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字之師故事讀懂了什麼
一字之師故事讀懂了什麼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2:16

文學這種語言藝術,有時候一字之改,往往有“點石成金”之妙,像友友們大都熟悉的賈島與韓愈的“推敲”故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綠”字的修改等等。有時候讀者的靈機一動精妙修改,連原作者本人也始料未及,因此,古往今來,文壇上曾産生過不少“一字之師”的佳話。

(1)“數枝”與“一枝”

晚唐時期,著名詩人鄭谷、齊己、曹松、方幹等作為詩友,常常一起切磋詩文。有一次,齊己(一個和尚)帶上自己新寫的詩篇去請教鄭谷。其中有一首《早梅》的詩,詩中有“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等句。

鄭谷看後,皺了皺眉頭,覺得有點不妥,齊己便立即請教。鄭谷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的确如此,“一”對應“早”,第一朵當然是最早的,這一字之改,就把早梅的形象生動而形象地描繪出來了,齊己佩服不已,因此,文壇上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之師”。

(2)“德”字換成“風”

友友們上學時都讀過《嶽陽樓記》,作者是範仲淹,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

他曾經寫過一篇贊頌東漢時著名隐士嚴子陵的文章《嚴先生祠堂記》,其中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這樣的句子。

一次,其友李泰伯讀了此文,說想改其中一字。

範仲淹急忙請教,問怎麼改。李泰伯說,“雲山”“江水”等意象較為宏偉,下面用“先生之德”承接,似乎顯得有點局促,不如把“德”字換成“風”字。

範仲淹聽後,低聲吟詠幾遍,覺得韻味果然不同,“風”字讀起來比“德”字更能表達出他對嚴子陵的崇敬欽佩之情,于是立刻就把“德”字改成了“風”字。

(3)“何必”改成“何況”

民族英雄林則徐,友友們都熟悉。但大多數友友熟悉的是林則徐的英雄本色,其實,林則徐文學功底深厚。

他有一個外甥,叫沈葆桢,同時也是他的女婿。這個沈葆桢也是晚清重臣,少年得志,很有才華。

有一次,沈葆桢寫了一首詠月詩,其中有“一鈎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的句子,他本人自覺絕妙,頗為自得。

林則徐看後,也感覺不錯,但品味吟詠再三,又覺得有點美中不足,于是提筆把“何必清輝滿十分”中的“必”字改成“況”。改後詩境大不相同,立顯開闊。

(4)變“聞”為“看”

元朝詩人出名的不是太多,薩天賜應該是成就比較高的詩人。

有一次,薩天賜送一個叫濬天淵的人入朝,當然少不了詩詞唱和。薩天賜的詩中有“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等句子,很多人都紛紛叫好,大加稱贊。

這時,有一個老叟卻認為不佳,不如将“聞”字改為“看”字。

薩天賜虛心請教,問為什麼要這樣改。

老者說,唐人詩句中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句子。

薩天賜吟詠之下,感覺确實不錯,便俯身向老者深深一拜。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删除。

一字之師故事讀懂了什麼(一字之師佳話多)1

一字之師故事讀懂了什麼(一字之師佳話多)2

一字之師故事讀懂了什麼(一字之師佳話多)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