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有六大類:綠茶、紅茶、黃茶、青茶、白茶、黑茶,各類茶顔色不盡相同,那麼你知道這不同的色澤是怎麼來的嗎?
其實,各類茶不同的顔色,主要受茶中的色素影響。
茶中的色素,可分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主要包括葉綠素類和類胡蘿蔔素,它們是形成幹茶和葉底色澤的重要因素。
比如葉綠素類中的葉綠素a是深綠色,葉綠素b是黃綠色,葉黃素是黃色,類胡蘿蔔素是橙紅色。
水溶性色素則是溶于水的色素,因此它們對茶湯的顔色有影響。比如花黃素類是黃色,花青素類是紅紫色,還有加工過程中産生的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
那麼,它們是怎麼構成六大茶類的色澤的呢?
綠茶
綠茶基本上是清湯綠葉,它的幹茶色澤主要受葉綠素a和b的比例影響。
對鮮嫩的芽葉來說,葉綠素b含量較高,所以幹茶和葉底多呈嫩黃或嫩綠色;而相對粗老的鮮葉中葉綠素a含量高于葉綠素b,所以幹茶多是深綠色。
綠茶的茶湯多為黃綠色,這主要是花黃素決定的,此外,也會受到茶湯中少量的葉綠素分解産物的影響。
紅茶
紅茶在加工過程中,葉綠素被大量破壞,加上脫鎂作用,幹茶便呈黑棕色。葉底則是受茶紅素與堿蛋白結合生成的沉澱物影響,往往呈紅色。
紅茶的茶湯主要受茶黃素、茶紅素的影響,呈金黃色或橙紅色。茶黃素決定了茶湯中的黃色或橙色,同時還會影響茶湯的亮度。而茶紅素則構成了茶湯中的紅色或橙紅色。
黃茶
黃茶,基本是黃葉黃湯。黃茶幹茶和葉底的色澤,主要是橙紅色的胡蘿蔔素和黃色的葉黃素決定。
黃茶在悶黃過程中,葉綠素因為熱化作用被破壞,綠色色素大為減少,黃色更為突出,這也是黃茶之所以呈現為黃色的主要原因。
白茶
白茶的色澤銀白灰綠,主要是鮮葉滿批白毫,在萎凋時葉綠素發生氧化降解,逐漸轉為暗綠色,再加上白毫的襯托,因而呈現銀白、灰綠的色澤。
白茶茶湯多呈杏黃色,這是花黃素以及在萎凋中後期,多酚類氧化形成的微量的茶黃素、茶紅素的共同作用。
青茶
青茶的色澤要求為砂綠油潤,葉底有綠葉紅鑲邊。這是因為,其采摘的新梢二三葉,葉綠素含量高,顔色偏深,加工時葉綠素和脫鎂葉綠素部分降解,形成少量多酚氧化物,故而形成綠葉紅鑲邊。
而青茶的湯色則因發酵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輕發酵的湯色淡而青,這是受少量葉綠素分解産物以及花黃素的影響;
中度發酵的湯色橙黃明亮,主要受茶黃素影響,茶紅素和花黃素為輔;
重發酵的湯色偏紅偏暗,主要是茶紅素、茶褐素累積過多。
黑茶
黑茶原料粗老,幹茶在渥堆過程中色澤由綠色變為褐色,這主要是渥堆中葉綠素被破壞,加上加工過程中産生的茶黃素、茶紅素以及茶褐素的影響,葉色呈黃褐色。
黑茶茶湯多偏褐偏暗,則是渥堆過程中産生了大量茶褐素所導緻,當然也有橙黃色茶湯,則主要是茶黃素所緻。
普洱茶
普洱茶在分類上應屬于黑茶,但它的生茶加工工藝卻與黑茶有很大不同,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将普洱茶單獨列為一類。
普洱生茶的湯色随年份的不同,有不同的變化,這主要是花黃素以及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的比例決定的。随着生茶年份增加,生茶湯色的趨勢逐漸由綠黃、黃色、橙黃、橙紅再到紅色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