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社會37度】
編者按:
這裡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标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隻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在中國,年輕人的“雙城生活”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彙。北京和燕郊、上海和昆山,廣州和佛山……上班族的“雙城記”,每天都在上演。
從北京向東看,潮白河對岸,高樓鱗次栉比,盡顯繁華。這裡是燕郊,夾在京津之間的一塊飛地,河北三河市的一個鎮,距離天安門僅有30多公裡。
連接北京國貿和燕郊之間的公交車。冷昊陽 攝
如果你第一次來到燕郊,你或許會覺得,這裡就是北京。大街上随處可見的京牌汽車、北京本土的餐飲連鎖店……就連擁堵的早晚高峰和秋冬季的霧霾,都和北京如出一轍。
“離得再近,這裡也不是北京。”上班族常挂嘴邊的這句話,或許最能讀出他們心中雙城奔波的無奈。
我的上班路,每月能省3000塊錢
早上5:30分,天還漆黑,街上難覓人影,燕京航城北門外的818路快車公交車始發站,這裡已經站了兩排等待進京的乘客。
有乘客說,這是到北京最快的一班車。走得早,不堵車,一個小時多一點就能到。
他們的目的地有的在西直門,有的在大望路,還有的在林萃橋,但他們首先都要乘坐這班公交車,到達北京郎家園。
5:10分,67歲的李秀蘭已經帶着一副小馬紮來到車站。開往北京的首班車将于40分鐘後在這裡發車。
11月的燕郊清晨,氣溫已近零度。戴着帽子口罩,裹上了厚厚棉大衣的李秀蘭今天是第3個到的,她打開小馬紮,在隊伍中間坐下。此時,她的兒子兒媳仍在夢鄉。
這樣的排隊,李秀蘭已經持續了五年。
“孫子出生之後我就從老家過來了,本來想照顧一段時間就回老家的,結果發現他們上班實在太辛苦,早上沒時間送孩子,晚上也沒時間接,我就一直住在這裡,給他們排完隊,再回家準備早飯,送孫子去幼兒園。”
李秀蘭說,現在排隊乘車的人已經少多了,前幾年人多的時候,她甚至四點多就要過來排隊,為了讓兒子兒媳可以多睡會,上班路上有一個座位。
在818快車站台,趕車的人會主動排成兩隊。左邊一側隊伍等待下一班車,右邊一側的隊伍則等待下下班,每當一輛車開走,右側的隊伍便會整體左移,秩序井然。
早5:40,等候818路的兩排隊伍。冷昊陽 攝
和李秀蘭一起排隊的,還有陳小希。她所租住的小區距離這裡1公裡左右,但為了公交始發站的一個座位,她還是堅持早上步行到此。
陳小希剛剛參加工作幾個月,此前,她在燕郊讀了4年大學。畢業後,她找了一份在北京大望路的工作。但她并沒有就此搬入北京,而是繼續在燕郊租房。
“在大望路,我租一間卧室一個月都要3000,而在燕郊,一整套房子才1000塊錢。我一個月賺6000塊錢,能攢下來3000多。”
雙城生活過慣了,生活在燕郊的人也會有地域概念的模糊。今年雙十一,陳小希的快遞地址直接寫了“北京東燕郊”。
“這麼寫就行,比寫上‘河北三河’物流還要快些。”陳小希說。
連接國貿和燕郊的公交車上人滿為患。 冷昊陽 攝
我的車牌是“冀R”
生活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選擇這樣的奔波,大都是因為房子。同樣因為房子,這個河北小鎮的房價甚至一度比省會石家莊還高。
2008年,當時已經北漂3年的李良思在燕郊買了房,5000元一平米。他自己說,這也算是在“北京”安了一個家。當時,開發商告訴他,這裡到北京隻有30分鐘車程。
但他每天上班,要花2個小時。
“每天5點半起床,6點出門坐公交,7點過就可以到國貿,再轉地鐵到西單,步行10分鐘來到單位樓下,吃完早餐後,剛好可以趕上8:30上班。”
“開發商所說的30分鐘直達北京,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李良思算了一筆賬,一天4個小時的通勤時間,一年就要花40多天在上下班的路上。
位于通燕高速上的白廟收費站,往返于北京和燕郊的車輛,大多要從這裡經過。冷昊陽 攝
為了家人出行方便,李良思也買了車。不過,李良思說,在北京買車上“京牌”比買房還難。
如今,李良思的車挂着“冀R”牌照,而因為北京的外地車限行政策,他想早上開車去上班,根本不可能。
今年5月,他辭掉了位于西單的工作,來到了東五環外常營附近的一家公司。這樣,李良思每天可以7:40從容出門,開1個小時的車到單位。
這樣的幸福感,持續了1個月。
6月15日,北京發布外埠車管理新政。從明年11月開始,外埠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内道路和通州區全域範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證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長7天。
“這就像生活剛剛為你打開一扇窗,你還沒來得及去欣賞窗外的風景,窗戶就被關上了。”李良思說。
早6:50,上班族來到燕郊火車站乘車。 冷昊陽 攝
我每天坐着火車上下班
燕郊人接受火車,大概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
每天早上7:07,燕郊火車站會有一列K7782次火車,駛向北京東站。這是燕郊開往北京的第一班車,而第二班車就等到要8:21才發車,到北京已是8:55。
張生就是每天坐火車通勤的人。因為家附近沒有公交始發站,他又不想站一個小時去上班,所以就選擇了火車。“反正早上去公交始發站也要打車,還不如去火車站,有座還不堵。”
每天7:07,這般火車都會準時駛出燕郊,28分鐘後到達位于大望路附近的北京東站。張生吃過早點後,悠哉地走進國貿附近的辦公室,時間還不到8:30。
每天下午6點,同事都湧向公交和地鐵,融入北京的晚高峰。而張生則會前往北京東站,趕19:27開往燕郊的火車,結束一天的工作。
由燕郊開往北京東的K7782次火車。 冷昊陽 攝
雖然火車沒有月票,但相比擁擠的公交車,張生依然知足。他每天早上要買當天的往返車票,但在每周五,他會把下周一的票也一起買好。因為周一乘車的人太多,不提前買就隻能站過去。
張生回憶,在2015年,動車組停運後,這列10節車廂的綠皮車上座率大概僅有一成,而如今,由于公路太堵,這班一大早開往北京的火車,也有很多人需要站着。
“過幾年,有地鐵就能好多了。”張生說,自己購買的房子離地鐵站不遠,乘坐地鐵,不僅時間彈性的多,也沒有這麼麻煩。
2016年年底,北京地鐵平谷線開工,預計在2020年竣工。在線路規劃中,位于燕郊的燕順路站、燕郊北站的名字赫然在列。
通勤族排隊登上開往北京的火車。 冷昊陽 攝
關于未來
房子、車牌、地鐵線路……雙城生活的上班族,最關心政策的風吹草動。
11月11日,北京公交集團發出通告,按照上級關于國貿地區疏解整治的工作要求,從12日起,原來從燕郊冶金一局通往八王墳西的811路,終點站改為通州北苑路口東。燕郊到國貿的直達公交車,少了一條。
改線後的811路,終點為通州北苑路口東。 冷昊陽 攝
“直達國貿的公交會越來越少吧”“燕郊族的上班路會更擠”“跨省擠完公交擠地鐵,上班路就像戰鬥”……
網絡上,奔波在燕郊與北京之間的上班族,開始擔心未來。
當然,也有樂觀派,就像李良思所說:“說不定哪一天,燕郊劃到北京了呢?”
也如陳小希所言:“先奮鬥幾年看看吧,萬一将來能在北京買得起房子了呢?”
作者:冷昊陽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姓名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