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秋天的資料?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濕度等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中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關于秋天的資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于秋天的資料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濕度等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中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根據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氣溫低于10℃的時期為冬季,高于22℃時期為夏季,10~22℃期間分别為春、秋季。
季節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濕度等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随寒氣增長,逐漸蕭落。
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溫帶的秋季在8月23日(處暑)~11月22日(小雪);南溫帶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滿)。
現我國劃分四季常根據氣溫變化劃分,采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按候平均氣溫法,判定入秋主要有兩個标準,一是: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介于10℃-22℃即可視為入秋,成為“簡标”;二是:連續5組滑動平均氣溫低于22℃。一組滑動均溫指當天均溫加上前四天均溫除以5,得出5天滑動平均氣溫,這是“滑标”。進入秋季,意味着炎熱天氣已過去,開始涼爽。
物候: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秋天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随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随着氣溫的漸漸下降,許多落葉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色,枯萎,飄落,隻留下枝幹度過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會步入它們生命的終結,整個枯萎至死去。季節轉換涵蓋多方面氣候特征,如果單以氣溫來作為判定入秋的标準是不準确的。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氣溫: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所以初秋天氣還很熱,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熱與涼的分水嶺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悶熱”,仲秋後趨向“幹燥”、“涼爽”氣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