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
更新时间:2024-11-11 00:14:04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1

《雜畫卷》 紙本墨迹

縱 26 厘米 橫 471 厘米 江蘇鎮江市博物館藏

八大山人當時的人生抉擇和今後的思想傾向,除了受到當時甲申之變、清兵南下與南明抵抗,以及清初全國知識分子的不合作态度的影響,還明顯受到當時江西的政治文化生态圏的影響。考察八大一生所交、所提、所聞的人際交往圈,除禅門人物和少數幾位清儒、官員之外,他始終處在一個由遺民文化組成的典型時代氛圍中,特别是“易堂九子”這樣的明清之交、鼎革之際代表性人物對他有特殊的影響。

“易堂九子”是指明末清初江西九個遺民知識分子組成的文化群體。現代學者餘英時談到易堂九子時曾說:“九子于清初圖謀恢複最為積極,畢生奔走四方,連結豪傑,為晚明遺民放一異彩。”這九子分别是:

江西甯都人魏禧、其兄魏際瑞、弟魏禮,這三兄弟的魏禧(1624—1680)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平生心懷高遠志向,“任天下于一身,托一身于天下”。明亡,他向北痛哭,與其父變賣家産參加和組織反清鬥争,失敗後,隐居翠微峰授徒造士,是易堂九子的領袖。在山居近20年中,魏禧每天都穿着明朝的服裝,拒絕蓄辮。後來他又出遊江浙一帶,結交反清複明之士,先後拜訪結交徐枋、汪沨、李元植、顧祖禹、方以智等明遺民,寫下《大鐵椎傳》,塑造了一位召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大俠客形象,寄托了期望有這樣一位奇人以反抗清朝暴政的理想。其文多頌揚民族氣節人事,民族意識濃烈,文風淩厲雄健。

魏禧像

彭士望(1610—1683),南昌人。少小自負,早年積極參與抗清活動,做過史可法的幕僚, 又到過贛州幫助楊廷麟抗清。後邀林時益一同攜家眷赴甯都依附魏禧,講學易堂。他性格豪爽,生平愛好交友,廣交天下氣節名望之士,有“小孟嘗”之稱。自己處于危難之中,還收養楊廷麟的遺孤。魏禧稱頌他:“遇事感慨激昂,淩轹古今,呼搶天地而不能自忍。”

曾燦(1622—1688),江西甯都人,少負詩名,為人厚樸誠摯,性格慷慨,能以死任大事。楊廷麟力保贛州時,曾燦随父曾應遴率兵數萬人,赤日步行200裡,火速趕往贛州救援,數日抵達贛州。與清兵戰,失敗後回甯都。守節不屈,削發為僧,自号止山和尚,遠遊閩、浙、兩廣。1661年(順治十八年)歸甯都,在翠微水莊築“六松草堂”,從士夫談儒理。晚年出遊燕山,卒于北京。《八大山人年表》載,1685年,八大60歲時,為止庵作《玉蘭頁》(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雜畫冊》)并題詩一首曰:“方駕玉蘭乙花,辰報開九辨(瓣),趁便極矣,賦正止庵先生。”“止庵”即曾燦。有《止庵集》。

邱維屏(1614—1679),是魏際瑞、魏禧和魏禮的姐夫,其村前村後多古松,他常在樹下讀書著說,人稱“松下先生”。邱維屏道德高尚,嚴肅不輕率。平日沉靜寡言,與人對坐,可以終日不發一言,但一談學問之事,或遇人請教,則剖析如流,夜以繼日,滔滔不絕。碰到争辯事理,則聲高氣湧,面紅耳赤。他古文造詣深,尤精《易經》(“邃于《易》者”)、律曆及西洋算術,而且都無師承。方以智來訪,兩人交談後,方以智對人說:“此神人也。”

林時益(1617—1678),原籍南昌,原姓朱,明益王後裔,人稱朱中尉,和八大山人一樣都是明朝宗室。明亡後,隐姓埋名,易姓為林,攜家眷同彭士望隐居翠微峰,與魏禧等人相講習。1668 年(康熙七年)降诏:凡明宗室竄伏山林的,可還田廬,複姓氏。但林時益不願歸。林時益工書法,喜為詩,好禅,善種茶, 香味可與陽羨茶相比,世稱 “林岕”,銷路很廣。江西畫派的羅牧曾跟随林時益學制茶。

彭任(1624—1708),文學家,隐居之室曰“一草亭”,人稱草亭先生。21 歲補諸生,但認為讀科舉八股之文沒有益處,于是棄諸生,不事舉業,提倡濟世實用之學,曾寫《論朱陸異同》一文,說:“學者之病,不在辨之不晰,而在行之不笃。”他人隐居在翠微峰,卻心系國事,說:“世事紛未已,豈宜老丘壑?”順治十年(1653),白鹿洞書院缺主講,江西巡撫拟聘彭任擔任此職,他以病堅辭。 他品德高尚,常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不揭人之短,德量寬宏,律己極嚴。

李騰蛟(1609—1668),是易堂九子中最長者。明諸生,明亡,棄諸生服,隐居翠微峰授徒。他好論《易》,詩作慷慨激昂,多發興亡之恨、流離之感。他30年沒有穿過應時的服裝, 并要求弟子都要穿上蓑衣(用草做成的衣服),戴箨冠 (用筍殼做的帽子),以作揖謙讓進入其室。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2

甯都 翠微峰

在江西甯都縣城旁邊,有一座翠微峰,乍看很不起眼,海拔不過427米,絕對高度100多米,遠遠看過去,就像一個大盆景,到近處一看,讓人大吃一驚,極為吓人。山峰如巨柱擎天,拔地而起,懸岩絕壁,自山根至山頂,如刀斧劈成,崖壁高處達160多米,低處近110米。山峰的南端,有一裂坼,這是唯一的登山之路,從這石壁縫隙之中鑿蹬上,僅容一人攀爬。進縫口,“入門上石級,伛偻如登塔”,向上攀爬幾米後,有寬約一米的石孔,設暗橋,名“烏谷”,又稱“大棚上”。十分險要。魏禧《翠微峰記》說:“就使于甕口砌其闡,三尺童子折荊而守之,雖萬夫誰敢進者”。出孔後,石徑更窄而險,身子需要貼在石壁上方能移動,到達“羅漢突肚”。何謂“羅漢突肚”?即崖壁如鍋底挺突,不是90度,而是110度,人們須先仰胸仰腰、後俯腰勾背地向上爬。至此,“徐行去影動,低語谷聲答;仰視絕壁間,勢恐千仞壓”,頓時有一種腳踩萬丈深淵,頭頂白雲藍天,耳邊山風呼号的感覺。登上山頂一看,南高北低,迤逦峥嵘,林木郁深。

1646年(順治三年),也就是1644年明亡于清的後三年,易堂九子拖家帶口兩三百人,隐居在這座高100米、面積不到2萬平方米的翠微峰山頂上,前後生活達60年。他們視明亡于清為“國仇家難”,抱“懷明抗清”之志,誓不與清廷合作,走砥砺氣節、切磋學問、授徒造士的消極抵抗道路,在這裡築廬設館,授徒造士,研讨“易學”,留下傳世之作三百餘種上千卷。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3

易堂九子

為什麼叫“易堂”之名呢?一是九子在此相聚,講學論《易》;二是“易”字上為“日”,下為古文篆寫的“月”,即“明”,寓意為思念明朝之意。趙園先生認為,在遺民經學中,以《禮》學和《易》學尤為“顯學”,這既是對宋明理學和心學的反動,更植根于曆史情境。她說:“暴虐政治中的無常之感、喪亂中的生死體驗,以及遺民式的恢複期待,都是以令士人關切于所謂‘天人理亂陰陽消息之際’,由《易》蔔國運、世運及個人命運。至于遺民的讀《易》,因讀在明亡之後,尤有沉痛意味。”

易堂九子為什麼會上翠微峰呢?據說,上山前,易堂九子蔔了一卦,蔔得什麼卦呢?“乾離”卦,“乾”,三橫;“離”,上下兩根長橫,中間兩短橫,乾在上,離在下,即三長橫在上,兩長橫兩短橫在下。“乾離”卦叫“同人卦”,《易》說:“同人于野,吉。” 現在,翠微峰上牆壁的石磚上還刻有 “乾離草堂” 四個字, 說的就是這件事。就這樣易堂九子上了翠微峰,安營紮寨60年,那年甯都屠城,也安然無事,躲過一劫,更重要的是這次上山,聳立起甯都文化、江西文化的一座高峰。

八大山人與易堂九子是否有過直接的交往,現在不得而知。盡管現在甯都人講八大山人曾經來過翠微峰,但一直沒有證據。不過,八大山人與易堂九子相關的人倒是交往不少,且關系挺好。

梁份,魏禧、彭士望的學生,江西南豐人,為人“樸摯強毅,嘗隻身走數萬裡,欲繼兩先生(指彭士望、魏禧)志,而其文則一法魏先生”,著《懷葛堂文集》八卷。梁份一生遍遊四海,結交反清志士,據說曾參與“三藩之變”。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梁份給79歲高齡的八大寫信,記載了他在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和安徽歙縣潭渡人黃宗夏徒步前往谒明十三陵,并實地測量,繪出十三陵圖的情形,還表示付梓以廣其傳的想法。梁份這封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八大至老不忘故國的情懷。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4

緻方士琯手劄冊(局部)

方士琯(1650—1710),宇西城,号鹿邨(鹿村),安徽歙縣人。既是收藏家,又是書畫商。據《八大山人年表》載,他約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始與八大來往,直至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八大卒,相交長達二十多年,是八大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現存的30封八大緻方士琯的信中,内容涉及八大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八大最後的困頓生活和去世前幾個月的病重情形。他倆人的感情非同一般。據汪世清先生考:“他年逾二十即寓居南昌,因得與魏禧兄弟及羅牧、熊頤等相交。家有水明樓,讀書其中,俨然有山林氣韻。刻意為詩,頗得魏禧的稱許。”

熊頤,字養吉,又字養及,江西撫州東鄉縣人,魏禧的學生。1680年(康熙十九年),熊頤為了給魏禧治病來到南昌,與方士琯結識,并客居方家“水明樓”。方士琯就把熊頤介紹給八大。熊頤有《和八大山人畫菊頌》五律一首,序曰:“重陽後五日過訪,不識隐廬,怅然而返。次日,八大山人持墨菊及新詩至,西城張之素壁。餘把玩旬日,漫和原韻,以識懷思。”

羅牧(1622—1705),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江西畫派的開山人,字飯牛,号雲庵,也是江西甯都人。據黃笃的《羅牧年譜》載,他曾于1645年(清順治二年)24歲時從易堂九子之一林時益學制茶藝。約1653年(順治十年)移家南昌。康熙九年,與魏禧同遊吳越。羅牧于康熙四十四年卒。曾被“揚州八怪”譽為“一代畫宗”“江西畫派英才”。他與八大山人、和尚澹雪、江西巡撫宋荦都有交往。八大與羅牧應相知甚早,但目前的文獻記載兩人有明确的交往時間卻是始于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該年八大山人緻方士琯的手劄中談及“飯牛老人”即羅牧,羅牧此時也有《贈八大山人》詩。羅牧和八大常在南昌東湖詩畫雅集,組織“東湖書畫會”,這就是繪畫史上稱為“江西畫派”的雛形。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5

羅牧 古木竹石圖

不難想象,這些與易堂九子相關的人員,在與八大交往的過程中,肯定會談論起易堂九子的言論與行動,這一切,特别是不合作的态度對八大的影響是深刻和深遠的。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八大與方以智的直接交往。

同治《金溪縣志》卷三十一《寓賢》有兩條轉抄《道光縣志》的記載:

其一:明方以智,字密之,江南桐城人……别号藥地愚者。嘗流寓金溪今二十八都。碧溪裡浮圖有密之書“砥中閣”三大字,“藥地愚者智書”六小字,筆意絕類歐陽率更。(按:“歐陽率更”即歐陽詢。因歐陽詢官至太子率更令,故後人尊稱為“歐陽率更”。)

其二:明八大山人不知何許人也,或曰益藩宗室。八歲能詩,工書畫,善诙諧。甲申間忽喑啞不能言。性嗜酒。人愛其筆墨,多黑河招之。未醉時求其片紙字不可得也。曾與方密之往來于丁坊肖複遠家。今其子孫藏山人書畫甚夥。

今天在江西撫州金溪縣城陸九淵紀念館(仰山書院)的牆上,還嵌有一塊石匾,灰紅石質,長175厘米,寬63厘米,厚度不均,在8—10厘米之間。上寫“砥中閣”三個大字,字大60厘米×37厘米。筆畫勁健直率,結體平實舒張,嚴謹不失豪宕,隽秀更顯古拙,有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風格。“閣”字後面一道平整的鏟槽,可見左側落款“藥地愚者智書”6 個字是被鏟平了。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麼名字(走進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甯都的)6

方以智 松柏圖

《金溪縣志》中提到的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别号藥地、愚者。其父為明代湖廣巡撫。晚明四大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進士,官至檢讨。李自成攻進北京後被俘,遭嚴刑拷打,不屈。後投南明小王朝,被排擠,流離江南,或賣藥市中,或削發為僧。因為當年贛州、吉安、撫州等就處在南明各小王朝之間,是抗清鬥争的主戰場和根據地,所以,方以智長年在這一帶活動,與易堂九子等人有交往,也曾訪問過甯都,說下“易堂真氣,天下罕二” 的名言。金溪就在甯都附近,加上方以智與金溪縣周亮工同科,所以,他來金溪也是正常的了。據《金溪縣志》的記載,當年八大山人來過金溪,和方以智有過交往。現在據甯都人講, 八大還專門去甯都拜訪過魏禧,但史料不全,難以證實。不過,八大在金溪和方以智是見過面、有過來往的。文中 “二十八都” 在今金溪蘆河彭家渡一帶,“丁坊肖複遠家”,今直接叫肖家,也是蘆河南岸的一個小村莊。蘆河發源于江西資溪,碧清的河水流經此地,在石門鄉的鳴山口注入撫河。很可能,八大就是坐船從撫州經蘆河過來的。

明清易代之際,易堂九子,不願降清,又無力進行武力反抗,也沒有其他辦法進行複清活動,隻能是采取“辭”世隐居的方式表達與清廷不合作的态度,而且非常徹底。一是辭财,易堂九子毀家散财。第二是辭官,當官本是中國文人的夢想,學而優則仕嘛,但易堂九子舍棄了。第三是辭功名,都不參加科舉。江西文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隐士文化,從漢代的徐稚徐孺子,到東晉的陶淵明,再到當時的易堂九子,這種隐于野、隐于市的不合作的文化對八大的影響應該講是深入到骨子裡頭了。八大不自稱、也不願被人稱為“和尚”“老衲”“師父”這樣的佛門稱呼,倒是經常自稱或被人稱為“山人”“灌園長老”“荷園主人”之類的山野味很濃的稱呼,他作品中的各種藝術形象也多半是表達了不合作、不搭理、不靠近的神态和思想。

編輯/JM ANGIE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