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說教育
姓名是一個人特有的,是人們互相之間區分和記住彼此的最好特征。姓名往往會跟随一個人一生,有着無比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時候,人們會認為姓名攜帶着某種運氣,也因此,人們非常重視“取名”這件事。
生活中我們時不時就能見到一些好聽又個性的名字,不是具有文化意蘊,就是帶着某種祝福或者希冀,再或者就是有其特殊的意義。比如,以前有位同學姓喬,老家在河南,父母為了讓孩子記住故鄉,就在2個孩子的名字中間加上“豫”字。
再比如詩詞大會的嘉賓“蒙曼”教授,她是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平時在節目上講述古詩詞時,非常吸引人,講述的過程耐人尋味。她的名字讓人聽了也是耳目一新的感覺,瞬間就能記住。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更加鮮明的特征,會在“起名字”上下功夫。比如曾經在考上大學報道的時候,因名字走紅的大學生“春秋戰國”,雖然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父親喜歡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但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也正是希望孩子身上能有與衆不同的氣質。
最近因“姓名”走紅的一位小學生,是着實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他的姓名連名帶姓寫完總共才3筆,而且沒有一筆帶彎的。老師看後也是十分好奇,碰到學生的父親,也忍不住問了一句:“為何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其父回答:“簡單好記省時間”。
這個回答也是讓老師點頭一笑,确實是這樣。這位小學生的名字叫作“蔔一”,讀作“bǔ yī”,聽起來也好聽,關鍵是寫起來很方便,感覺2秒就能完成。尤其在考試的時候,别人的名字可能才寫了三分之一,這位小學生就已經開始答題了。
以前網上流傳過一個小學生的名字,筆畫總共70多筆,這位小學生每次寫名字都哭,寫出來的名字也是難以區分辨認。一直想不通這樣的孩子父母是懷揣着什麼樣的想法,其實說來名字就是個代号,并不能真正給人們帶來各種想要的運氣。
上學時班裡有個同學叫“納祚”,當時一部分同學不認識“祚”字,将這位同學稱作“哪吒”,時間久了,也才理解了同學名字當中的含義,“祚”(zuò)有“福”義。
不過如今的學生,名字幾乎越來越“詩”化,名字帶有詩歌之意本身含有很好的意境,也會讓其他同學更好地記住其人。不過問題是,當一個班級裡60名學生的名字裡很多都含有“子、紫、梓、涵、晗、菡、軒、萱、宇、語、雨……”的時候,上課提問就比較尴尬了,尤其是很多音相同字略有不同的名字。
比如“宇軒、雨軒、子涵、梓涵”等,再碰上姓氏相同的同學,自己叫對方的名字都尴尬,如果不湊巧,一個班裡好幾個同名的學生,那老師提問的時候,得同時站起來好幾個同學。
上學的時候,班裡有2個同名的女生,老師提問都會以大小區分,叫“大 名字”或者“小 名字”。而現在的狀況是,一個小學班裡甚至有5個以上的同名(音相同)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是不是應該叫學生“名字 1号、2号、3号……”
還聽過一個叫作“朱穆朗峰峰”的學生,是湖北十堰的一名小學生。其父母解釋,起這樣的名字是因為一個玩笑,孩子辦理出生證時,家人沒想好名字,就索性寫了“朱穆朗瑪峰”,想的以後再改。沒成想,戶口姓名與出生證姓名必須一緻,就是改名,也要在一年以後才可以。時間久了,就這麼叫順口了,沒再改。
上學後,老師為了方便記憶,讓其他同學方便認識,給學生做了姓名卡牌,擺放在學生課桌前。其實,對于這樣的姓名,網友們一直存在很多争論。有人認為取名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取什麼樣的名字和他人無關,也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姓名是跟随人一生的。尤其在上學的時候,學生們逐漸長大懂事,有了很強的自尊心,這些過分個性的姓名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困擾,會讓同學叫出“綽号”,這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取名的确是個人的事情,不過,如今一些學生的姓名中含有生僻字,或者名字太過張揚,确實給他們的學業帶來了麻煩。比如在考試時,一些生僻字電腦不識别或者打不上去,影響考試。因此,取名這件事,還确實不能太多随意。
今日話題:
您怎樣看待這些“個性”的姓名?您認為姓名對學生有多大的影響?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感謝關注,每天為您帶來教育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