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初中高中時代,每每考差總會生發出一種對于應試教育的痛恨。的确,隻是考差時才有痛恨,其餘的時日最極端也就是調侃一兩句。
看過著名作家的一段文字,用詞犀利,充滿着對于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屑與憎惡,讓同在學生時代的我深有同感,感覺那一段文字在替我發洩,用一種我無法達到的文字高度鞭笞這種制度。可是——然後呢?作家寫得痛快,但他已成人,萬千學子的苦悶他不知;我們看得痛快,但又能怎麼着呢?罵過以後,無端地增加我們心底的壓抑與負面情緒,而我們還将帶着這些情緒上路。
我記得那段文字下的一條評論,讓我如夢初醒,痛快後竟有一絲絲的慚愧,他說:“你倒是寫得快活,卻并不能改變什麼。”是啊,筆尖再鋒利,戳破的也隻是那一層紙,而那層紙本身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當時我就在想,那我可以做一點什麼呢?畢竟作為莘莘學子的一員,局中人更有資格發言。
發言?說些什麼呢?說給誰聽呢?我想,我的對象一個應該是學生,另一個就是父母。對于學生,我并不是很想再去追憶我的痛苦,也不想用這樣的艱辛回憶引起共鳴。那樣是無用的,白白吐槽浪費墨水不如從心而論,改改觀念。
我想說,應試教育,的的确确是針對現在我們國家的人口以及文化趨勢的最好方式。曾經羨慕外國潛移默化的選擇淘汰制,現在想來,還是把“選擇、淘汰”搬上台面光明正大地說的應試教育更加實在。與其在不知不覺中規劃自己的未來,不如定一個現實的方向,切實地前行。每一步邁下前都知道自己下一步怎麼走,為什麼走,往哪裡走。接受應試教育,你要告訴自己,這樣是讓自己有選擇未來的權力。應試教育給了每一個人相對公平的機會,也許是套路也許是刻闆,但是從這條規規矩矩的路走出來的人,未來才有無限大。應試教育,的确是很古闆老套,限制我們的綜合發展,但是無法否認,真正的極優者往往是能權衡利弊使二者達到平衡的。也就是說,應試教育,除了培養了一批“學習的機器人”,還篩選出了更加優秀的金字塔頂尖的人物。那麼那些“機器人”永遠就這個樣子了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适應性是人們的一大特性,通過應試走出來,很少人會沉浸其中,成為極端,大部分人都可以謀求更好的更綜合的發展。
那麼對于皇帝急太監更急的家長呢?我想說,首先不能以你們的想法強加于學生。有人天生善于學習,有人天生善于吃另一碗飯。這就要考察父母親的洞察力了。強擰的瓜不甜。但若是有心學好,卻無行動的就要好好敲打一番了。其次,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自覺自律是他們在學校裡耳濡目染的産物,一味的念叨反會促發厭棄心理。第三,尤其不能以你對于學習的看法來約束孩子,不要你覺得,而要他覺得。他上不上補習班他心裡一定有打算;他怎麼複習,老師也一定有指導。念叨必要,但不是念叨學習,更多的,談談生活,反而能拉攏兩代的距離,減緩學生的壓力。
舉個例子,暑假的實習期曾碰到一個十分着急的家長,頗有病急亂投醫的态勢,無時無刻沒有不希望有人把自己孩子守着,不管那人有沒有專業的高考技巧可以教授。我本以為這樣是因為學生已“病入膏肓”,結果那孩子成績還挺優秀。我想,着急必然是有的,但是這樣的着急何嘗不是壓垮駱駝的那些稻草呢?壓力無形勝有形,不妨相信孩子,充滿信心與信念,每天以正面的态度給予學子自信與希望。呼喚正能量,讓自己安心更讓孩子學得輕松。
應試教育的事實不會改變,不會因為大家叫苦而廢除。吐槽歸吐槽,接受它才能更好脫穎而出。
作為經曆過這個體制的過來人,其實在高考後,應試與唯成績論已經在我的世界裡淡化了。沒什麼大不了,邁過這道坎,回頭才發現高考其實也不是想象中那樣生硬與難堪。
但絕對絕對,我不想再過一年高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