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2022服貿會教育高峰論壇國際比較教育專題研讨會在首鋼園舉辦。此次研讨會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北京市十一學校、北京市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共同承辦。研讨會主題為“開放、合作、創新,攜手共築教育美好未來”。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利、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柳長安等領導出席本次研讨會并緻辭。一同出席的還有來自各高校、區教委、中小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本次會議聚焦深化教育對外開放,共創教育美好未來,通過主旨演講、成果發布、專題報告、圓桌論壇等形式,共同探讨面向未來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為培養能夠與世界對話、參與國際合作的高質量人才探索實踐路徑。
王永利秘書長在緻辭中強調教育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及取得的長足發展;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教育要轉為終身學習模式,教育從業者要為此提供工具支持和更好的提升路徑。柳長安副主任提出,北京吸引、聚集了大批國際化人才,是國際比較教育研究的突出“高地”。充分深入的國際比較教育研究,促進了課程和教學改革,加強了師資建設,提升了學校國際化水平,為構建首都高質量教育體系帶來了活力,增強了動力。
在主旨演講中,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李希貴結合學校辦學經驗,分享了面向未來的教育實踐。北京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黃侃圍繞教育對外開放,闡述了高校肩負的責任、嘗試的實踐、面對的挑戰及啟示與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劉寶存基于北師大近年來的比較研究成果,深入闡述了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教育經驗。
在成果發布環節,劉寶存院長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與人民出版社近年來合作的研究成果,包括“一帶一路”不同類型國家教育制度與政策研究叢書、擴大教育開放與國家發展叢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叢書。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幫助中國更深度地理解世界,同時也能幫助國際社會深度理解中國開放合作的誠意。
在專題報告環節,三所國内外的優質中學和大學結合自己的辦學特色,分享了學校人才培養的實踐與創新。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介紹了北京中學近年來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做法,通過豐富的課程設置,助力學生實現“世界因我更美好”的理想。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鐘周介紹了近年來清華大學全球勝任力培養的實踐探索。英國達特福德文法學校校長 Julian Metcalf從校風建設、課程創新的角度分享了達特福德文法學校培養具有全球合作力的世界公民的經驗成果。
圓桌論壇環節由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滕珺教授主持,參與研讨的嘉賓包括北京市十一學校副校長、北京未來城學校執行校長吳鳳琴,北京京西學校校長Marta Medved Krajnovic,北京史家小學教師闫旭,家長代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劉玉新。圓桌研讨圍繞“攜手同心,為世界青少年未來賦能”,嘉賓們從不同視角,真實呈現新時代中國教育在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和國際理解力等方面的實踐與貢獻。
教育是人類發展的基石。如何提升教育的質量,是世界各國共同關心、不斷探讨的話題。此次專題研讨會上展示了不同方面推進教育國際化和對外開放、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為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了經驗。(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