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且極具特色。春秋戰國時期,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食材範圍進一步擴大,烹饪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以《周禮》、《禮記》為代表的先秦典籍,記錄了當時社會中上層的飲食狀況;《楚辭》中創作于戰國時期的《大招》、《招魂》等詩篇,記錄了許多楚地的佳肴。此外,包山楚簡、裡耶秦簡、馬王堆漢簡、虎溪山漢簡、鳳凰山漢簡中的内容也對楚地的飲食有所反映。
屈原曾身居要職,“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号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在國宴上屈原能吃到楚地最上等的菜肴;在他被奸臣排擠而遭流放期間,他吃到的是楚國最普通飯菜。也就是說,屈原一生的飲食足以反映楚地的飲食特色。那麼他到底都能吃到些什麼呢?
主食
荊楚地區的主食是稻米,《周禮》記載荊楚地區最适宜種植的谷物是水稻;《史記》說楚地百姓“飯稻羹魚”;《漢書》也說江南一帶“民食魚稻”。在湖北江陵紀南城楚國遺址的一個鑄造作坊中,發現了五處被火燒過的稻米遺迹,據測算,這些碳化大米在當年的總量相當可觀,這也是稻米作為楚人主食的有力證據。
稻米之外,黃河流域人們的主食也會出現在楚人的餐桌上,主要是小米和各類豆子。未去殼的小米叫做粟,豆類統稱為菽,《墨子·尚賢中》說“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楚地還有一種特色主食菰(讀gū),也叫作雕胡,就是茭白的種子。漢代枚乘《七發》說雕胡飯滑軟不粘,入口即化,所以雕胡飯理所當然地進入了國君的菜譜。《禮記》将雕胡飯、蚌蛤醬和野雞羹這一套餐作為君主的日常食譜之一。
雕胡米
需要指出的是,戰國時期人們都是将米粒做成米飯或粥來食用,雖然當時黃河流域已經普遍種植麥子,但人們還是習慣直接食用麥粒。漢代之後,随着石磨的普及和面食制作技藝的發展,人們才大規模地把麥粒磨粉後做成各種面食來食用。
楚地主食種類繁多,《楚辭》中提到楚人會把大米、小米、新麥和黃粱混雜在一起做熟,這樣不僅營養豐富,顔色也更誘人。
雜糧飯
羹
羹是指将食材熬制成湯,這是當時最常見菜,馬王堆漢簡中記載了五大類二十多種羹。用純肉做成的肉湯叫大羹,有牛首(牛頭肉)大羹、羊大羹、鹿大羹、豕(豬)大羹、豚(小豬)大羹、狗大羹、凫(野鴨)大羹、雉(野雞)大羹、雞大羹等九種。
加入米屑做成的肉湯叫白羹,有牛肉白羹,鹿肉、鮑魚、生筍白羹,鹿肉、芋白羹,雞肉白羹,鹿肋肉、小豆白羹,鮮鳜(讀guì)魚、藕、鮑魚白羹等;
加芹菜做成的肉湯叫巾(即“芹”)羹,有狗巾羹,雁巾羹,鲫、藕、豬肉巾羹等三種,楚地的“雲夢之芹”是有名的美味食材,用之作羹應該是楚地特色。
加葑菜做成的肉湯叫葑羹,葑也叫蕪菁、蔓菁,此類羹有牛葑羹、羊葑羹、豕葑羹。
加苦菜做成的肉湯叫苦羹,有狗苦羹和牛苦羹兩種。當然,這種羹的味道肯定不是苦的。《楚辭》中指出做羹是要“和酸若苦”,也就是調和酸味、苦味,讓羹變得鮮香可口。
楚地的特色是魚肉羹,《史記》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據典籍記載,楚人能吃到鯉魚、鲢魚、鳙魚、草魚、鲫魚、鳜魚、鱤魚、黃颡魚、團頭鲂、三角鲂、紅鳍鲌、鲨魚、白鲟、中華鲟等幾十種魚,這些都可以做成鮮美的魚肉羹。
再有就是龜肉羹,《楚辭》中有一道菜叫“臛蠵(讀huò xī)”,蠵是指大龜,漢代王逸注:“有菜曰臛,無菜曰羹。”這應該是一道由龜肉和蔬菜共同熬制而成的美味。還有一道菜叫“胹(讀ér)鼈”,就是炖甲魚。
甲魚羹
雖然肉羹極其美味且品種繁多,但作為普通百姓家常菜的還是菜羹和豆羹,《荀子》說“蔬食菜羹可以養口”,總吃大魚大肉也不利于身體健康。
肉食
先秦時代人們對肉類最常見的加工方法是做成肉醬,叫做醢(讀hǎi)。幾乎所有的肉類都可以做成肉醬,常見有魚肉醬、牛肉醬、羊肉醬、豬肉醬等。《周禮》中還記載了一些在今人看來有些奇特的肉醬:兔醢、雁醢、蟹醢、蚳醢(蟻卵醬)、蠃醢(螺肉醬)、蜱醢(蚌肉醬)。這些肉醬在當時應該是難得的美味,單就食材本身來說也不易獲得。
肉類的一種常見吃法是脍,就是将肉切成薄片或細絲,蘸佐料食用。所謂“脍不厭細”,脍肉切得越薄越細,便越易于食用。馬王堆漢簡記載的脍肉有牛脍、羊脍、鹿脍、魚脍等。楚人常吃魚,魚脍也是當時魚肉的常見做法,“鲈魚脍”更成為了曆史上有名的典故。
魚脍
烤肉在當時叫做炙,楚地最常見的就是烤魚。《禮記》中記載有烤羊肉、烤牛肉、烤豬肉,馬王堆漢簡記載有烤鹿肉、烤豬肉、烤牛肋肉、烤牛夾脊肉、烤狗肋肉、烤狗肝。《楚辭》中還有烤羊羔、烤鹌鹑和燒烤各種野味。
煎肉,西漢揚雄《方言》:“凡有汁而幹謂之煎。”當時人們已經會提煉葷油,叫做膏。《禮記》中提到用膏煎豬肉,《楚辭》中有“煎鰿(讀jì)”,就是煎鲫魚。幹煎在當時叫做熬,馬王堆漢簡中有幹煎豬肉、幹煎雞肉、幹煎野雞肉、幹煎兔肉、幹煎鶴肉、幹煎雀肉、幹煎鹌鹑、幹煎大雁肉、幹煎天鵝肉等。
蒸肉,《孟子》記載曾有人給孔子送蒸豬肉。《楚辭》中有“烝凫”,就是蒸野鴨。馬王堆漢簡中有“烝鳅”,就是清蒸泥鳅,還有幾種蒸魚。
肉脯,就是将肉加入姜、椒、鹽等調味料煮熟後再曬成肉幹。《禮記》中有鹿脯、野豬脯、麋鹿脯等。馬王堆漢簡中有牛胃脯。
在楚國能吃到的肉菜還有很多,如《楚辭》中提到的“肥牛之腱”,也就是将牛蹄筋加入各種香料後煮到爛熟。再如“炮羔”,将羊羔宰殺後去掉内髒,填充進棗,包裹好之後塗上泥,用火燒烤,烤熟後去泥,用米粉塗抹羊身,再放入油中煎炸成金黃色,最後加入香料炖煮,煮好後蘸甜醬食用。虎溪山漢簡《美食方》記載了很多美食的制作工藝,程序複雜,其中的一些食材要反複蒸煮。正所謂“慢工出細活”、“慢火熬老湯”,這些菜肴也必然極其美味。
牛蹄筋
蔬菜
葵、韭、藿、薤(讀xiè)、蔥号稱“五菜”,是戰國時期人們最常食用的蔬菜。葵,指冬葵,葉、心均可食用。冬葵可腌制,稱作葵菹(讀zū)。藿,指豆葉,可生吃,也可做成羹。薤,民間稱為“小蒜”、“野蒜”,一般生吃或腌制。韭、蔥就是今天的韭菜和蔥。
《詩經》中記載的可食用菜類有三四十種,如芣苡(車前草)、蘩(白蒿)、蕨菜、葑(蔓菁)、苦菜等,食用方法基本上是生吃、腌制和做羹。
飲品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主要飲品是漿,即一種用米汁制成的酸性飲料。《孟子·梁惠王下》說百姓“箪食壺漿,以迎王師”中的“漿”就是這種飲品。漿中可以添加蜂蜜或者甘蔗汁,變成甜漿;或可以添加梅,變成酸梅汁一類的酸性飲料;還可以添加椒,變成辛辣味的飲料,叫椒漿。甘蔗汁也可以單獨飲用,叫做柘漿。
有個成語叫做“求漿得酒”,酒一直屬于比較高檔的飲料。當時人釀造的都是酒精濃度比較低的黃酒、米酒、甜酒,釀好之後未濾的酒叫濁酒,濾後則叫清酒,《周禮》中記載有成分和用途各異的五種濁酒和三種清酒。
楚人用麥曲和白蘖(讀niè)釀酒,曲是發酵的糧食,蘖是發芽糖化的谷粒。《楚辭》中說“吳醴白蘖,和楚瀝隻”,就是說把吳地人釀的醴酒和楚國清酒調和飲用。醴酒的釀造時間較短,《釋名》說:“醴,禮也,釀之一宿而成禮,有酒味而已也。”醴酒是一種度數較低的甜酒。清酒純度較高,在釀造過程中要反複加入酒曲,封存發酵。《楚辭》說要經過四次複釀,最後濾掉酒糟,才可得到美味的清酒。人們還會往酒裡加入各種香料,調制出不同口感的酒,如《楚辭》中提到的“桂酒”就是加入了桂花的一種清酒。
桂花酒
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墓曾出土有專門冰鎮食物和飲品的冰鑒,許多漿和酒在冰鎮之後飲用口感更佳。
水果
桃、李、梅、杏、棗号稱“五果”,品種衆多。漢代《西京雜記》記載,李樹有紫李、綠李、朱李、黃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車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顔淵李、羌李、燕李、蠻李、侯李(一作“猴李”)等;桃樹有秦桃、榹桃(即毛桃)、缃核桃、金城桃、绮葉桃、紫文桃、霜桃、櫻桃等。除了從西域傳來的胡桃等外,《西京雜記》提到的多數水果在戰國時期均已出現。栗雖然屬于堅果,但在戰國秦漢時代常與水果并列,而且栗和棗又可以當做糧食來食用,《史記》說燕地“有棗栗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于棗栗矣”。
“五果”之外,蘋果、梨、山楂、柿子的種類也很多,如蘋果有紅蘋果、白蘋果、青蘋果和沙果;梨有紫梨、青梨、細葉梨等。
不同品種的梨和蘋果
戰國時期的水果還有苌楚(猕猴桃)、棘(酸棗)、荔枝、龍眼、枇杷、木瓜等。這裡說的木瓜不是17世紀之後傳入我國的熱帶水果番木瓜,而是原産我國的一種溫帶水果,果實類似蘋果和梨。
《詩經》中的木瓜
楚地最有名的水果是橘和柚,《呂氏春秋》稱江浦之橘和雲夢之柚是“果之美者”。
當時人們還會将一些水果制作成果脯,見于記載的就有桃脯、梨脯等。
甜食和點心
戰國時期甜食和點心種類豐富,《楚辭》中提到了粔籹(讀jù nǚ)、蜜餌、粻餭(讀zhāng huáng)三種食物,都是将米麥蒸、煎或蜜制而成。楚地還有一種特色甜品——“楚酪”,就是楚式奶酪。包山漢簡和馬王堆漢簡中有七八種米糕,在制作時分别加入蜂蜜、糖和梨、棗、棘(酸棗)、荸荠等不同食材,使其呈現出不同的風味。順便說一句,雖然戰國時期甜食和點心種類豐富,但屈原肯定是吃不到糯米制成的粽子的,糯米粽要到唐代之後才出現。
本文隻是根據文獻記載簡單概括了戰國時期楚國的飲食,特别是楚國貴族能享用到的美味。現實中楚人的食物肯定不止于此,且楚國疆土遼闊,不用地域、不同階層的人,飲食也會不一樣。每個民族都喜歡美食,而華夏族在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