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芈之沙沙
芈君先給諸君講個真實的小故事,是我同事的同學,大理人,十多年前去北方上大學,起初在宿舍裡處于弱勢地位,總有那來自發達省份的舍友想給邊疆小兄弟個下馬威,于是有一日,這位大理仁兄到菜市買了點生豬肉,回到宿舍,拌上簡單的佐料,當着衆兄弟的面吃下,從此再沒人敢輕視他。哈哈哈哈,相信雲南人“茹毛飲血”的印象也就此深深烙在衆兄弟的心上了吧。
生皮 圖片源自小段
芈君這幾日在讀《馬可.波羅遊記》,盡管一直以來都有挺馬派和倒馬派之争,但我是傾向于相信馬可老兄确實來過中國,要不然怎麼會把我們“哈剌(là)章州”的事情寫得那麼詳細?
生肉 圖片源自陳波
《馬可.波羅遊記》第3章“記大汗忽必烈”:尚有為君等言者,此地之人食生肉,不問其為羊、牛、水牛、雞之肉,或其他諸肉,[乙]赴屠市取獸甫剖腹之生肝,歸而脔(luán)切之,置于熱水摻和香料之作料中而食。其食其他一切生肉,悉皆類此。其食之易,與吾人之食熟食同。
[乙]“脔切肉為細塊,先置鹽中腌之,然後用種種香料調合,是為貴人之食。至若貧民,則将脔切之肉置于蒜制之作料中而食。其食之易,與吾人食熟食同。”(剌木學本第二卷第三十九章)重言哈剌章州
你看,芈君為什麼相信馬可老兄來過雲南,因為他關于生肉的做法描述那是相當詳細啊!把生肉切成小塊、細條,先放到鹽裡腌一下,然後用各種香料來調味,這是有錢人的吃法,因為在古時候鹽巴是很金貴的,有些地方甚至用鹽巴來作為貨币。那窮人怎麼吃呢?首先肉不用切得很精緻,沒有鹽巴沒有香料那就用大蒜嘛,反正民間一直認為大蒜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正好,大蒜做的佐料想來也是别有一番風味的。
馮譯《行紀》第一一六章《建都州》說到當地用鹽作為輔币,方國瑜先生根據身經目驗,證明舊日雲南邊地猶有此俗。——語自《方國瑜先生對元代雲南史地研究的貢獻》
生皮 圖片源自陳波
芈君不知道成書于700多年前的《馬可.波羅遊記》是不是最早記載雲南人吃生肉生皮習慣的國際傳播類著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書面世後,被當時的意大利人乃至歐洲人奉為“世界一大奇書”,人們争相傳閱和翻印,那是相當受歡迎啊。
芈君自動腦補畫面:13世紀的歐洲人捧着此書,看到哈剌章州人吃生肉這一段時,貴婦用手帕掩着鼻子,似乎想要隔絕那“茹毛飲血”的野蠻,但又被劇情吸引,欲罷不能。哎呀呀!我大哈剌章州“茹毛飲血”的不良國際影響就這樣華麗麗滴在國際上傳播開去啦。[捂臉]
對不起馬可老兄,讓你背鍋了!
不過話又說過來了,生皮和生肉,在今日的雲南,那是相當隆重的一道菜呢,須得是新鮮屠宰的豬,用稻草将整豬蓋住,一起用火烤,待火将豬烤成黑色後,沖洗、刮皮、再沖洗,此時的豬皮露出金黃乃至焦黃的模樣,然後開膛破肚,取出内髒,分割豬皮和豬肉。
生皮生肉 圖片源自陳波
吃生皮的蘸水 圖片源自陳波
一般生皮生肉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生皮單獨切盤,配合着以蔥、姜、辣椒、芫荽、炖梅、醬油、梅子醋、香料等調制的蘸水,生蘸而食之;一種是将腌菜、莴筍絲、白蘿蔔絲、蔥、姜、蒜、芫荽、炖梅、醬油、辣椒、香料等與生皮生肉拌勻,直接做成一道涼拌菜。兩種吃法各有各的特色和口感。
左下角即為涼拌生皮 圖片源自玲玲
吃生皮生肉還有個最佳搭檔——菜花腌菜,它是用菜花做成,味輕微酸帶香甜,如今吃生肉的人越來越少,加上菜花腌菜成本高、不易做、保質期短,做這個菜的人也越來越少,偶爾能品嘗到已是非常不易。
菜花酸菜 圖片源自景宏
這麼隆重的生皮生肉,絕對是大菜啊。可是話說回來,這道菜,喜歡吃的很喜歡,而有人則是碰都不敢碰呢。芈君便是後者,幾次有機會品嘗,筷子撚到嘴邊,然後又很慫地放棄了。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呢?歡迎在評論裡補充更多關于生皮生肉的風俗和做法。
此文浪穹人、陳波、景宏亦有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就把它轉出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