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車談會深度組
文|趙妙琳
責編|袁桂遠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付費“刺傷”。
比如夏天去便利店買雪糕,從冰櫃選了一款“其貌不揚”的雪糕去結賬時,發現雪糕價格“驚為天人”,但面對售貨員的凝視,根本說不出那句“我不要了”,變成了一個被雪糕價格“刺傷”的“大冤種”。
比如開通了視頻會員,想要美滋滋一口氣看完全部更新時,發現還要在會員上額外開通超前點播才能看,為了劇情進度不落後于其它劇粉,即使再次被“刺傷”也義無反顧當“冤種”。
這些價格“刺客”隐藏在生活中的多個角落,如今甚至連電動汽車也成了其中的一員。
掏空錢包的“維修刺客”前段時間,網傳一輛小鵬P5發生剮蹭事故,車頭保險杠左側蹭到了另一輛車的車身右側。
既沒有激烈碰撞,也沒有人員傷亡,看起來不過是一起再普通不過的交通事故罷了,後期維修費用應該也不會太高。
可實際上,這一蹭蹭壞了小鵬P5位于前保險杠左側的激光雷達,修車總共花了1.9萬,光是激光雷達的維修費用就占了将近一半。
小鵬P5是全球第一款激光雷達量産車,車頭左右兩側分别安裝了兩顆激光雷達,單顆選裝費用為7000元,但事故後額外換裝加上人工費用達到了9000元,這個費用,可能是普通工薪族兩三個月的工資了,要知道,換成一輛燃油車剮蹭了同樣的位置,維修費用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早在小鵬P5上市時便有人質疑過激光雷達的位置,如今看來,并非杞人憂天。
當下,越來越多的新車型搭載了激光雷達,如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阿維塔11、哪吒S、小鵬G9以及長城機甲龍等,“更多的激光雷達”已經成了車企“攀比”産品的賣點之一。
作為實現自動駕駛輔助的重要配件,激光雷達的搭載,在提升了車輛性能的同時,也帶高了整車的成本,尤其是保險杠、前車燈等激光雷達的主流加裝位置,受到剮蹭的概率極高,每一次的剮蹭都可能伴随着高昂的維修成本。
除了激光雷達,還有兩項新技術給了“維修刺客”更多的機會,一個是一體化壓鑄技術,一個是電池車身一體化,和這些比起來,激光雷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網傳一位model Y車主在倒車時不小心把車屁股撞了,維修費用高達20萬,全“多虧”了它的車身一體化壓鑄工藝,即便隻是某個零件損壞,也不得不回廠更換整個大鑄件。
一體化壓鑄工藝,降低了車廠的生産成本,卻增加了車主的維修成本。在特斯拉的帶領下,高合、蔚來、大衆、奔馳等也開始引入一體化壓鑄工藝,随着越來越多的一體化壓鑄工藝生産的電動汽車上路,隐性成本轉移愈演愈烈,對于電動汽車的“刺傷”,我們未來不一定頂得住。
電池車身一體化亦同理,将電池組和車輛底盤集成,能減輕電池組封裝厚度、增加車輛空間等,但與此同時,一旦車輛發生事故撞到底盤,順帶撞壞電池,隻能連着底盤一起更換,維修難度增加,維修費用更不必說。
當然,這些事故維修可以走保險理賠,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與之相對的是水漲船高的續保費用。
不少購買了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品牌車型的用戶表示,在去年沒出險的情況下,車輛續保保費仍上漲了幾百元,更不必提出險多的。
據相關報道顯示,特斯拉車輛保險費在全國平均上漲10%,其中高性能版車型平均漲幅近20%,小鵬全線車型保費漲幅範圍約為2.9%-18.2%,其它新能源品牌保費漲幅為8%-37%不等。
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例落地,新能源車告别與傳統燃油車共用一車險條款,将“三電”正式納入了保障,還充分覆蓋了車輛在多種有可能産生損毀風險的場景,其保險價格随之上漲,乃情理之中。
更多的保險項目,在疊加出險率高、賠付率高以及維修成本高等之後,也決定了部分新能源車型保費上調的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車險目前還存在高保低賠的現象,保費按補貼前的購車價格計算,而實際賠付時則按照車主實付車款計算,一旦出現事故,發票價格與實際購車價格所産生差價可能便會落到用戶身上。
據美國We Predic數據分析統計,在購買電動汽車的前三個月中,維修成本是内燃機汽車的2.3倍;在使用一年後變成了1.6倍,依然高于燃油車。
與之相對的是電動汽車的保值率,要知道,電動汽車一年的保值率還不如燃油車三年的保值率。結合來看,它既不保值、容易壞、維修成本還高,我們很難不把電動汽車當成一個“刺客’。
事實上,撞壞一輛BBA的前大燈,我們不會覺得維修費用出乎意料,但撞壞一輛小鵬的激光雷達,卻會感覺被“刺傷”,明明價格相似,但我們總是被“電動汽車憑什麼那麼貴”的認知裹挾着,電動汽車低廉的形象一直存在于我們的刻闆印象中。
随着越來越多的高端純電品牌侵蝕豪華車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這些以真材實料定價的産品定價認可後,我們有可能不把電動汽車當成一個“刺客”。
當然,如何将成本均分,而非隐形将成本壓力轉化到用戶身上,也是車企們該考慮的一大問題。
新“刺客”出沒:付費訂閱如果說維修成本高是電動汽車一直以來的痛點,那付費訂閱,可以說是半路殺出來的“刺客”。
不少人買電動汽車,除了看中綠牌,大概率也為了車企大肆宣傳的許多智能配置。
本以為智能是标配,但用戶們花錢購入愛車後,卻發現還要再掏腰包才能解鎖各種功能,意難平之餘,就是惱火。
訂閱是一種古老的預訂方式,最早是指報刊/期刊讀者繳納費用,出版社将出版物按時送至指定地點的服務,後來,其概念随着網絡和電子産品的應用延伸到付費享受更多元的産品服務,現在則蔓延到了汽車界。
從七月中旬開始,便陸續有報道争相讨論奔馳宣布将旗艦級電動轎車EQS推出後輪轉向付費訂閱服務,寶馬在韓國市場上線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大燈亮度智能調節、模拟聲浪和無線CarPlay等一系列的硬件付費訂閱服務。
這兩個消息一出,兩個品牌就被罵上了熱搜,甚至還有部分專門負責解鎖寶馬汽車中被封鎖的功能的黑客表示,将攻克寶馬的付費訂閱系統,以便用戶能免費使用該功能。
這些性能、舒适配置本就搭載在汽車産品上,但品牌為了薅用戶的羊毛,用軟件技術将功能封鎖起來,并要求用戶付費解鎖,以獲得額外收益。
對于能購入BBA車型的用戶而言,這部分訂閱費用可能不過是九牛一毛,一旦用戶成為“沉默的羔羊”,默認品牌的做法,未來這些廠商會否變本加厲,将付費訂閱覆蓋到越來越多的基礎配置上,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追溯起來,付費訂閱與汽車最早的聯動應當是雷克薩斯等品牌通過車機來聯系人工後台實現各種服務的功能,雖然因智能化的到來退出曆史舞台,但在當時,這項功能還是相當值當且震撼的,人們對這項可有可無的功能也不會有太多争議。
到了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宣布,線上支付2400元,便可以将Model 3标準續航版的後排座椅,才引起了汽車付費訂閱的首次争議,直到最近的寶馬、奔馳事件,再次将付費訂閱推到了争議頂峰。
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購買了車輛,即等于買下了車上所有的硬件,何以加錢才能獲得這些硬件能供給功能?即便用戶有意要放棄這些功能,無形中還是為車企承擔了這些功能配置的成本,約等于花錢買了一堆沒用的“廢鐵”。
但從汽車廠商角度而言,一切訂閱服務功能的背後,均是由車企所投入的大量新技術研發的成本,用戶要享受到這些技術所帶來的服務,付出除了硬件成本外的技術成本差價,也是合乎情理。
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得出來的結果也不盡相同。雙方各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我們肯定汽車付費訂閱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但也需嚴格劃分付費訂閱模式的範圍。
“來自軟件的訂閱收入對于任何公司來說都像金粉一樣。”蘋果給予軟件的服務利潤約為70%,大約是其硬件的兩倍,如今恰逢智能化當道,汽車公司想從傳統的利潤率中跳脫出來,借軟件加大收益,可以理解。
但我以為,付費訂閱可以存在于軟件上,而非硬件上。
在智能汽車時代,OTA升級成了行業标配,對于讓車輛保持常用更新,享受更多新開發、升級的功能,即便付費,用戶也是喜聞樂見。
特斯拉FSD需要花錢買斷或按月訂購,蔚來NAD也需要按月付費訂閱,但用戶都不會頗有微詞,因為這些軟件服務需要不斷開發升級,後續需要大量的人力跟進開發服務,所以我們認為這些收費是合理的。
但奔馳、寶馬的座椅加熱、後輪轉向等功能,屬于由已經預裝好了硬件本身決定,不需要複雜的軟件參與和頻繁升級,是品牌為了賺錢,強行将其拆分成軟硬件兩端。但更合理的方式是将其以選裝配件的方式出售,買下配件即買下使用權,而非強行采取訂閱,這樣做除了降低用戶好感度,别無他用。
競争态勢決定了收費模式。在智能汽車時代,我們更大程度上是在為服務付費。
汽車廠商通過雲平台,為用戶源源不斷地解鎖各種娛樂、生活以及出行新場景,為了體驗新服務的用戶們,也需要不斷為此支付費用。
當消費需求從物質層面轉向了精神層面,用戶也需要适應購車後需要不斷購買新服務的汽車消費模式。
而汽車廠商作為提供服務的身份,則需要不斷試錯試對,探索何種模式才能更溫和地為消費者接受,建立起一種健康的消費閉環生态。
付費訂閱可以成為汽車廠商獲取收益的潮流途徑,也要注意避免“刺傷”用戶。
車談君觀察百年未有之大變革,讓我們看到了汽車的更多另類形态,也揭露了更多新問題。
随着電動汽車往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其維修費用不斷提升,大衆一直以來的錯位認知開始被擺正,堆料成“瘾”的新造車品牌,正在以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汽車産品的高價值。
而汽車産品的高價值,則體現在車企們從堆硬件到聚焦軟件的趨勢變化,其盈利範圍也正逐步從硬件向軟件方面過渡,這也是為何一直有科技公司源源不斷地湧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原因,而意識到這一點的傳統車企們,也在不甘落後地完成從單一車企往科技公司身份的轉變。
無論是小米、蘋果、華為跨界造車,還是蔚來、吉利等反向跨界造手機,隻不過是汽車産業消費模式的新開端。
通過軟件開發,品牌為用戶塑造更多元的用車場景,與此同時,用戶也通過品牌所供給的新場景滿足了自身更高層次的需求,二者各取所需。
眼下,一種新的消費模式正在确立,無論是傳統汽車廠商、造車新兵亦或是用戶,都應該盡早完成身份設定的轉化,共同經營新型消費生态。
從“雪糕刺客”到“鮮花刺客”到“電動汽車刺客”,追根溯源,不過是回歸到了一個「成本」的問題,用戶和商家的博弈存在于上千年,唯有解決如何更好地均攤成本的問題,才不會“刺傷”任何一方。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