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學校,都至少應該養肥一條美食街;像川大這麼胖的,自然有多條。
僅在望江校區,就有西門章靈寺、SOHO沸城,南門郭家橋、藍色加勒比,北門紅瓦寺,小北門共和村、好望角……
擠擠密密的店,招牌數都數不過來,任何一條街都可以拿出來在成都美食界單打獨鬥一番。
01. 北門·紅瓦寺
一環路南一段上,從川大北門往小北門的外側方向,即将接通川大望江校區和江安校區的地鐵8号線,這一段的施工基本完成。
不過,就算是在裡裡外外都被施工打圍包裹住的那段日子裡,紅瓦寺這一帶的美食,仿佛從來沒受過影響。
///西域風情///
西域風情是川大學生的校外食堂。基本不排隊,分量足,菜品多,價格實在,西域風情幾乎具備了一個好餐飲店的所有美德。
招牌自然是大盤雞,雞肉香嫩,土豆塊軟綿不爛;早先是吃完後在盤子中間窩個蕩蕩,再免費添一盤皮帶面,現在是直接就把面蓋了上來,像山頂的雪,格外引人注目。
酸奶是至少要點兩碗才夠吃的,孜然羊肉一定要夾一絲生洋蔥一起吃。不要怕分量太大肚皮小,總是可以撐進去的。
羊肉串是順手就點的,鐵簽子串起烤,拿上桌的時候服務員一邊提醒你小心燙,一邊又催你趁熱吃味道好。味道确實好,烤得偏嫩,一般第2顆準是肥肉——沒有肥油的烤串是沒有靈魂的。
西域風情新疆Muslim主題餐廳
人均40元
一環路南一段9号紅瓦寺凱悅新城負一樓
///陳豔紅市井火鍋///
陳豔紅是最近才關注到的,好像已經有點紅了。
紅瓦寺打圍的街邊小廣場上,每天都在排隊,也可預約,不過預約了可能也要排上兩個小時。沒得法,座位少,裡裡外外不過十幾桌。
裝修是最近流行的懷舊風,菜單是舊報紙的設計,碟子都裝在筲箕裡,收銀處是“賬房”,有點像以前壩壩宴收禮金的地方。
在成都居然毫不虛火地用了奔馳鍋底,菌湯、番茄和紅油三分天下,同行的兩個江南男人表示非常滿意。
菜都用小盤小碟裝,毛肚脆生生,蝦滑上還有粒粒蝦子,又大又厚的老肉片同行5人要了5片,嗝~吃得有點撐。吃撐了才人均65,在成都火鍋江湖裡,這一點也是難能可貴。
陳豔紅說:“吃好喝好,長生不老。”
陳豔紅市井火鍋
人均65元
一環路南一段9号紅瓦寺凱悅新城一樓
02. 小北門·共和村
小北門是川大的名勝。但凡從這裡進出的人,可能心裡都試圖正面通過,然而大多數人都失敗了,于是側身向前,隻希望自己不要被卡住。
走出去就是美食天堂,等待你的是小面小炒、豆花火鍋、鐵闆燒烤……
///幸福鐵闆燒///
葷素自選,當場算賬,然後拿着自己的号碼牌,等待“幸福”降臨。
先過沸油炸,再拿寬油炒,各種調料盡情揮灑,一起炒個飯最好;重油重味,開到深夜。聽起來罪惡,但不可能不好吃——這樣的幸福鐵闆燒,一個月隻适合吃一次。
幸福鐵闆燒生動地诠釋了,一家普通的蒼蠅館子起了個好名字的重要性。
幸福鐵闆燒
人均25元
共和村10号附11号
///寶壽司///
可以說,寶壽司是川大幾個門外日料裡,性價比最高的。個人幾乎必點的是:鵝肝握壽司、火炙北海道蟹壽司、鳗魚香芒壽司和三文魚腩刺身,其他就是看肚子容量随意組合了。
鵝肝厚薄适中,用噴槍在表面上烤出油來,蓋在壽司米上;大口塞進去,口感着實細膩又豐腴。
三文魚腩刺身的脂肪明顯可見,約摸兩指厚,乖乖地趴在蘿蔔絲上,像《風之谷》裡的王蟲。
寶壽司
人均50元
紅瓦寺共和村商務樓5号
03. 小北門·好望角
///溫記豆湯飯///
這家店店面大、光線昏暗,自帶中年大叔氣質;是那種便宜又好吃,學生聚餐毫無壓力,但想請導師吃就要再考慮一下的店。
最常點的是蒜泥白肉和鹹燒白。蒜泥白肉是二刀肉,肥瘦化渣,香得均勻,可能對有人來說會稍微偏甜。鹹燒白的五花肉是軟爛的,配飯可以輕輕松松吃上一整碗。
在這家店裡飽食一頓後,有一種還可以努力工作/學習五百年的滿足感。
溫記豆湯飯
人均25元
一環路東五段好望角商業文化廣場5106号
04. 校園内
從小北門走進川大,本來可以去東門吃,但東門外對我來說是美食荒漠。出東門不遠有家健身房加餐廳的,學生時代體驗過一次并不好,後來就沒再去過,無從評價。所以就集中介紹校内的小餐飲。
///本來面目OLD FACE///
但東門圖書館後面有家小面館,已經開了很多年。以前有個洋氣的GRE級英文名叫RELISH,現在改名叫本來面目,也要加個英文名:OLD FACE,菜單也是雙語的——足見它在川大留學生食物結構上所處的位置。
客人多,落座後就最好不要換位置,不然可能會被老闆念叨。最受歡迎的是素椒面、雞雜面、香菇面和餃子,餃子可能很早就賣完了。
整體來說味道算是差強人意,但勝在品質穩定,而且便宜。
本來面目OLD FACE
人均10元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東區圖書館背後
///SHE三姐妹炒飯///
川大校内南門的竹林村裡,有幾家餃子店,土豆餡算是特色。老牌網紅店SHE三姐妹炒飯,也在這條小巷裡。家常普通味道的炒飯、炒面,就在超小的鋪子裡炒了,帶走吃。
SHE這個名字也是川大學生叫出來的。開了十幾年,從一個攤攤到小門面,炒飯天團三姐妹,請繼續帶給一代代川大學生便宜、放心的食物吧。
SHE三姐妹炒飯
人均10元
四川大學弘毅路竹林村内
05. 南門·郭家橋北街
南門出來郭家橋直走的那條街恐怕是屬于奶茶店的,僅有600多米的街道上,不要60家店有13家賣奶茶。
但出門左拐,或者往前一直走過十字路口,我們還有更多選擇。
///梅幹菜餅 徐孃/炒飯 徐孃///
徐孃缽缽雞開在巷子裡,有紅油和藤椒兩種口味,個人更喜歡藤椒。
一種吃法是在巷子口買個梅菜扣肉餅,趁燙吃了墊個噴香的底;另一種吃法是到徐孃店裡坐穩了,再喊旁邊手推車上賣炒飯炒面的老闆炒一個;當然了,徐孃自己家的豆漿稀飯也還可以。
夏天正是吃缽缽雞的時候,經常需要拼桌,有時候直接拼到小區的露台上,怕蚊蟲還準備了驅蚊水。
在老居民樓的包裹下吃缽缽雞,有種細水長流學生時代永遠不會結束的感覺。
徐孃缽缽雞
人均25元
郭家橋北街2号院内
///陝西肉夾馍///
多年前是主賣肉夾馍和涼皮的這一家,名字也簡單粗暴就叫“陝西肉夾馍”,但是現在多了面:油潑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
那個biang字,第一次見的人可能要在心裡寫半天。
店内就兩個桌子,擠擠密密坐得下12個人;就這樣了還有人咋辦呢?外面擺個塑料闆凳也可以。吃好就行,姿勢不重要。
陝西肉夾馍
人均12元
郭家橋北街4号
///9号串串///
9号串串很誠實,也有野心。它的店招醒目地打上“百年老店”幾個紅色大字,細看又暗戳戳補充一句“還有90年”——開了10年的串串店,也有些底氣了。
小牛肉串是這家的特色,2毛1串的價格也很良心,總是随手抓1大把打個底。煮好端上來一大盆,都浸在湯裡,沒吃完還可以連湯打包,更入味了。
這家店的特點是:挂牆上的電視機總是在放春晚小品,邊吃邊聽可以把春節時漏掉的節目全部補齊。
9号串串
人均30元
郭家橋北街5号附9号
///山東雜糧煎餅///
以前有山東雜糧煎餅在紐約成街頭爆款的新聞,川大南門這家小小一個店,開得不急不躁,卻也是小爆款,并成為了祖傳,甚至還養了隻貓。
李記雜糧煎餅店
5元1個原味煎餅果子
郭家橋北街5号附54号
///無名燒烤///
郭家橋菜市場外的小空地上,晚上很晚後有時候會長出來一家燒烤攤。環境、衛生、服務,甚至味道都說不上多好,就是生意好。
“啥子酒水都不賣隻賣燒烤”,“我這裡隻賣鮮貨”,“隻收現金,我都說了三遍了隻收現金,你未别還要我說普通話嗦”,“掃微信買主就多了嘛,我都搞不赢,沒得現金不就不得吃了咩?”“天王老子都不能插隊”……
老闆說話是這個風格,叫你等得沒脾氣——但還是去等。
無名燒烤
人均25元
郭家橋北街5号菜市場外空地
06. 南門·郭家橋西街
川大南門出來直走,郭家橋北街走到頭,過了十字路口不是郭家橋南街,而是西街。西街不長,但是不好走,因為貓多,好吃的也不少。
///酸蘿蔔雞雜///
學生時代聚餐常去吃雞雜,以前叫“鐘宇”,現在叫“君臨閣”;名字變了,價格沒咋變,分量也一樣多——小份都能吓到人的那麼多。
君臨閣·酸蘿蔔雞雜
人均35元
郭家橋西街4号附3号
///西街雜醬面///
盡管人們都說最好吃的面在自家小區樓下,我還是要堅持郭家橋西街5号巷子口的雜醬面,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雜醬面。
寬面細面韭葉面,豬油辣油花椒油,有豬油的雜醬面,聽起來就很靠譜。
典型的小區蒼蠅館子,店面都沒得,就在過道上擺起,車來了還要靠邊站;但是調料台也好,桌面也好,甚至地面都非常幹淨。
老闆手腳麻利,記性好,知道常客的喜好。手胖胖的,戴着玉的和銀的手镯,像媽媽不像老闆。
郭家橋西街5号雜醬面
人均10元
郭家橋西街5号巷口
07. 西門·科華北路
科華北路上吃的也太多。一家超網紅火鍋就在川大西門出來不遠的地方,但是一家香菜、蔥花都分别收5元1碗的火鍋店,感覺并不很值得推薦。
///香料法印度菜菜///
科華北路沸城的這家印度菜,看起來是新開的,實際上已經十來年了,品質穩定。如果想帶朋友吃不一樣的菜系,這裡是川大周圍不錯的選擇。
最常點的是咖喱雞肉,咖喱牛肉就有點老了;雞肉或者素食博格拉也值得嘗試,兩種口味的蘸醬各有風味;原味的烤餅,有嚼勁,和咖喱是絕配。
Spice Magic香料法印度菜菜
人均60元
科華北路60号沸城1F40-41
///巷子肥腸///
巷子肥腸褒貶不一,每次去吃的體驗可能也不一樣。第一次吃的人可能要做個準備,老闆嗓門特别大,你以為他是不耐煩在針對你,其實隻是嗓門大而已。
作為招牌的肥腸,肥油有些多了,吃起來有些負擔。最近一次去吃剛好拿了寫着“建議低動物脂肪””控制食量“的體檢報告。
肥腸果然是一種叫人吃了有罪惡感的美食。
巷子肥腸
人均30元
一環路南二段磨子橋科華巷
在川大混迹十年,餐飲江湖裡行走,把一家店從開業吃到關張的不少,把一個攤攤吃成一間旺鋪的也不少。
總結出任何經驗了嗎?若有的話,大概就是,盡管去吃。
— THE END —
編輯、攝影:慕樹 設計:陳霜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