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開呀麼開呀滿山開,長白千裡盡春晖,花呀麼花呀那金達萊花,為什麼開得這樣多,這樣美……”
一首民歌《金達萊》唱出了延邊人民對金達萊花的熱愛之情。在這裡,金達萊花的圖案、雕塑随處可見。紅豔豔的金達萊,每年仲春時節盛開,但在延邊各族人民心中,象征着民族團結的金達萊,四季常紅,燦若雲霞。
地處吉林省東部,位于中、俄、朝三國交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9月3日,由39個民族組成,其中朝鮮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36.3%。
60多年來,在這片金達萊花盛開的地方,延邊各族人民休戚與共、攜手相助,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形成了相濡以沫、榮辱與共的深厚民族情誼,和諧幸福的美景處處可見,猶如盛開的金達萊花漫山遍野,映紅了座座青山。
近日,記者走進延邊,探尋金達萊花開民族情的背後故事。
“以前想都沒想過跳個舞還能掙錢!”
海蘭江畔,朝鮮族民俗村光東村村民對5年前的一個日子印象深刻:2015年7月16日。
“為什麼記這麼清楚?”記者問村裡人。
“是那一天來我們村的哦!”說起這個,大家都很興奮。
2015年7月16日,在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考察調研時指出,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光東村,道路整潔,兩旁鮮花盛開;院落幹淨,黑白灰、淡素雅,一排排村舍,盡顯朝鮮族民居的鮮明特色。
中午時分,朝鮮族村民金鐘日将小桌子搬上炕,從一塵不染的廚房端來一盤盤盛着辣白菜、大醬、明太魚的朝鮮族特色美食,盤腿而坐。
金鐘日向記者介紹,炕,是朝鮮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動場地。延邊地區朝鮮族房屋内的竈坑更是别具一格,鍋台、炕面形成一個平面,既好燒,又衛生。
“現在的炕更好喽!”金鐘日指了指鋪了地膠的炕。
變化的遠不止一張炕。老金指了指整個屋子:“看,現在的房子都是國家給補貼蓋的,多結實、敞亮!
“現在日子過得滿意不?”記者問老金。
“阿組早啊要!(朝鮮語,很好!)”笑容爬上了老金的嘴角,“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日子好了,村裡人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起來。這幾年,光東村發展起朝鮮族民俗旅遊,村裡建設了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和景觀大門,整合村内閑置房屋,建成60戶不同主題風格的特色民宿,長鼓舞、圓鼓舞、伽倻琴等朝鮮族特色項目紛紛亮相,僅去年一年光東村就接待國内外遊客超45萬人次。
借着發展旅遊的機會,59歲的老金帶着村裡幾個愛跳舞的村民搞起了副業,組建了一支朝鮮族老年舞蹈隊,年齡最小的55歲,最大的70歲。
光東村村務崗工作人員太美英告訴記者,别看這支舞蹈隊隊員年齡大,但跳起舞來可不含糊,如今在十裡八村那都是出了名的。
“俺們朝鮮族人能歌善舞,外地來旅遊的人,甭管是啥民族的,坐在一起,都喜歡看俺們唱一曲、跳一段。”老金自豪地指了指家裡的朝鮮族傳統服裝,“以前想都沒想過跳個舞還能掙錢!現在,靠這個,跳跳舞,每年就能增加好幾千元收入,俺們隻當是日常鍛煉身體了。”
來看跳舞的人越來越多,老金和夥伴們也在想着怎麼能把舞跳得更好,讓外地人看到最有特色的朝鮮族舞蹈。這不,就在前陣子,老金他們特地請來了市歌舞團朝鮮族舞蹈老師,幫他們編排了新的舞蹈。
“咱們這舞也得像現在的日子一樣,一天好過一天啊!”老金坐在大炕上,望着院子外剛來的一撥遊客,盤算着又一場舞蹈表演。
風雪中綻放、山砬上更豔的金達萊,象征着朝鮮族群衆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放眼整個延邊,越過越好的不僅僅是老金和他的夥伴們。延邊州214萬多人口,朝鮮族占了36.3%。吉林省有兩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延邊就是其中之一,延邊州8個縣市中曾有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2年底,貧困發生率高達29%。2019年4月,和龍市、龍井市、圖們市摘帽,今年4月安圖縣和汪清縣摘帽。2016年以來,全州共有304個貧困村出列,2.9萬戶、4.9萬人脫貧,各族群衆站在了新的起點。
“讓孩子們永遠記住各族人民浴血奮鬥的故事!”
在延邊州安圖縣,金萬春是個能挖故事、能寫故事、能講故事的能人。
“你有必要去采訪一下金萬春。”安圖縣的一位幹部說。
“為什麼?”記者問。
“聊民族團結,他身上的故事太合适了。”
帶着好奇,記者找到了金萬春。還沒進門,兩塊門牌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安圖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安圖縣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基地。
“您是教師?”
“也不算吧,就是平常給孩子們講講故事。”
“講什麼故事?”
“紅色故事。”聊起這個,今年72歲的金萬春打開了話匣子,“從2010年開始,我每年都會組織一場夏令營活動,朝鮮族、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七八十個孩子,各個民族都有,帶着他們瞻仰烈士碑、給他們講烈士的英勇事迹。”
今年因為疫情,夏令營沒能成行,但金萬春也沒閑着,還趕了把時髦。“我學着弄起了‘雲端’講課。前陣子參加州裡舉辦的一個講課比賽,還拿了第一名呢。”金萬春指了指面前的電腦,滿臉自豪。
金萬春是朝鮮族人,如今是安圖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也是學生們口中會講紅色故事的金爺爺。他講的故事都是延邊州革命英烈的真人真事。
在延邊州,老百姓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
“我們的國旗為什麼是紅色,上面大五角星和4顆小星星代表的含義是什麼,我要把這些講給孩子們聽。什麼是民族團結,如何讓孩子理解民族團結,我覺得應該從‘根’上入手,紅色教育就是這個‘根’。”為了給孩子們講好每一位革命英烈的故事,金萬春開啟了一段尋“根”之旅,這一尋就是10多年。
“為啥要去尋?咱們這沒有曆史資料嗎?”記者問。
“有是有,但過去縣裡出的烈士英名錄中,每位烈士的描述隻有七八十個字,都是一些簡單的介紹。有些烈士甚至隻有在村裡墓碑上一個孤零零的名字,其他什麼信息都沒有。得找出來,讓人們看到,讓孩子們永遠記住各族人民浴血奮鬥的故事。”帶着這個念頭,金萬春背起書包就走。
2010年12月,頂着寒風,金萬春來到了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
“咱們有這43位朝鮮族烈士的信息嗎?”金萬春找到當地相關部門,直奔主題。
“這個得找找了。”當地工作人員兩天後給了金萬春回複,隻找到了16個,還有27個人的信息丢了。
咋辦?金萬春不甘心。他又回頭翻資料,從1萬多人中找出了200多個,然後又找當地老兵核實,進一步篩選。曆經4個多月,金萬春終于确定了名單,找到了具體信息。
那次團風縣之行,金萬春收獲頗豐。更讓他感動的是,當地為那43位朝鮮族烈士重修了烈士碑。
就這樣,從吉林到遼甯再到湖北,從北到南一直走到了海南,10多個省份、100多個縣市、8萬多公裡路程,金萬春找到了更多烈士的信息,一個個寫成故事,從原來的70個字變成了700個字,多的有兩三千字,并據此編撰了60萬字的《安圖烈士血染的足迹》、120萬字的《長白英魂》。
“接下來還要寫。”金萬春帶着記者參觀了他的書房,兩排書架堆滿了書,桌上擺着最新的書稿。
手頭的工作越來越多,金萬春開始尋找幫手,他首先盯上的就是他的69歲漢族親家聶青先。“咱們一直相處得挺好,他也是個文化人,特别願意過來幫忙。”金萬春說,“有了親身經曆,你就會越發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
2019年,金萬春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号。他說,這是對自己的激勵,他将繼續發揮餘熱,整理資料,講好紅色故事,全心全意投入紅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直到幹不動為止”。
“民族文化傳統一代代傳承下去!”
忙了一個多月,金昌男終于松了口氣:“祖輩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龍頭遊戲,不能在我這一代斷了。”
50歲的金昌男是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龍頭遊戲的傳承人。“在朝鮮族民間遊戲中,龍頭遊戲場面最為宏大壯觀。”金昌男說,每逢朝鮮族重要節日或是秋收過後,各村寨都會玩起龍頭遊戲,歡度節日、慶祝豐收。
今年8月份,一年一度的安圖縣朝鮮族民俗文化節舉行。借着這個機會,金昌男帶着一幫年輕人在全縣人民面前表演了一番:伴着陣陣鼓點,金昌男指導分别由20多人擡着的紅藍兩條彩龍從舞台兩側入場,龍頭上各立一位将軍,周圍是穿着朝鮮族傳統服裝的群衆。首先是繞場一周的展示與表演,随即鼓聲驟密,兩位将軍揮舞彩旗,指揮本方隊伍沖向對方,龍頭架在一起,互相推撞、比鬥。熱鬧的場面感染着觀衆,呐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最終,紅色彩龍擊退藍方,大家一擁而上,圍着勝方龍頭鼓舞歡歌。
表演結束,聽着台下的掌聲,金昌男激動得眼眶泛起淚花:“每多一次這樣的表演機會,龍頭遊戲傳承下去的希望就更多一些。”
前些年,金昌男去各村寨調研朝鮮族民俗文化傳承保護情況,他發現村裡人已經基本不玩龍頭遊戲,很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這個遊戲。“當時,我就想着不能讓龍頭遊戲這麼失傳了。”金昌男自那以後便開始了10多年的龍頭遊戲傳承保護之路。
幹起來,金昌男才發現這并非易事。
首先是裝備。龍頭、龍身都得專門制作,找誰做?沒有幫手,金昌男幹脆自己動手。
“支起龍頭需要4根杆子,以前都是用當地的松樹,後來不讓随便砍伐了,就換成了竹竿。”說起這個,金昌男滿肚子苦水,8米長的竹竿,運輸就是個問題,外省的商家隻願給送到長春,剩下的路隻能自己找車運回安圖。
再有是人員。兩支隊伍至少40人,上哪找這麼多人?金昌男就一個村一個村地跑。
“經常是把龍頭遊戲的裝備送到村裡了,隔陣子再去看,東西還是在那一動不動,但風吹日曬,壞了。”金昌男說。
盡管難,但老金沒放棄。有些村寨在他的推動下開始玩起了龍頭遊戲。後來縣裡也提供支持,出資金給購買裝備和服裝,幫忙聯系村鎮,安排龍頭遊戲表演進鎮入村。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幾年,玩龍頭遊戲的村寨又多了起來,還有不少年輕人跟着金昌男學。
這不,剛參加完縣裡的表演,金昌男又要帶着隊伍到鎮裡去了。“現在忙喽!”金昌男滿臉笑容,接下來,他還準備把龍頭遊戲推廣到熱門的旅遊景點去,“那裡人多,可以讓全國各族群衆都來了解我們的龍頭遊戲。普及好了,民族文化傳統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
在那天的朝鮮族民俗文化節上,記者不僅碰到了金昌男,還遇見了60歲的拔草龍遊戲傳承人柳逸、31歲的牙拍舞傳承人金藝娜、25歲的鶴舞傳承人李櫻花,還有農樂舞、假面舞、長鼓舞、擲柶等朝鮮族特色舞蹈、傳統體育活動的街道表演者……
“現在,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不僅有老一輩人在堅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普通老百姓也開始參與其中,大家的文化認同感越來越強。”安圖縣文化館副館長李松說。
2017年,安圖縣文化館創作完成大型朝鮮族歌舞劇《長白山阿裡郎》,該劇融合了鶴舞、牙拍舞、甩袖舞等15項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這幾年,一大批年輕人帶着這個節目走出安圖,來到全國各地,一次次表演猶如迎風怒放的金達萊一般,以其獨特的魅力,散發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圖片說明:
圖①:在延邊州和龍市金達萊村,遊客在體驗遊樂項目。
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圖②:朝鮮族群衆在進行傳統頂水比賽。
安圖縣委宣傳部供圖
圖③:在光東村稻田裡,農民駕駛收割機收獲成熟的水稻。
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圖④:延邊州和龍市西城鎮金達萊民俗村。
和龍市委宣傳部供圖
圖⑤:在松花村舉辦的民俗旅遊節上,村民在制作傳統食品打糕。
李國忠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