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曆史,中國古代社會深受農耕文明思想的影響,人類也在潛移默化中自覺發展起了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發展程度決定着國家的興旺發達,因此農耕文化成為了古代社會中重要的文化概念之一。
農耕文化在經曆了時間的淘洗後,進而演變出耕讀文化,談及耕讀文化也許大家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一個詞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那就是漁樵耕讀。
正所謂漁樵耕讀,詩書傳家。這個詞語本意是指四類職業,後來曆經演變,泛指古代人民的賴以生存的全部生計。
漁樵耕讀的内涵脫胎于農耕文化。這是因為古代農業的參與者不僅僅有農民,更有知識分子,這些人共同促進了中國古代農耕文化的普及。後來漁樵耕讀在儒家的手中又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孔子、孟子主張将耕、讀區分開來。耕者,種地耕田,讀者,讀書做官。
漁樵耕讀
儒家的這種思想深刻影響着漁樵耕讀的變化,但是無奈于社會現實。在古代社會,存在着很多的半耕半讀情況。後來到了宋代,由于經濟繁榮以及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耕讀文化才徹底登上了曆史大舞台。衆多農民也開始了自覺的接受文化教育,社會上掀起了一場讀書熱潮,這一點可謂是突破了曆朝曆代的界限。此外文人士大夫也将耕讀作為人生樂事,即可提筆寫春秋,又能耕田種地,感悟自然。
諸多因素推動了耕讀思想在宋代的确立。這一文化思想不僅在意識形态上影響深遠,也在現實生活中将詩書禮儀普及到田間地頭,對後世的耕讀文化做出了大量的貢獻。
一、曆史悠久,形态各異,孔孟主張區分耕讀,卻慘遭曆史打臉根據文獻記載,耕讀一體的意識形态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隻不過是各國的形式不同、程度不同罷了。如果從士大夫階級去看,無論讀書人是否入仕,家族中都有大量的土地,當然他們不一定直接從事農耕活動,後來随着科舉制的實行,無數寒門子弟有了入仕的機會,這就讓衆多耕讀于田間的士子們紛紛走上了科舉之路。
孔子的有教無類
而耕讀有别作為一個悠久的問題,應當從先秦時期的孔孟說起,先秦時期,私學興起,孔子順應時代潮流開始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活動,當時的孔子就極力主張區分耕讀。在《論語》中就有明确的記載,君子讀書是為了謀求大道,而不是去謀求田間地頭的幾斤稻米,他反複強調君子追求的是入仕,而小人才追求種地耕田,兩者不可以混為一談,半耕半讀,無異于毀人前途。
孔子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可見其在教育方面的影響力,因此他強調區分耕讀自然受到了衆人的信奉。孟子作為儒家第二代核心人物,不僅繼承了孔子區分耕讀的觀點,還推陳出新。
《孟子·滕文公上》雲:“然則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這種宣揚讀書為官與小農耕田的根本差異,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兩位聖人之言,讓耕讀之間的界限很清楚,此後漢代的儒家思想更是獨尊天下,進而正式确立了士農階級之間的鴻溝。後世也因此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畸形風氣,這種風氣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時代環境,另一方面也有封建禮教思想的推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然而耕讀文明不會因為儒家聖人之言而徹底斷絕關系,農業永遠是古代社會的重中之重。實際上,耕讀文化伴随着農業、文字曆史的出現就有了,人類首先要滿足于生存需求,才能去追求所謂的讀書寫字。先秦時期就有很多耕讀合一的隐士,他們不僅是文化上的的大儒,也是耕田的一把好手。
秦漢以後,耕讀文化不僅沒有因為儒家的宣揚而走向滅亡,反而曆久彌新,更勝從前,當然這主要因為社會上動蕩不已以及國家選士制度一直被高門大族掌握着。身處于田野間的士子根本沒有機會去做官,但這樣的好處就是,耕讀一體在私下結合的相對緊密,君不見諸葛孔明躬耕于南陽,亦不聞五柳先生種豆南山,這些舉世聞名的大賢将耕讀結合在一起,何愁耕讀不興。
不過從曆史上來看,宋代以前的耕讀之人都十分純粹,主要是隐逸名士與寒門學生,并且數量不多,且多以讀書為主,農耕為輔。
二、百川入海,萬物歸一,耕讀文化于宋代彙聚,登上了曆史大舞台耕讀文化在經曆了上千年的演變、傳承,在宋代實現了百川入海,萬物歸一的狀态,耕讀一詞正式出現在宋代。
透過現象看本質,耕讀一詞之所以在宋代出現,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是經濟繁榮,教育文化普及率高,身處于底層社會的農民也有學習到文化的機會;第二,平民百姓也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第三,許多名落孫山的考生心灰意冷,回到了家鄉,開始了耕讀的生活模式。種種原因推動了半耕半讀現象的出現,耕讀合一也就成為了社會常态。
木材上的漁樵耕讀
唐庚,北宋後期的官員,他所拟的考試策論題目《耕讀》,正式将耕讀一詞搬上了曆史。
根據記載,他對耕讀曆史的演變過程有着深刻認知,西商周時期,官吏與百姓并無太大差異,都要進行農事活動。春秋時期,管子将士農工商區分開來,人們各司其職,互相尊重。可到了孔子的時候,卻極力主張将耕讀區分開來,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呢?他進行了舉例分析,間接表達了對于孔子武斷的想法進行了批判。
當然通過今人的眼光看待此事,唐庚的這一策論考題更多是為了宋代的耕讀一體模式掃清障礙,為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搭橋修路。
十分有趣的是,許多反對耕讀一體的文人開始了苦心鑽研孔子為何提出那樣的觀點,但是許多人無法自圓其說,反而在鑽研的過程中成為了耕讀一體的踐行者。
北宋以後,耕讀文化進一步擴大,許多鄉紳世家更是将耕讀二字寫于家中,時刻警醒自己,告誡後輩既要善于讀書,又能耕田種地,千萬不要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南宋名臣趙綸更是做詩告誡其子趙玉汝
如今的耕讀牌匾
“顔筋柳骨徒爾工,島瘦郊寒竟何益?勸汝耕田勤讀書,豐公非是無官職。”
其子也不負先父遺志,一直恪守着耕讀傳家的傳統。
綜上,耕讀一詞從原來的默默無聞,到宋代的大行其道,這背後的轉變蘊含着時代變化的奧秘,光陰輪狀的深意以及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發展。耕讀一詞也因此正式進入了文化層面,被世人所接受。
三、 著書立傳,刺激農業,影響深遠,耕讀文化全力助推宋代文化發展耕讀合一是體力與智力的有機結合,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共同推動着宋代文化的繁榮。這裡面最為突出的當屬以下三方面。
- 知識與農業的結合,大量知識分子進入農業生産領域,農業的知識含金量大大增加,農業發展也因此迎來了繁榮期
知識分子
南宋名臣張浚的好友蘇雲卿就是一個将知識帶入農業生産領域的妙人,他運用古人先進的農業方式管理生産農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開辟出荒地進行蔬菜種植,面向市場四季提供蔬菜,受到了衆人的追捧。農事知識的運用,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
- 一粒米的珍貴,耕作的實踐活動更有利于知識分子了解民間疾苦,加強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取材
耕讀模式不僅僅讓知識分子體驗了農耕的辛苦,也讓他們在創作文學作品中增添農業題材。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農業書籍,如《農曆》、《菊譜》、《農書》等,這些書籍極大的豐富了宋代農業發展的步伐。
根據統計,僅僅宋代一個朝代編寫的農書就超過了140部,這遠遠超出了此前所有朝代農書的總和,宋代耕讀結合模式下的農業發展可謂是驚為天人。此外,關于農業的詩作也大量衍生,詩詞歌賦不再是原本的高高在上,原來也可以貼近生活,靠近農業。
《農書》
- 儒家文化普及到農家,社會思想迎來巨大變革
耕讀模式不僅對于宋代知識分子産生了巨大影響,也對農家的傳承産生了一定的沖擊。原本從事農業的農家,絕大多數的人文化知識都不高,當然,這裡指的是科舉應試的文化知識,要是談及農業知識,那估計十個士子也不了一個老農。
而宋代興起的耕讀文化,讓越來越多的農家人意識到科舉的重要性,再加上政治上的開明,農家子弟也可以入朝為官,再不濟也可以應付底層官吏。因此農家接受到了來自耕讀文化沖擊,讀書也逐漸成為了農家子弟出人頭地的途徑之一。
結語一言以蔽之,耕讀文化自宋代确立以來,不僅對當代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也對後世文化教育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耕讀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兼容性的文化,他将農業文明與知識分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論語》
《農書》
《中國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