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貢和他們的孩子們?新華社拉薩10月4日電題:布貢和他的孩子們:搬出峽谷天地寬,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布貢和他們的孩子們?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布貢和他們的孩子們
新華社拉薩10月4日電題:布貢和他的孩子們:搬出峽谷天地寬
新華社記者薛文獻、格桑朗傑、王澤昊
從5樓的窗戶望下去,小區院子裡的新籃球場上,幾個孩子正在盡情嬉戲。冷曲河從小區邊上蜿蜒流過,對岸就是八宿縣城,高樓林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在43歲的布貢看來,這樣的生活才充滿希望。
布貢一家居住的乃然安置點,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縣城冷曲河北岸。這裡新建了12棟6層公寓樓,集中了從擁巴鄉、夏裡鄉、瓦鄉等地14個村搬遷來的338戶、1744位村民。
布貢的新家位于8棟2單元。75平方米的房子裡,水電氣配置齊全,藏櫃上擺放着液晶電視機,廚房裡有冰箱、碗櫃等。社區幹部說,房子是政府免費提供的,每戶群衆隻需再添置少量的家具和電器。
在2018年11月搬到新家之前,布貢住在離縣城400多公裡的擁巴鄉娜帕村,那是怒江峽谷半山上的一個小村莊。他說,那時從老家的窗戶望出去,“隻有地和山”。
八宿縣境内的怒江流域,屬典型的幹熱河谷,山高谷深,幹旱少雨,土地貧瘠。地處怒江西岸的擁巴鄉、夏裡鄉和瓦鄉,當地統稱“夏裡三鄉”,是八宿縣條件最艱苦的地區。
“那裡到處是山,都為生計發愁。”布貢說,“我家7口人,有5畝地,青稞年産量隻有600多斤,根本不夠吃,每年要花5000多元買糧食。”
“吃水也困難,要到一公裡外的河溝裡取水,來回要走兩小時。”在一旁的妻子益西瓊措插話。夫婦倆育有5個孩子,當時全家住在兩層的土坯房裡,一層關牲畜,二層住人,環境很差。
“家裡用的是太陽能蓄電池,用電照明都要看天氣,更别說家用電器了……”布貢說。
最讓“夏裡三鄉”群衆難過的,還是出行的路。從娜帕村到鄉裡60多公裡全是羊腸小道,騎摩托車要四五個小時。
“我家大兒子平措到縣城讀初中,那就是出遠門。”布貢說,“每次放假回來,縣教育局派車統一送到鄰近的同卡鎮,我要騎6個小時摩托車去接。路上很艱難,天氣不好的話要兩三天時間。”
2016年,八宿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共規劃建設了1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布貢和孩子們也開啟了城鎮新生活。
21歲的大女兒向巴玉珍在城裡的餐館找到了工作,離家不到一公裡,每月工資有2500元。向巴玉珍的4個弟弟也都在八宿縣城上學,兩個讀初中,兩個念小學。平措現在從家出發,隻需要過一座橋,步行十幾分鐘就能到學校。
布貢的二兒子仁青塔達告訴記者:“我的夢想是到内地讀大學。”他身穿T恤和牛仔褲,手裡揣着智能手機,脖子上搭着耳機,穿着打扮入時。
多數搬遷群衆,總有一種鄉愁萦繞在心頭。但在布貢和孩子們的心裡,故鄉隻是故鄉,确實沒再想回去了。
“小孩上學方便,生病了就去醫院,電視可以随便看,洗衣服用洗衣機,感覺很幸福。”布貢說,“這是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生活。”
為了讓搬遷群衆留得住、能緻富,八宿縣采取措施創造條件讓大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布貢說,政府給他們家安排了生态崗位,按政策有草補、糧補、生态補償等,加上他和大女兒在外打工的收入,生活越來越好。
從未上過學的布貢,參加了多次技術培訓,如今在縣城一家單位當保安。記者見到布貢的時候,他身穿西服,腳蹬皮鞋,俨然是個“上班族”。隻有頭飾上的“英雄結”,還保留着過去的習慣。
“我沒有文化,做不了太多事。現在黨的政策好,我就想着把孩子們培養出來,讓他們上大學,做有用的人。”布貢說,過上新生活後,這是他今生最大的夢想。(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