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母乳,它是大自然賜給嬰兒最完美、最理想的食源,是最适宜寶寶生長發育的食物,但是随嬰兒的日漸長大,對營養需求量日趨增多,母乳就不能滿足寶貝日益增加的各種營養的需求,于是添加輔食便被家長們提上議程,寶寶第一次吃到除奶以外的食物,是他人生當中的一大跨步,這是意義重大的第一餐!經常會有較真的媽媽問起:寶寶第一次添加輔食的時間到底是剛好4個月還是已滿4個月?這時馬上會有媽媽說,書上說最好是6個月再添加輔食,到底應該幾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呢?
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後再添加輔食,2012年1月,中國衛生部頒發了《母嬰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其中明确指出:嬰兒應從出生後6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同時,衛生部還在2012年5月發布《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其中也倡導6個月内嬰兒純母乳喂養,6個月後逐步添加輔食,也就是寶寶滿180天就可以添加輔食。但是,媽媽們要知道每一個寶寶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也沒有絕對的标準答案,于是很多專家又提出:建議4-6個月根據自己家寶寶的實際情況,理智添加輔食,但是輔食添加最早不要早于4個月,最晚不要晚于6個月。
如果輔食添加太早,對于寶寶而言,會刺激嬰兒還沒有發育健全的胃腸道,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容易引起吸收不佳,增加患腹瀉、喂養困難等疾病的風險。也可能會出現過敏的反應、以及排便異常的問題。另外輔食添加過早,寶寶就會經常處于飽腹的狀态,吃母乳的次數肯定會減少,那麼就會降低對乳頭的神經末梢的吸吮刺激,影響泌乳量,最終可能就會因為奶水不足而導緻喂養失敗。
如果輔食添加過晚,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因為乳汁中的蛋白質和鐵、鋅、鈣等礦物質會明顯下降,此時卻是嬰兒對各類營養素需求量增大的時候,比如激活大腦活動,最重要的物質鐵,出生前儲存在嬰兒體内的鐵,這時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其生理需求遠遠超出母乳所能提供的數量,如果不及時的添加輔食就會引起缺鐵性的貧血,導緻孩子精神運動發展,延緩影響智力的發育。輔食添加過晚,對咀嚼咬合等技能的訓練也會有影響,寶貝開始長牙,而且消化系統也日益成熟,消化酶的分泌越來越适合寶貝吃固體的食物,添加輔食可以鍛煉咀嚼能力,科學家們發現适當的咀嚼,有利于寶貝的視力提高,因為眼睛的脈絡膜對眼球晶體具有調節作用,而脈絡膜的調節功能有賴于面部的激勵面部的肌力,增強則得益于咀嚼強度。另外輔食添加過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系統的疾病。
媽媽們要留意細心觀察,寶寶會釋放出需要添加輔食的信号,千萬别錯過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期。
信号①: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6千克
信号②:大人吃飯寶寶表現出感興趣的行為,比如搶大人的碗筷,或者有吞咽模仿進食的動作。
信号③:頻繁的出現咬奶頭或者奶嘴的現象
信号④: 寶寶按平時正常喂奶量有吃不飽的現象,如果母乳喂養每天8到10次,人工喂養每天超過1000毫升,仍然會哭鬧着。
信号⑤:寶寶能夠控制頭部和上身,通過轉頭、前傾和後仰等來表達自我。
家長切記,寶貝的第一口正規的輔食一定是米粉,而不是面粉,因為面粉中合有麸質,有些寶寶對這種物質過敏,從消化功能還有自身營養需求等各方面來說,推薦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最适合寶寶的嬰兒米粉。
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