色彩和白平衡8000K的色彩相同,環境色溫7000K和白平衡4000K的色彩也想同,所以物理學的色溫和白平衡的色溫是相反的。
相機的白平衡為了還原環境的真實色彩,要達到白色的平衡,所以:
當環境中的色溫是3000K時,畫面色彩偏紅(如落日),相機的白平衡就要調整到3000K,從而避免天空産生偏紅或偏黃的色彩,從而還原環境的真實色彩。
當夜晚的色溫是7000K時,畫面偏藍偏冷,相機的白平衡調整到7000K,從而讓畫面不會變得偏藍或偏冷。
2、如何正确使用白平衡?
相機中的白平衡有多種模式,一般來說建議選擇其中兩個:一是自動白平衡,二是手動調整“K”值。
在大多數場景拍攝中,為了節省相機的設置,提高拍攝效率,很多時候可以選擇【自動白平衡】,然後等後期進行色溫調整來優化拍攝畫面的色彩表現。
如果有比較充足的拍攝時間,最好還是要手動調整白平衡,而手動調整白平衡就要知道白平衡的參數大小對畫面的色彩有何影響:
相機中白平衡的色溫值越低,如3000K,會讓拍攝畫面呈現偏藍的冷調氛圍;
相機中白平衡的色溫值越高,如8000K,會讓拍攝畫面呈現偏黃的暖調氛圍。
所以面對不同的拍攝題材,要手動控制白平衡的參數,從而控制畫面的色彩表現。
拍攝藍天、夜景、水景、雪景、霧景等冷調題材時,不妨先使用自動白平衡查看相機的色溫值是多少,然後将【K值】适當降低500~1000,從而讓拍攝效果達到預期目的。
而拍攝暖調人像、日出日落等比較暖調的題材時,可以在正常的基礎上增加【K值】,加強畫面的暖調氛圍。
3、總結
白平衡的色溫,與物理學的色溫相反,所以我們不需要知道環境色溫的具體數值,隻需要根據相機的白平衡進行調整即可。
當畫面偏黃時,想要讓環境光線趨于正常,就适當降低白平衡的色溫值;當畫面偏藍時,想要色彩正常就增加白平衡的色溫值。
當我們想要暖調的畫面氛圍,可以增加白平衡的色溫值;反之,想要冷調的畫面氛圍,可以降低白平衡的色溫值。
現在,你懂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