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腦洞大叔
1
如果不是在銀街的菜市場遇見他,打死我也猜不出吳志學是幹什麼的。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端午節的前一天。那天早晨6點鐘,我去銀街菜市場拍新聞,遠遠見到吳志學站在魚鋪前。
他梳着三七分,臉上挂着微笑,身穿一件藍色有些泛白的細條紋襯衣,襯衣下擺紮進了腰裡,兩隻長袖袖口扣了起來,隻露出了一雙手。要不是他穿的拖鞋旁邊放着幾個被氧氣脹鼓起來的魚袋,我一定以為是來買菜的老師或者公務員。
吳志學和魚鋪老闆談妥價格,把魚一一過秤,便騎上摩托車走了。
我開玩笑地對魚鋪老闆說道:“這養殖戶還真會玩,穿成這樣,是為了提高自家魚的銷量?”
結果被魚鋪老闆白了眼,他說道:“吳志學家的魚根本不愁銷路。”
他接着告訴我,吳志學的魚往往剛運到菜市場,便被魚鋪老闆們搶購一空,而且價格還比别家的貴。
不用說,我做記者毛病又犯了,接連問了幾個為什麼。從老闆愛理不理的回答中,我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吳志學家魚的品種多,除了傳統的四大家魚,還養了些無法人工養殖、繁殖的魚,例如胭脂魚、岩原鯉、江團、翹殼等等;二是養殖好,魚飼料全是吳志學用糧食自己配的,沒有化學添加劑,養殖時間要比傳統養殖戶時間長,所以味道才會如此鮮美。
經不住老闆的說辭,拍完新聞,我特意買了一條吳志學養的江團。拿回家去一清蒸,果然像老闆說的,魚肉鮮嫩,有嚼頭,卻沒有一丁點養殖魚的泥土腥味。
我随即成了吳志學的擁趸,以後但凡去魚鋪買魚,都得問問是不是他家養的,當然這是後話了。
我一直有個疑問,如此熱的天氣,吳志學為什麼會穿成那個樣子?因為和采訪的内容不相幹,所以這個問題我很快便忘記了。
然而,不久後,我再次和吳志學相遇了。
2
那天,我去江北采訪當地的養魚業。村長直接把我領到了一家水産養殖場,說這是江北最有特色的魚養殖場。
魚養殖場中等規模,有七八口大小不一的魚塘。靠裡的一口魚塘裡,兩個男人正在拉着魚網,随着魚網面積越縮越小,裡面的魚開始沸騰起來,把清亮的水都攪成了白色的水花。
“志學!又要搞繁殖實驗了啊?”
村長遠遠地朝那兩個男人喊道。
靠岸邊的一個男人擡頭望了眼我們,有氣無力地答道:“啊。”
那男人我似乎在哪兒見過,卻一時想不起來,可當他揚起紮好的袖口時,我頓時記了起來。
志學!對,就是吳志學!
“村長,他叫吳志學?”
村長狐疑地望着我,問道:“對啊。他就是吳志學,你認識他?”
我笑着答道:“不,不認識。”
村長朝養殖場四周望了望,似乎發現了什麼,問吳志學:“怎麼了?媳婦兒又給氣回娘家了?”
吳志學有些喪氣地點點頭。
村長笑了起來,打趣道:“你可要趕快把她接回來。不然,被人拐跑了就慘了。”
吳志學一聽,有些尴尬地笑了起來,說道:“等做完繁殖就去接。”
網已經收到了岸邊,吳志學在網裡篩選了一番,選取了差不多大小的幾十條魚丢進了兩個大水桶裡。
等吳志學停當後,村長向他介紹了我和來拍攝的内容。吳志學沒了那天的微笑,一臉疲憊地沖我擠出了個笑容,卻比哭還難看。
村長讓他捉條魚給我拍攝。
吳志學捉出了一條魚,這魚和鯉魚長得差不多,但在頭和身子中間卻長了個高聳的背,仿佛是個駝背一樣。
村長一邊讓我趕緊拍,一邊說道:“這是岩原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于名貴魚種。”
看我拍得差不多了,他又驕傲地補充道:“目前,全中國能夠人工養殖岩原鯉的地方,除了内江市魚類繁殖所,就隻有我們這兒了。”
村長接着誇了吳志學一通,主要說他養魚到了癡迷的地步,通過自學成才,掌握了各種魚的養殖技術。末了,還特别強調當年江團的繁殖就是他首先突破的。
現在吳志學正在攻克岩原鯉的繁殖難題。雖然經曆了兩年的失敗,但吳志學依然沒有放棄,今年又開始搞了。
吳志學一邊聽,一邊苦笑了起來。
“志學,給記者同志介紹下你家的養殖情況。”
吳志學簡單介紹了養殖情況,他的養殖場屬于中等規模,可是養殖的魚種類卻非常多。因為每種品種養殖的少,養殖場的産值不是很高。每年的收益也才4、5萬塊錢。
村長解釋道:“全是因為搞名貴魚種繁殖去了。”
“搞名貴魚種應該更掙錢啊。”
村長笑着答道:“記者同志有所不知,養魚和種水稻一樣講時令的,不是想養就能養的。志學把時間和魚塘都弄去搞繁殖去了,根本時間擴大生産規模,所以這效益自然上不來。”
他望了一眼吳志學,接着說道:“我們勸了他好幾回,讓他先擴大江團的養殖規模,把錢賺夠了再搞其他魚的繁殖。可這小子仿佛着了魔一般,一門心思想要突破了岩原鯉的繁殖技術,才擴大養殖規模。”
我問吳志學:“你為什麼非得突破岩原鯉的繁殖呢?”
吳志學愣了一下,笑着答道:“因為喜歡養魚。”
看他的表情,我就知道這不是心底話。我再要追問時,村長打斷了我,說道:“這小子就是喜歡鼓搗魚,我們都叫他魚癡。”
說罷,要帶我去其他養殖場看看。送走我們的時候,吳志學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一般。
往車那邊走的路途中,村長說道:“就為是要繼續繁殖魚還是擴大規模的事兒,他媳婦沒少和他吵架,每吵一次就回娘家。其實,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接着他話鋒一轉,說道:“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他搞名優魚的繁殖,給大家提供了優質魚苗,我們江北的魚養殖水平還隻能停留在四大家魚的層次,根本上不了規模。”
我提出要采訪吳志學,可是村長卻建議采訪其他人。
“志學不适合宣傳。”
說罷上了車。
我驚訝地問道:“為什麼?”
“因為他有案底。”
“有什麼案底?”
村長猶豫了下,這才說起了吳志學的經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