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位于丘陵地帶,氣候比較濕潤,環境适宜,物産也比較豐富,當地尤其盛産山粉。山粉就是把山芋(學名紅薯)攪碎,洗漿,之後經過日曬晾幹後得到一種白色澱粉。
蒼山湖畔,醉月而居,故鄉依舊美!
老家房屋一角的栀子花,在晨露中含苞待放.。
小時候,老媽隻有在家裡來貴客時才會做“山粉圓子燒肉”招待。記得每次老媽都先将肥瘦相間的肉切成5公分寬,下鍋燒至9成熟(多放點水)。
此時在山芋粉中加入一點鹽,加入剛剛燒開的水,和勻至能做成小丸子為宜。隻需将做好的山粉圓子放置在紅燒肉上面,中火燒十五分鐘後,發出呲呲的響聲時,加入調味料,一份“山粉圓子燒肉”就完工了。頓時芳香四溢,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
這是我嘗試的,卻沒有媽媽燒的那種味道。
其實有時候媽媽燒的菜,很簡單、質樸,也無需華麗的擺盤與裝飾。卻隻需細嘗一口,就能将那些沉睡的味蕾基因喚醒,因為那是媽媽用愛燒的味道。
如今的你我,早已離開父母,處在繁華都市中,為生活而忙碌奔波。午夜夢回,你是否會偶爾想起許久未見的父母,是否還記得兒時媽媽燒的味道,是否還懷戀遠方的家,你懷戀的兒時媽媽燒的菜又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