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字很多字典認為其本字是蛇或者蟲。竊以為其言不确。以下嘗試做一番解讀。
先看其甲骨文:
很明顯是甲骨文上下結構,不是蟲或蛇之類。上面為行、止(舵之類控制方向的東西) 下面水流或方向、路徑等。再看金文,意思更為明顯:
金文中“船舵”的形象更為明顯。另外,下面的三條弧線除了指控制水流,也可能指纖繩,有拉纖之意。船舵的直觀形象可以參考《清明上河圖》上的平衡舵。
篆書中的“它”如下:
總之,“它”字的本意是控制 水流方向或經過的路徑(大多是曲線)等。以此可解釋相應的派生字:
舵:即船尾控制船方向的船舵。柁也有木舵的意思。
跎:“足” “它”聯合起來表示路徑像蛇行迹,即:“纖夫、搬運工等因負重而行,其形迹像蛇擺尾遊走之狀”。
陀:陀螺。左耳:來源于“阜”,表示陀螺表面凹凸的軌道。它:表示用繩子抽打或者陀螺在地面運行軌迹。
砣:碾砣,或者砣子。古人用其來加工玉器。可以看出它是用繩子驅動,用手來控制方向的。
佗:一是佗發,即披發。二是人 它,即舵手或者拉纖的人。漢時南粵王趙佗在秦時曾是水師将軍。這是古人姓 職業名。非常形象。
坨:控制長條 曲線環繞所形成的形狀。有點不雅。
鮀:一種鲇類魚。一看字形就覺得這魚特别滑溜。如《論語》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再一看祝鮀這人的名字,更是滑溜。漢字實在太形象了。
總之,古人的智慧往往超出我們想像。中國古代又是傳統技術大國。作為有責任心的祖先,他們造字時不會不考慮這一點。因此他們會把技術的精華融會到漢字中,一代代地傳下去。我們在研究漢字時,要特别留心其中可能所隐含的技術信息。這就是我對“它”字的一點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