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孩子上初中,正處于叛逆期,親子關系很緊張,跟朋友聊天時朋友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看到孩子閑一會兒就心煩,有這時間為啥不多看會書、多學習一下?”
這句話就充分暴露了朋友的焦慮,而她跟孩子的親子關系,就在為他的焦慮買單。
生活不易,不少成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焦慮。
有焦慮的人,經常性地表現出擔憂、緊張和情緒失控。
但他們的情緒終歸有去處,或是對外,或是對内。
對内可能造成自我傷害,成了焦慮症患者或各種身體、心理疾病患者。
對外則可能傷人,引起各種不和睦,各種矛盾,出現各種傷害及各種不良後果。
而人對情緒的控制,一般在強者面前相對比較自控,面對弱者時,則可能是更多發洩。
家庭中,焦慮地傾瀉對象,常常是最親密的人,也常常是最柔弱的人,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的孩子。
父母的焦慮,不知不覺中由孩子用他們的“健康成長”買了單。
婚姻的不幸,孩子成了唯一的焦慮承接者。
由于生活節奏加快及人類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不斷上升,婚姻的不穩定性日漸明顯,離婚率越來越高。
離婚的直接受傷者,主要是孩子及弱勢的婦女。
獨自帶孩子的單親母親,往往生活艱辛,易出現焦慮情緒,尤其是被丈夫背叛,内心充滿憤怒的女人。
認識一位離婚女子,離婚的原因是丈夫出軌,家外有家。
她有一個兒子,讀初二,剛剛步入青春期。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不錯,不過較為忙碌。
她每天匆匆忙忙,早上六點起床為兒子準備早餐,下午下班又急急趕回家為兒子準備晚餐,若是工作太多幹不完,她還得帶回家加班。
同事、朋友的聚會和娛樂活動她都參加不了,她的心裡處于苦悶、壓抑和焦慮狀态,每天總忍不住因各種小事對兒子發火。
兒子起床動作太慢,她摔碗子大吼:“你還要不要吃飯?每天都要我這麼侍侯!”兒子情窦初開,有了早戀現象,更點燃了她的怒火。她怒斥兒子像其父親亂搞,周末還将兒子反鎖家裡,同時把兒子早戀的對象在他們班級群公開,并高調對女孩進行教訓。
兒子受不了,再也不肯回校讀書,整天在家睡覺、打遊戲。
他們的親子關系降到“零點”。
本來這件事完全可以通過循循善誘讓孩子妥善處理,結果由于母親的焦慮和沖動,孩子因“失臉”、“失愛”而引發叛逆,産生了躲避行為。
身為家長,應學會在情緒來臨之際,先冷靜下來,再去處理孩子的事情,這樣才不至于讓事情走向極端。
同樣一位單親母親,她深知自己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會出現焦慮狀态,為了不影響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她在家安置了一套音響,當出現負面情緒時,她轉身打開音響,讓舒心的輕音樂彌漫開來,稍稍平靜後再去處理孩子的事情。
生活的不順,所有的焦慮都可能變成重壓,無情壓向孩子。
去年曝光的初中生跳樓事件,在悲劇發生後,網友紛紛指責其母親,不該如此簡單、粗暴對待孩子,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在學校扇他耳光。
也有網友進一步分析,說這位母親打孩子習慣了,學校的一記耳光,隻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很少人料想,這位母親其實心中非常之焦慮,她當初完全處于失控的狀态。
後來有知情人透露,這位母親不僅一人帶孩子生活,而且有慘痛的經曆。
她原先和丈夫、兒子一起,家境富裕,但後來丈夫出軌,并把家裡大部分财産都轉移給小三。她離婚後,早上賣早點,中午去超市打工,晚上擺地攤,一人打幾份工支撐生活。
曾經美好的情感被背叛和傷害,現實還如此艱難和不堪,她的痛苦和焦慮可想而知。
當面對孩子的“不懂事”,她無法控制自己。而其實,她難以自控也遠不隻這一次。
孩子出事後,後悔和懊惱對于原本已經崩潰的她如同雪上加霜。她終于承受不住折磨,也離開人世。
當生活的不順紛沓而至,最好的做好是盡量将過去歸零,一切從零開始,并降低各種要求,讓心态放輕松。這樣才不至于讓負面情緒壓傷自己的心,繼而傷害孩子。
他也遭遇背叛,經濟幾乎被妻子全部卷走,看着被妻子抛下的女兒。他對女兒說:“爸爸愛你,我們一起努力!”而後,他在每一次有負面情緒時,都會告訴女兒:“爸爸心情不好。”當女兒犯錯,他會表達情緒:“我很生氣。”而不是情緒表達,口不擇言去指責女兒。
把握好“當下内在的情緒壓力”,就會把焦慮引發的傷害降到最低。
其實每個人都有焦慮,尤其是當生活遭遇不順時焦慮更大,關鍵是要善于化解。
對未來過份擔憂,孩子避無可避被焦慮壓得很難喘息。
看過一篇文章,稱在讀的學生家長中,有65%以上的家長存在焦慮。
焦慮,是源于對未來的不确定、不肯定,和難以把握,從而産生的煎熬的感覺。
盡管現在教育實行“雙減”,但在學的學生依舊競争壓力大,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後,能否考上重點中學,繼而考上重點大學,成了大部分家長焦慮的問題。
鄰居家自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可以說家無甯日,每天都能聽到母親和孩子聲嘶力竭的争吵聲,有時還會看見孩子“砰”地一聲,狠狠摔門而去。
一次登門拜訪,可能因為客人在場,他們還算稍微注意點,但母親對孩子絮叨不斷。
孩子出來打招呼沒有立即返回房間學習,母親立即大聲吼道:“還不馬上進房間做作業,總想趁機偷懶。”他剛轉身,母親馬上抱怨:“他每次都這樣,隻要有機會,就躲避學習。”
“不要對他抓得太緊”剛勸了一句,母親立即焦急回應:“那不行,現在就不能放松,你想想,全市就兩所重點中學,而初中畢業生那麼多,若不是初中學校中的名列前茅者,怎麼可能考上?若考不上重點中學,又有多少機會能考上重點大學?若考不上重要大學,又怎麼能找到好工作?如果沒有好工作,人生豈不是暗淡?”
這位母親,還真陷入焦慮了。而因為焦慮,她對孩子抓得太緊,孩子開始躲避、叛逆了。
她還說:“我現在對他抓這麼緊,他的學習成績還在下降,若是放松,後果更可怕。”她不知道自己所謂的“抓緊”,已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對學習産生厭惡心理。孩子學習,隻在她的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成績下降一點也不為奇。
孩子最後沒能如她所願考上重點高中。
父母焦慮,是孩子學習興趣的一大殺手,但很多父母不懂得,隻是一味焦急,一味對孩子加壓。
對父母這種焦慮,有一個化解方法,那就是把孩子當成别人家的。這樣父母就不會對孩子過分要求,就不會越界,不會強烈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做事;父母也會多點理性,更能尊重孩子,不打擊孩子的信心。如此,沒有焦慮情緒加壓的孩子,往往成長得更好,甚至不經意間,反而長成父母期待的樣子。
懂得化解焦慮的父母,才不會讓孩子受自己影響,才不至于讓孩子為自己的焦慮買單。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内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