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
更新时间:2024-09-29 15:17:54

親戚,個人因血緣、婚姻等條件衍生出去的各種關系,與家庭一起産生,從起源開始,原本是很溫馨的,為什麼這麼說?

1.

上古,在氏族部落以及宗族聚居的時代,那時候,财産屬部落以及宗族共有,由部落以及宗族根據需要分配,大家一起,患難與共,守望相助,誰也離不開誰,在這種狀況下,親戚之間的聯系很緊密,關系自然也很親切,但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1

商鞅變法

尤其是商鞅變法之後,一方面因生産力發展,個體家庭的獨立性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統治者為了“編戶齊民”,為了有更多的納稅單元,以法令的形式将宗族這個大家庭析為若幹的小家,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息者為禁”以及“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等等。

将小家庭從大家庭中分割出去,經濟上還單獨核算,不在像以前一樣财産共有,大約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道理,親戚之間彼此不再那麼親密,而是有了别的算盤,而且,這個問題起初就是比較嚴重的,嚴重到了什麼地步?

《睡虎地秦墓竹簡》當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曰:借父優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穢語。

兒子不但不幫父母幹活,對父母的态度還很惡劣,把自己的耙子、鋤頭借給父親使用,就像做了什麼大好事似的,臉上露出施恩的眼色,母親借用一下兒媳的簸箕、掃帚,兒媳就要問三問四,言語之間很不客氣。

2.

分家之後,對待父母都是如此,其餘親戚之間,關系能好到哪一步,已經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家已一分開就再也沒有合攏過,戰國時期,似乎有個齊國還支吾了兩天,還堅持宗族聚居,但到戰國以後,就成了天下通行的道理。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2

睡虎地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載的這種現象雖然是個例,但親戚之間關系下滑,則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不然的話,《禮記·禮義》當中為何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等稱之為“人義”,以禮法的形式維護家庭以及親戚之間的關系,俗話說的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若非有這麼一個趨勢,而且還到了不得不認真對待,着手解決的地步,後人何必要煞費苦心的研究制定各種親戚之間的相處規範呢。

就這麼一代代的傳下來, 親戚之間,就不再像以前那麼親密,而是越來越陌生,越來越疏遠了。

可這一切的根源在哪兒,還用說嗎,要害就在于“經濟上單獨核算”,總之一句話,一個錢字真能害死人啊,如此下來,親戚之間成為單獨的個體已成不争的事實,但又有《禮記》提倡的 “人義”約束,一方面疏遠,一方面又必須親近,數千年下來,親戚之間就這麼尴尬的共存着,乃至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3.

今天就講一個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的問題,那麼,該幫還是不該幫呢,古人有個做法,似乎能提供很好的範例,這個故事記錄在《列子·說符》當中,發生的背景大約在戰國時期,也就是大家剛開始着手分家的時候,故事是這樣的。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3

列子

魯國施氏原本家裡很窮,大家都以為他們可能沒什麼指望, 但幸運的是,施氏有兩個很争氣的兒子,一個喜歡儒術,一個喜歡兵法,都學了一身的本事, 學成之後,喜歡儒術的兒子到了齊國,得到齊侯的青睐, 因此當上了衆公子的師父;喜歡兵法的兒子呢,一竿子跑到 楚國,得到楚王的親睐,當上了楚國軍正,這樣一來,施氏一下子就發達起來,發達起來怎麼辦?

他們家怎麼樣不知道,但親戚孟氏一下子眼紅了,為什麼,大家都窮也就罷了,憑啥你日子要比我過的好呢,過得好怎麼辦?

都是親戚,你發達以後,不幫幫我,還有點兄良,弟悌,長惠,幼順之類的“人義”嗎,沒有人義,還配做人嗎,不行,這事兒必須得讨個說法 ,主意拿定,立刻跑到施氏家:親戚,你得幫我啊,有什麼發達的秘訣,必須得一五一十的告訴我,不然,咱倆家可就不大好相見了。

話說施氏也沒打算有什麼好處一人獨占,原本就有幫親戚的意思,如今一見親戚找上門來,而且,他也有兩個兒子,學了兩天儒術、兵法,也算有點本事, 于是便把兒子叫來,毫無保留的給他上了堂課。

孟氏如獲至寶,立刻奉行,然而,

4.

兩個兒子分别去了秦國和衛國,沒兩天,一個給去了勢,一個給剁了腳,狼狽的回來,孟氏不幹了,按你教的方法去做,為什麼你發達, 我卻如此倒黴,這便好像後世教人炒股,掙了錢,說一聲謝謝,賠了錢,那就是你教導無方,必須的賠償點損失出來。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4

遊說

如此一想, 孟氏就氣鼓鼓的到施氏家去鬧,都是親戚 ,你幹嘛要這麼坑我 ,不行,我家以及我兒子的後半輩子,你們一定得負責了。

施氏也很納悶,就問了 ,你們是怎麼幹的,孟氏如此這般一說 ,施氏歎了口氣:這是我的錯嗎,兩棍子打不醒個裝睡的人啊,自個兒不争氣還埋怨别人,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為什麼這麼說?

原來,孟氏的兩個兒子,學儒術的去了秦國,秦王說:當今諸侯力争,所務唯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

秦國好兵,孟氏的兒子卻勸人家奉行儒家的仁術,當年儒學大家荀子見秦昭襄王,也是這個道理 ,卻被昭襄王斥之為:儒者, 無益于人之國,當然,荀子是大家,秦昭襄王不敢惹他,可孟氏的兒子,那還能怎麼辦,為了杜絕這些虛妄之說再來蠱惑君王,秦王就大方的施予宮刑,然後将這兒子趕了回去。

那麼,孟氏學兵的兒子呢,去了衛國,衛侯說: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國吾撫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矣。

5.

衛國的情況比春秋時期的鄭國還慘,鄭國,好歹先前還闊過,即便有這樣的家底,夾在晉楚之間,還得講究個“待币境上,唯力是視”拿着錢邊境等着,誰實力強,那邊風大我就倒向誰,主張做牆頭草,而根本不敢反抗,為什麼,沒有反抗的本錢。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5

秦王

如今衛國,依附于魏國之下,看人的臉色過日子,比春秋時期的鄭國還差點氣候,這時候你忽然勸人家整兵自強,衛侯能聽嗎,當時就吓得魂不附體,魂不附體怎麼辦,隻能把這個勸人整兵的孟家老二,施予刖刑,砍了左腿, 打發回家了。

孟氏的結局是很慘,但他據此找親戚施氏講道理,就有點不大夠意思,事到如今,施氏就很不開心了,說:

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使君博如孔丘,術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

簡而言之,時移事易,我教給你們方法,但也要你們自個兒動動腦筋,尋找合适的時機使用,如你這般不分好賴,一味照辦,就是孔子、姜尚複生,那也是扶不起來的。

說完這句話,果斷的跟孟氏絕交,倒不是嫌棄他窮,而是,主要是他不知感恩,完全一個白眼狼啊,因為,親戚之間幫你是情分,你也别拿着親戚的名頭道德綁架,畢竟,現在各過各的小日子,誰也讓不該誰的不是。

古人一個人怎麼看待人際關系(發達後該不該幫窮親戚)6

古人

所以說,古人的這個做法 是很解氣,但的确也是出于無奈,大家好好商量或者還有個道理,可他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找上門來,究竟誰欠誰的啊。

這雖然是數千年前的故事,但這樣的親戚現在肯定還有,因為人性自古至今都是一樣的,沒什麼根本的變化,可遇到這樣的親戚,你該怎麼辦呢?是學古人還是另有良謀,對這個問題,恐怕就得見仁見智了。

參考文獻:《列子》、《禮記》、《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國家庭史》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