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黃曆什麼叫陽曆?在我國古代,依據月亮的運動規律設置的曆法,稱為“太陰曆”(月亮為“太陰”)簡稱“陰曆”但是民間所稱的陰曆,實際上是曆法中的農曆,而農曆則實屬于陰陽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什麼叫黃曆什麼叫陽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什麼叫黃曆什麼叫陽曆
在我國古代,依據月亮的運動規律設置的曆法,稱為“太陰曆”(月亮為“太陰”)簡稱“陰曆”。但是民間所稱的陰曆,實際上是曆法中的農曆,而農曆則實屬于陰陽曆。
農曆既嚴格按照朔望周期來定月,又設置閏月,以此來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其中,當月亮處于太陽和地球之間,跟太陽同時出沒,我們無法看到月光的時候稱為“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時刻;而當地球處于月亮與太陽之間,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滿月的時候稱為“望”,“望”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差180度的時刻。從“朔”到“望”的時間,或者從“望”到“朔”的時間,就叫做朔望月,朔望月的平均長度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以12個月為一年,這樣一年隻有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所以又通過每19年安插7個閏月的辦法回調,以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盡量接近365.2422日,即一個回歸年。而閏月的安排則是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二十四節氣則又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決定,所以農曆兼有太陽曆和太陰曆的特點,應該稱之為陰陽曆,但在陰陽曆中又以其中的二十四節氣對我國這個農業大國的生産生活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就直接稱為了“農曆”。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而制定的曆法。此法最早是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曆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一年,一年12個月。它的長度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由于它不是整數,所以有的年份是366天,即為“閏年”,有的年份是365天,即為“平年”,這種曆法在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所以為現今世界通行的陽曆。另外,由于這種曆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制定的,所以在此基礎上劃分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
黃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産生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兇的一種曆法。在黃曆中有陽曆、陰曆、氣候、播種時節以及每天的吉兇宜忌,在我國農村得到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