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曾給不少試驗車做過試車報告,但要把技術報告寫成散文“白話”出來,這還真是個挑戰,今天試一試。
我還在ZF調動力總成時,長城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自主品牌客戶,他們旗下的新車型,十有八九都送來做過調教。長城的産品特性,各種細節的改進,甚至如果往他們的柴油車裡誤加了汽油,還能跑多遠,我作為一個供應商工程師,再清楚不過了。
VV7是最近很火的一款網紅車,也是長城的高端品牌“WEY”的一款産品。現在,網上各種評價已鋪天蓋地,但說好說壞都有,不少關注VV7的朋友一時間失去了方向。當然,車無完車,關鍵得知道哪裡不夠好,是不是在你可接受範圍内。
所以諾諾很願意借這次為長城做評測的機會,給觀望VV7的朋友呈上一份客觀真實的試車報告,作為購前參考。
OK,趕緊回歸正題。作為ZF的前工程師,拿到這車後,其實最想看看變速箱到底如何。故障率我暫時評價不了,但是變速箱性能,尤其是極端性能,我是可以評價的,于是策劃了一個大家看得懂的“坡道耐久測試”。
對DCT變速箱而言,最挑戰的工況之一就是高滑摩工況,這種工況下發熱量激增,很考驗熱管理和調教。
提示一下,做坡道測試不加載,都是耍流氓。我們抱了好幾個假人到車裡,還坐了三個壯漢壓艙,加上後備箱的沙袋,載重量達到455kg左右(廠方定義的最大裝載重量是520kg)。
在上海想找個坡,可不容易啊!我們選擇了一個坡度25%的标準坡道,在一個38℃的下午,坡道耐久試驗就開始了。
我們會在這個坡度上,僅操作刹車和油門,重複坡起動作,試驗間隔30秒,計劃先做40組看看效果。當年給某大廠測試濕式DCT,45組就是一個坎,之後就開始出現超溫報警、振動,所以先看看VV7是否能撐到40組。
很人性化,VV7的行車電腦裡可以直接讀取變速箱油溫,我們記錄也方便。
初始溫度67℃,最開始的十幾次坡起,溫度明顯升高,随後很長一段時間就穩定在81~83℃了,無論怎麼折磨就是不增加,顯然熱管理開始發力了。
再接着測試,溫度就開始下落,并穩定在79℃左右。直到我們做完50組,車子依然沒有出現明顯抖動,也沒有出現超溫報警,提示靠邊冷卻之類的。
OK,能定性說明就夠了,借來的車子就不用往死裡測了。在熱管理水平上,這台7速DCT變速箱性能的确讓我歎服,說俗點,就是比較耐操,我期待VV7投放市場後,用真實的用戶反饋來驗證這個推斷。
發動機
現在國内幾乎都在搞直噴增壓,一片熱火朝天。但在性能表現上細看的話,自主品牌普遍和海外大廠還是存在相當差距的。
評測摘要:發動機怠速平穩,中低轉速噪音控制良好,但加速響應還不夠激進。
其實加速響應好不好,隻有司機知道,對乘客無影響,因為乘客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踩的油門踏闆哈~。
嫌遲鈍的話,那就買寶馬,渦輪響應快,跺腳就推背,畢竟寶馬在發動機研發和動力響應速度上投入的心力不是一點半點,隻需要預算翻倍就好。
閑扯幾句哈~。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國人駕駛風格大多溫潤輕柔,覺得這是愛護車子的良好用車習慣,好多司機開了N年車,都沒上過6000轉;就算有敢于地闆油的車主,他們“用其極”的概率也十分低。
但在選購車子時,發動機性能和參數卻是很多人買車最關心的話題,使用了哪些先進技術啊?功率如何啊?最大扭矩多少啊?… 仿佛把車子買回家,時刻準備去飙車一樣。
現實情況是,寶馬那麼好的發動機,好多人其實不知道該怎麼開,常年憋屈,悶出一堆問題,事實證明走這種激進發動機路線并不适合國情。
我個人覺得,一款機器在國内要大受歡迎,還是關注在溫和駕駛風格下如何做到低故障率,這樣的發動機才能在國人心中永垂不朽,所以大家不用糾結VV7的發動機響應速度,關鍵還是看日後的故障率,和廠家的保障力度。
對了,如果使用Sport模式,加速之後會有所緩解,而且原地可以很輕松地“響胎起步”,看來有意關掉了驅動防滑,提升駕駛樂趣。
動力總成擴展性
VV7的DCT變速箱還提供了混動接口,說明WEY品牌下未來還有新動作,混動上來後,油耗下探就是分分鐘的事,堵車工況搞到3升/100km以内不是夢啊。
我在後橋附近發現了一個疑似“預留”的空間,這裡裝得下一台帶電控執行器的差速器哦,而且後懸架設計時,也把後橋半軸的空間也給留出來了。
我猜測長城後面還會給VV7增加四驅款型,提升越野能力,當然,更好的配置也要賣更貴的錢,這就是為品牌溢價空間所做的提前準備。
懸挂
評測摘要:減振系統的剛度和阻尼調教恰到好處;側傾控制可以加強一些。
如果考評直線行駛性能,不論是平整路面還是起伏路面,地面颠簸的沖擊,被懸挂過濾後的聲學品質,VV7已經達到了40萬元的外資車廠的水平,說通俗點就是快速通過路面起伏的那種“Bon~Bon”聲音,輕柔而緊實,這個大家可以去4S試駕體驗,立刻就能驗證。
而且VV7用的減震器,有獨到的防塵設計,大大減少沙塵随連杆進入,損壞油封的可能性,有望獲得更長的使用壽命。
我覺得寶馬應該看到這個方案,寶馬的那個減震器防塵套啊,跑了2萬公裡後,防塵套就出現“歪瓜裂棗”狀,失去彈性,有的還慫上去了,防塵效果顯著下降,基本和沒戴套一樣,沙子随便進出,後面啥時候滲油,就看人品了。
另外,還是和寶馬相比,VV7在快速變道和高速過彎中,表現出的側傾略大,完全在意料之中。
經常看諾諾的技術貼的可能都知道,側傾是把雙刃劍,改善乘用車的側傾并不是啥技術難題,就那麼幾大手段,但都會帶來相應的副作用。
比如用更硬更短的彈簧,比如換用更粗的平衡杆,都會犧牲舒适性。寶馬呢,認準了操控和運動的死理,爽了司機,得罪了一車人(我喜歡!),保時捷更是如此。
長城的定位應該和寶馬不一樣,所以讨好自己的定位人群就好,也不必吐槽。
轉向
評測摘要:一個字,“靈”!
這個項目,我沒有發現什麼負面感受,但也得說說,順便讓大家知道一些評價轉向系統的小技能。
VV7用了電子助力轉向,也就是EPS,這是我的老本行,我從2001年就開始接觸EPS開發,對EPS頗有感情。
我平時多數時間都在玩寶馬,方向盤重那是家常便飯,突然拿到VV7,方向盤好輕,真不适應,還在路試單上記為“轉向過輕”。
但是體驗到第三天就覺得方向盤手感其實恰到好處,因為畢竟不是操控之車,中國有多少人買車喜歡方向盤重啊?讓很多女車主覺得好上手,應該是更明智的。
這套EPS,簡略的說:
*手感的平順度,一流;
*手感随車速的變化,一流;
*手感對稱性,一流;
*中位死區控制,一流;
*回正特性,一流;
至于是哪家供的EPS,我就不多嘴了。
EPS有一個小特性,不重要,但是很考标定水準,就是End-of-rack detection,中文硬翻譯叫“齒條終點檢測”,我更願意解釋成“撞牆手感”。
意思是當你把方向盤打到極限位置時,助力系統是不是能及時識别,及時減少電機助力,給你模拟出一個柔和且敦實的“撞牆手感”。
如果是簡單的Duang一下,那就太矬了;如果是綿實的感覺,如同擠到一塊厚橡皮上,那就說明标得很好。你們自己的車子如果帶EPS,可以體會一下,HPS液壓助力就算了,憋死傷車。
雖然轉向這麼棒,我還是忍不住要提幾個建議:
1、建議熄火後依然提供一段時間的助力。目前,VV7和其他絕大多數車型一樣,熄火後,方向助力切斷(切斷也做了圓滑過渡,處處下了工夫),但我作為一個EPS開發人員,衷心建議保持一段時間(如30秒)的方向助力,這對EPS軟件策略而言,輕而易舉,因為EPS不靠發動機提供動力,但是一旦遇到行車中意外熄火這種小概率事件,駕駛員依然有足夠的助力來控制車輛。這不是長城的問題,市面上絕大多數車子都沒考慮到這個,所以諾諾在這裡也呼籲看到這篇帖子的汽車工程師,仔細考慮這個提案,千萬别等出現一個“熄火門”後,再去做召回和改進,同意的親支持一下哦。
2、讓轉向手感也參與駕駛模式的切換。目前車子有ECO、Normal、Sport幾個駕駛模式,如果可以在切換駕駛模式時,可以同時關聯方向盤手感的改變,就太棒了!想想一下,你激活Sport運動模式時,方向盤一下子變得更沉穩、回彈力度更強,路面感受更清晰,再配合換擋時機的推遲,是不是很爽!?我能在QQ上用一個開關,随時切換明銳和寶馬的轉向手感,我相信,對于長城而言,這也隻是“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的事情,希望下一代的VV7,可以看到這個功能。
制動
這是最最重要的安全系統,我們通常都放在路試清單的首頁進行評價,言外之意,制動有問題,後面就别評了,因為安全保障不了。
評測摘要:可控性(Controlability)和調節性(Modulation)不錯,容易控制減速度,可以讓乘客有很平順的刹停感受;踏闆腳感略偏軟。
這裡建議可以把踏闆的特性調“硬”一些,适當減少踏闆行程,給駕駛者更多的駕駛信心。
主動安全
評測摘要:功能齊全,科技裝備到位,強勢!
我覺得這一部分是VV7的巨大亮點,長城在一款十幾萬的SUV上提供了40多萬合資車才可能有的所有主動安全裝備,而且标定得不輸給這些洋對手,顯然是對這些對标車型做了深度的調研和考證。
車道偏航(提示 主動糾正)、帶自動刹車的主動巡航、脫把提醒、并線輔助、防追尾碰撞、防瞌睡,一應俱全。
這些功能我都試過,很好用,讓你覺得車子是不再是受你擺布的工具,而更有“夥伴”的那種感覺了。網上有很多評測VV7的視頻詳細講解這些配置,我就不多啰嗦了。
需要提一句,我一直覺得在軟件功能上進行完善,是自主品牌車企的機遇所在,隻要用心去琢磨,就能在幾乎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礎上,提升産品競争力。
主動安全,自動啟停等,都屬于這一類,長城的确做的不錯,充分挖掘了軟件的附加值,給用戶帶來了極高的性價比。
HMI設計
HMI設計,就是“人機交互設計”的意思(Human-Machine Interface)。
這方面上,VV7和長城旗下其他車型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評價HMI,直觀感覺就是,該給你看的,都在眼睛方便看到的地方,該給你摸的,也都在你容易摸到的地方。
人機工程設計方面,尤其對一個走心設計提出表揚!B柱下半段有一個凹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是幹啥的,哈哈,你看了圖能猜出來麼?
我家裡有小孩,一看便知。身高不足一米的小朋友上車,尤其是SUV,有了這個凹槽作為拉手,相當方便。不信的話,自己生個孩子試試看,就知道了。類似的關愛設計,在不少百萬豪車上也沒看到,必須表揚一下!
接下來也提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1、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鈕比較靠外,也比較凸起,最靠外側的兩個按鈕,在轉向時容易被大拇指肚誤觸,建議做得靠裡一些,或者平坦一點;
2、儀表盤上的行車電腦界面,我開了好幾天也沒太搞清怎麼個層次關系,貌似有點高深,當然,我都是用開車途中的那點“餘光”去擺弄的,沒有專門停車去研究,也沒去翻說明書。我相信設計優秀的産品,是可以做到在等紅燈的那十幾秒,随意把玩兩下就能悟出所以然的。
3、目前的儀表盤,一頁就顯示一個信息。我建議一些相關的信息可以排列到同一頁,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頁數,也省的司機為了看想要的參數,頻繁翻頁。
4、對于強迫症患者而言,一些UI界面美工的問題,可以繼續改進,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車内氣味
這是我很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後。
我拿到手的是開了2000多km的成品試駕車,雖然不知道0km時如何,但就這台試駕車在烈日下暴曬幾小時後,車内依然沒有什麼讓人反感的異味,車子開起來,啟動外循環,就一點味道也沒有了。
這一點我比較滿意,因為以前當試車工程師,成天開試驗車,這些車子基本都是在氣味最濃郁的時候送到我們手裡的,這是我們這個職業最不喜歡的體驗之一。
内飾
VV7的内飾設計成功地向用戶傳遞了精緻和略微奢華的感覺,這在自主品牌的内飾設計中是很罕見的。
這一點有點偏主觀了,我就不多做叙述,大家以看到實車的感受為準。但不建議拿貴它好幾倍的車子去作比,否則依然會有遺憾。我發幾張未PS的素顔照,大家感受一下。
内飾品質的某些提升,不大會涉及材料成本的增加。這裡我也可以提一下,比如下圖這個細節,是中控台左側和駕駛員車門的内飾特征,高低落差比較大,而右側就控制得不錯。
其實在樣車段差調整的時候,設法把位置調得一樣高,不會增加材料成本,隻是多傾注心力,日後值得嘗試。
順便提一句,我在車門風道連接口上發現了潤滑脂塗抹的痕迹,這個細節是用來避免摩擦異響的,說明人家還是在摳細節。
我相信,隻要造車的工程師把重要級高的問題搞定了,就會開始掃蕩這些修邊幅的細節,整體品質終究會一點一點改善的。
外觀和車身
至于外觀的造型設計,這不是工程師的事情,我就不拿自己的喜好來評論了,大家自己看,是不是順眼就好了。
VV7停在我家小區的這幾天,路過駐足拍照的人不少,小區保安也用“很未來”形容它。在這篇報告裡,諾諾主要說點相對客觀的。
車子不長,但是軸距很長,所以車内空間就比較大,這是亮點之一。車身工藝不錯,縫隙一緻性、段差控制都很棒,這是長城不斷進步的證據。
OK,說點可以改進的地方吧,比如,前後保險杠和相鄰車身之間存在很輕微的色差,在陽光下仔細觀察能看出來。
可能有人不知道,保險杠和車身的噴漆并不是一起噴的,保險杠噴漆是保險杠供應商噴好後送到車廠,而車身油漆則是在車廠噴的,所以兩個地方的實際油漆成分、色澤可能出現輕微的不一緻,就容易導緻車輛裝配後的色差。
加上塑料材質和金屬材質,底色大不一樣,同樣的油漆噴上去,顯示出來的顔色也會有區别,所以要讓淺色車子的保險杠和車身無色差,還是件不簡單的事情。這在我們看來都是正常現象,但也說明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加油!
其 他
這可能是篇冗長的報告,我盡量挑選我評測項目裡值得拿出來說的幹貨分享,否則把幾百項駕評内容堆上來文章更長。在結束之前我再選幾個點聊聊我的入手體會。
1、音響效果不錯,至少比我的寶馬标配音響強很多。高低音區分度很高,絲毫沒有“in Box”的那種混亂感,不過你得找好一些的音源去體驗,比如高品質的MP3文件,CD音質的文件等。我建議把均衡器調節下圖那樣,低音更溫暖,高音也更有穿透力。
2、藍牙,竟然最多隻能保留三個手機的連接記錄,如果第四個手機要配對,就得挑一個删掉。不知道長城為什麼這麼限制,是不是讓車主養成經常删手機的習慣,否則家裡領導很容易知道曾經都有誰上過車,是這個原因麼?反正我沒想到其他原因。
3、出風口調節設計!這是我巨喜歡的地方,親自動手調節一下就知道了,那種油潤的阻尼感(注意,不是摩擦感),和百萬級的豪車不相上下了。調節出風量,是靠旋轉外圍的亮圈來實現的,目前隻有全打開和全關斷這兩個地方有“咔哒”的響聲。
提個小建議哈,建議擰動亮圈的整個行程多設計幾個“咔哒”段位,擰起來會更有手感。
4、車門下包圍很徹底,連門檻都包住了,這樣的設計很貼心,下車時,褲腿再也不會蹭到門檻上的泥土了。
5、流媒體後視鏡,我是第一次用到,用攝像頭 顯示屏替代了光學後視鏡,的确刷了我的三觀。其實長城的工程師絕對知道,VV7設計成這個炫酷的造型,必然犧牲視野。
本來後窗就很小,後排頭枕上調會進一步遮擋,後窗視野就所剩無幾了。采用這個方法,的确是大膽且聰明的舉動。
隻是這個後視鏡你需要适應一下,頭一次開VV7肯定覺得别扭,因為每當你擡頭看後視鏡時,你的眼睛得合焦到後視鏡屏幕上,距離也就半米,再轉過去看路的話,又得合焦到幾十米開外的路面上。這樣眼睛就有一個切換焦距的過程,剛開始一定不大習慣。
但是流媒體後視鏡上的視野廣,顯示畫質不錯,尤其是夜間,會勝過肉眼視覺效果,屏幕對暗部細節有提亮作用,遇到過亮的燈光又因顯示屏最高亮度限制而不覺得刺眼,用過就覺得不簡單了。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你看到什麼再也不取決于後視鏡調節角度了,遇到不同身高的司機或者你使用不同的坐姿,不用再調節後視鏡角度了,而缺點就是你沒法通過後視鏡看到後排乘客的臉,因為攝像頭是裝在車外的…(高位刹車燈附近藏着)
6、切入P檔就自動激活電子手刹。這個設計比較人性化,不用你再去觸發電子手刹。但是我不大習慣這個功能,有時車子沒停到位,想再挪一把,或者誤入了P檔,再摘出來,才發現給油車不動,原來是電腦自動幫我“拉手刹”了。
7、空調很給力。空調這玩意雖然連重要系統都算不上,但如果空調不給力,足以摧毀你對整台車的滿意度,性能再好,你卻連開的欲望都沒有。
最近上海特别熱,中午可以到42℃,如果下午要出門,我很不想鑽進露天停放的車子裡,但VV7的空調好,就算一直在外面曬着,開起來也能很快吹冷。為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覺,我拿溫度計測了一下,風量3格(最大7格)。
8、無鑰匙進入。隻能說“不看說明書害死人”,我一直覺得這車無鑰匙進入功能是“隻鎖不解”,每次鎖車時,摸一下門把手外的刻度圖案就好了,但是要上車時,怎麼摸也不見解鎖,隻能掏出鑰匙按解鎖鍵。
直到快還車那天,我翻了一下說明書才搞明白,原來解鎖要摸另一個地方(門把手内側)!!
說到說明書,我見過長城很多款車子的說明書,這次的說明書是内容制作最精美的,尤其是線條圖,已經有了島國的電子産品用戶手冊那種插圖精細度了,甩很多車企幾條馬路。我拍了兩張照片,大家一起鑒賞一下。
我的天,突發奇想,我前面提到的HMI(人機交互界面)的那些強迫症審美問題,完全可以讓這個“說明書團隊”去撸一遍,效果一定巨棒!
9、這個好像是車内空氣淨化器,尚不能評價效用如何,但是廠家已經考慮到這個了,很周到。
10、這個儲物空間,簡直就是為大屏幕手機準備的,比較貼心,也很順手。但是這個又窄又深的槽子,藏污納垢後會不會難以清潔呢?
11、VV7的造型設計得很潮,視野有所犧牲,不過别急,我有解決方案。建議駕駛員調高坐姿,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我身高170cm,調到最高坐姿,除了視野改善,還能充分體驗SUV高坐姿的霸氣)
結尾
綜上所述特征,加上才十六、七萬的價格,VV7的确是一個殺氣騰騰的攪局者,正如長城所希望的“要把價格打回原形”,這款車做到了很高的性價比。
很看好VV7上市就大賣,而且我估計很多自主品牌OEM都會考慮趕緊買幾台回去拆了琢磨的。
知道麼,長城有一個貌似很樸實的座右銘“每天進步一點點”,細思極恐,如果你一年365天都在進步,很多事情都有機會做到極緻,一年下來必将面目全非,這将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不管長城是不是做到了,牢記這句話,作為舉國上下汽車從業者的個人信條,我們的民族汽車産業,不旺都難。
OK,今天就聊到這裡吧,希望諾諾這篇白話試車報告容易理解,能夠對大家購車起到嚴重的撥雲去霧作用。我去長城出差多次,也遇到過不少趣聞轶事,這家公司除了VV7之外還有很多歎為觀止之處,感興趣的話,我改日再分享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