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一種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都十分常見的肉制食品,可以說它是典型的亞洲小吃。它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做成美味的肉松面包或者肉松壽司,我們甚至還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一些肉松,這樣不但吃起來口感好,而且還有營養。而肉松的制作原料也很普通,雞肉、牛肉、豬肉都可以用來制作肉松。
肉松最早起源于蒙古帝國,大約在11世紀左右,成吉思汗帶領騎兵在歐亞作戰時的幹糧就是肉松和奶粉。因其便于攜帶,所以常作為長途行軍的軍需口糧,騎兵在食用時取半鎊左右放入随身攜帶的皮囊中,然後加入适量水挂在馬背上,通過馬奔跑時産生的震動,使其溶解成粥狀從而食用。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早的肉松食用記錄。
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肉松經過了一代代匠人的改進,現在的肉松已經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流派,可以說各有特色。比如形态上有粉末狀肉松和纖維狀肉松的區别;成分上有豬肉松、牛肉松、雞肉松等;還有的分為兒童肉松、老年肉松等等。
肉松是棉花做的?
有段時間網上流傳說肉松是棉花做的,用水一洗就會變成絮狀。其實對于這種謠言大家看看就行了,千萬不能信謠,更不能傳謠。首先肉松都是以肉為原料,經過煮制、切塊、炒松,然後制作成肌纖維蓬松狀的肉制品。所以用水一洗就會變成白色絮狀,這屬于正常現象。但有人卻因此斷定肉松是棉花做的。這智商是有多低啊?肉松是把肉去除水分後經過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是一種肌肉纖維,輕輕咬一口就會融化。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膳食纖維,表面看着蓬松柔軟,但放在嘴裡怎麼嚼都會爛。
市面上的肉松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肉松,另一種是肉粉松。兩者最大的區别是原料,肉松的主要原料是肉(豬肉、雞肉、牛肉等),而肉粉松則是用肉添加油脂和豆粉制作而成。在成本和營養上肉粉松都要低于肉松。如果你想買到純肉松,那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包裝,配料表上若是寫了肉粉或者添加豆粉,那這就不是純肉松。有句話這樣說“三斤肉,一斤松”,所以純肉松的價格肯定不會便宜。
其實肉松的制作并不是很難,這裡我就分享一個家常版純肉松的制作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絕對比你從外面買的好吃有營養。無論是用來做面包還是配粥吃都非常不錯!
【豬肉松】
主料:豬裡脊500克
配料:海苔、熟芝麻
調料:生抽、老抽、料酒、蔥、姜、白糖、食鹽、食用油
具體做法
(1) 買回來的豬裡脊用清水沖洗幹淨,然後放在冷水盆中,浸泡30分鐘左右,泡出血水。
(2) 之後把豬裡脊上面帶有筋膜和肥肉的部分去掉,切成長條狀後再切成小塊。
(3) 鍋中加入适量清水,依次放入肉塊、大蔥段、姜片、料酒,然後大火開始煮。
Tips:一般肉類的食材或者是動物内髒,都需要冷水下鍋煮,因為它們的腥味都很重,血沫比較多,随着水溫度的上升,可以更好的激發出肉裡面的髒東西和異味。若是沸水下鍋的話,肉中的血污就會凝固,這樣制作出來的美食就會有不好的味道。還有就是冷水下鍋可以使肉類蛋白質完全變性,完全熟透,變得疏松入味。
(4) 水開後要把上面的浮沫撇去,改成中火繼續煮至肉爛。
(5)大約煮30分鐘左右,用筷子能紮透即可,然後挑出裡面的蔥段和姜片。
(6) 撈出放在盆中晾至不燙手,倒在案闆上,利用擀面杖擀成薄片,之後撕成碎一點的肉絲放在盆中。
Tips:順着豬肉的紋理來回擀,這樣擀的更薄、更碎。或者你也可以把晾涼的肉塊倒進塑料袋裡,用擀面杖敲打的碎碎的。
(7) 鍋中倒入适量的油,依次放入肉絲、鹽、白糖、老抽、生抽,開小火不停的翻炒,使水分蒸發。
Tips:開始的時候肉絲會粘連在一起,但是随着水分的減少,肉絲會慢慢的散開。記得老抽不要一次性倒太多,以免顔色太深,可以在炒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加老抽來調色。
(8) 一定要一邊炒一邊用鍋鏟來回的碾壓、揉搓,這樣做出來的肉松就是絨絨的,看起來很蓬松。例如下圖所示。
(9) 大約過了10分鐘左右,肉絲就會變得很幹,且變成金黃色,加入一點海苔碎和熟的白芝麻,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我們的“豬肉松”就制作完成了,如果不喜歡吃豬肉的話,也可以換成牛肉、雞肉,也是一樣的做法。自己做的肉松因為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所以建議盡快食用完畢,而且要密封保存哦!後期我還會給大家帶來“肉松小貝”的做法,想學的話記得來看!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您有不懂得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 “關注” “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