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我】
作者:董夏青青
過去十年,我有五分之四的時間都是在新疆度過的。在新疆工作期間,我也親眼見證了随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到實施,作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與八個國家毗鄰的新疆成為世界矚目的地緣焦點。我每去到一個邊防連隊,與年輕的戰士談心交流,都會被深深感動。
董夏青青,80後,中國人民解放軍32376部隊文學創作員,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用一位戰友的話說:“好像他們都是一個個詩人,用極短的時間就參透了人生的道理。”
前年秋冬,我去往南疆高原一線,故鄉在浙江的一名戰士和我說:“我以前向往大海,想上軍艦。可現在,看着喀喇昆侖莽莽雪川,覺得山峰起伏就像是風高浪急時的洶湧波峰,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裡同樣賦予了我一般人覺得隻有大海才能給予人的遼闊視野和胸襟。”正是見到許多這樣的戰士,才激勵我寫下《凍土觀測段》,我所寫的新時代衛國戍邊官兵,他們勇武過人、無私忘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2019年,選調新的工作崗位後,我去到了北部邊防,在某巡邏艇大隊采訪了近一個月。在冰天雪地的珍寶島上,聽戰士們講述夏天如何在齊腰的大水中抗洪,和到處遊走的蛇鬥智鬥勇,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為祖國守好邊防線;在巡邏興凱湖的氣墊船上,目睹了國境線上最美的日落。返回後,我創作了《狍子》和《禮堂》兩篇小說,希望能将戰士們啟發我的對人性崇高與良善的認識保存到字裡行間。
2021年,我榮幸地參加了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讓我意識到,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為強國強軍提供精神文化力量,對于我們這代軍隊文藝工作者來說,責無旁貸。
不久前,一名來自南澎島的第一年戍守海島的列兵,發來一首詩歌,名為《島寫的詩》。詩中,這位名叫錢杉樓的戰士這樣寫道——
小島為祖國守哨
我為小島站崗
我從未覺得虛度光陰
反倒認定必将不虛此行
每每讀到這樣令人感動的作品,就會同時對自己未來的寫作充滿憧憬——值得去記錄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那些人生經曆将令讀者振奮與感動的人物和角色,就在某一地,等待着用情、用力地書寫。
(本期選題支持詹媛鐘超劉平安)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11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