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學了,和她談了談馬太效應,希望她走好人生第一步,在早點入黨,各門功課考優秀。可她一臉茫然地問:“什麼是馬太效應?”
啊,你不知道馬太效應?我有些驚詫,自言自語。
在我的眼裡,我的孩子是一個知識面比較廣,懂得比較多,接受新知識快的年輕人,可她還不知道馬太效應。
所以,覺得有必要專門談一談。
總之,馬太效應告訴我們,人不得不優秀,不得不早優秀,不得不更優秀。
馬太效應是一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社會現象,廣泛見諸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等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來源于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丢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于是,國王命令将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現今,“馬太效應”反映一個普遍社會現象,即赢家通吃 。人們發現,表面看起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類似,但實際上它隻是“平衡之道”的一極。
學術上,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馬太效應”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
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産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社會心理學上也經常借用這一名詞。
壟斷領域是最常見馬太效應的領域。
社會領域也經常見到馬太效應。比如,上學受教育是基本權利,可對殘疾孩子是夢想,先殘疾,再失學,然後失業,最後失去生存能力,這是最明顯、最殘酷的馬太效應。
教育中的馬太效應主要可以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看:
一,名教授、專家,得到的科研經費越多,社會兼職越多。科研經費的使用基本被壟斷,從立項、評選、經費分配基本由少數專家控制,不管實際上怎麼回事,但某些知名專家的大名被冠于首位,一般學者的勞動果實成了專家的“成果”,少數專家成了科研寡頭。
“馬太效應”的出現實質是社會強勢群體對于社會弱勢群體平等的教育權的掠奪,加速社會财富與權力的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最終會引起社會震蕩;它造成了局部的繁榮,卻扼殺了作為整體的權利。
如果不注意教育中“馬太效應”,那就必然造成隻重視和培養少數拔尖學生,忽視和放棄大多數學生,形成少數和多數的隔膜、分化、對立。
與經濟學的馬太效應不同的是,愛和情中的馬太效應體現為個人處于情感的包圍中,心态好,放松,快樂,容光煥發,更具對異性的吸引力,更加容易獲得他人的傾慕和愛護。當然,異性的微妙的競争心理,也促進了愛、情的馬太效應,于是,愛情就比較容易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