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枕秃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至于嬰兒枕秃的具體原因,其實目前并沒有完全的弄清楚,雖然嬰兒枕秃在很早以前就得到人們的關注,以前學者們認為可能跟孩子的睡姿摩擦有關,仰卧睡時,後腦勺的頭發受到的摩擦較多,因而變得容易脫落,所以才會出現枕秃。
美國做過流行病學調查其發生率大概在9-12%之間,當時也有認為孩子可能趴着睡對于避免枕秃有幫助。這種觀點因為美國兒科學會對于嬰兒睡眠指南的制定,而有了新的認識。當美國兒科學會認識到趴着睡會造成嬰兒猝死綜合征發生率增高,從而于1995年制定嬰兒睡眠指南,建議1歲以内的兒童應該躺着睡,在若幹年後進行枕秃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躺着睡并沒有讓枕秃發生率增加,這就不免讓兒科醫生懷疑,既然現在都躺着睡了,為什麼枕秃發生率沒有增加,睡姿摩擦對于枕秃所産生的影響應該非常小。
在2011年美國一項臨床研究發現,嬰兒枕秃的的發病率明顯的相關因素包括:
母親生産年齡≤34歲和非剖宮産的人群中嬰兒的枕秃發生率明顯高。而且在足月兒發生枕秃的可能性要高于早産兒。
換句話說,就是似乎枕秃更常發生在母親處于正常或低風險妊娠和分娩狀态的嬰兒中。而剖宮産,早産兒,以及高齡産婦所生的孩子枕秃都明顯少[思考]。
所以目前的研究認為,枕秃可能與妊娠期和生産過程相關,而與産後的因素關系不大,越是媽媽處于良好的妊娠狀态的,寶寶越容易枕秃。嬰兒枕秃是一個自宮内發育即開始的毛發脫落的生理過程。
胎兒的頭發發育始于妊娠9∼12周,直到18-20周胎兒整個頭皮才完全被頭發覆蓋。毛發的生長一般都經曆生長期(anagen stage),退化期(catagen stage)和靜止期(telogen stage)。胎兒期頭發毛囊發根的發育的活動狀态在不同頭部區域是不一樣的,枕部區域的毛發在孕期一直處于生長期,當胎兒足月時正常分娩信号可能會突然讓枕部毛發進入靜止期,靜止期則意味着毛發将在8-12周左右逐漸脫落的過程,故而産生枕秃。
所以,枕秃是嬰兒毛發生長的一種正常生理過程,與所謂的缺鈣,或者微量元素缺乏,都是毫無根據的說法。嬰兒期,母乳喂養的話,隻要補充維生素D即可,由于母乳或者奶粉中鈣的含量都非常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生理需要,一般時不會缺乏的。
參考文獻:
Min Sung Kim. et al.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Occipital Alopecia: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n Dermatol. 2011 Aug; 23(3): 288–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