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和“亾”,兩個漢字好像天生一對,外形互補,你認識它們嗎?“仄”讀作zè,“亾”讀作wáng。它們外形挺相似,其實大不相同。本文将從漢字結構的角度聊聊這一對有趣的漢字。
“仄”“亾”你認識嗎?
“仄”zè:像側身在山崖洞穴裡的形狀仄zè,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半包圍結構,上面是“廠”,下面是“人”。小篆字形中,像人側身在山崖洞穴裡的形狀,傾斜搖晃,不那麼平整,不那麼筆直。現在很多地方,把詞語“側歪”寫成“仄歪”,意思其實是相通的。
“仄”小篆
“仄”的詞語使用:《說文解字》也說:仄,側傾也。其該漢字相關詞語也帶着這個屬性。比如【仄目】,是指斜着眼睛看。【仄日】指的是:太陽斜了,不在正頭頂上,産生了偏移,多指是夕陽。而詞語【仄席】也是在說“不敢上正座,側身坐在席上。形容憂心的樣子,内心焦慮的狀态”。
仄日,太陽産生了偏移
“仄”更多被用于【詩詞韻調】中而“仄”字用途最多的還是在【詩詞韻調】【漢語拼音中】。有個名詞就叫“平仄音”。平聲是一二聲,仄聲是三四聲。平仄,是詩詞中用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這也叫詩詞中的格律。古人作詩講究音韻“對仄”,就是一首詩的上一句和下一句要在“仄”上。比如下面這幾首詩句:
詩詞韻調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古詩講究音律對仄
知識補充:平仄音也用于“對聯中”“平仄音”也多用于對聯。如常見四言聯的格式為: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舉例【心清水濁,山矮人高】五言聯的格式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舉例【殘燈明市井,曉月辨樓台】是不是很有趣?如果您對【對聯】感興趣,推薦您一本《中華對聯故事》,一個對聯就是一段中華傳統故事,既有趣還漲知識。
《中華對聯故事》
“亾”wáng:逃也。逃者、亡也。東漢的《說文解字》解釋為:亾,逃也。逃者、亡也。說“亾”是逃跑的行為,逃跑的人。古時候,“亾”等同“亡”。“亡”字最開始也不是說人沒有了,而是逃走的意思,如成語【亡羊補牢】,就是說羊丢失了,而不是羊死掉了。但是今天的人已經把“亡”字結結實實地給它定義為:死掉的意思。最開始的意思是,人逃走了,沒有了,消失了,于是最後被定義為死亡了。
亡羊補牢,羊丢了
結束語:本文的漢字故事“仄”與“亾”就到這裡,如果你能細心坐下來仔細研究,漢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假如你感覺還有哪些說得不全,歡迎在評論區補充。我是@聊城王崗愛講字,别忘了點贊關注一下,下篇文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