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這是人們熟悉的朝代歌中的兩句。東周初期春秋名稱是怎麼由來的呢?春秋又從哪一年算起呢?“春秋”名稱由來,多數學者認為源自孔子所作《春秋》一書。《春秋》是記述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240多年間魯國曆史的一部編年體史著,人們習慣稱這段曆史為春秋。
春秋戰國大型船棺墓群發掘現場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春秋究竟從哪一年算起,曆史上說法不盡相同,綜合史書記載,有以下幾種說法:第一種是周平王東遷洛陽之說,這也是學術界主流的觀點。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最後被殺于骊山,西周滅亡。其後,衆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平王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将國都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曆程。這一時期周王室由盛轉衰,周王朝不再是天下共主,一時間諸侯并起,曆史進入到春秋時期。
第二種是繻(xū)葛之戰說。繻葛之戰是鄭國與周王室發生的戰争,繻葛位于今河南長葛市北。鄭國的第一任君主鄭桓公是周厲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弟弟,鄭桓公于公元前806年被封于鄭。周平王東遷後,鄭國繼續為周王室服務。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見鄭莊公久不來朝,打算把王室的權利分給虢公,以削弱鄭莊公在各諸侯中的威望。鄭莊公得知後,派兵割了周王室在溫地(今河南省溫縣)的麥子以及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的禾稻,導緻周、鄭矛盾沖突加劇。周桓王免去鄭莊公左卿士職務,鄭莊公遂拒絕朝觐周桓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讨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兩軍戰于繻葛,周王的軍隊大敗,周桓王也被射中肩膀。此後,雙方談判達成共識:周王室與鄭國交換人質。周平王的兒子狐去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質。周、鄭交換人質以後,鄭莊公繼續留在朝廷輔政。從此,周王在諸侯中失去了權威,再也管不了天下事。周王室和諸侯之間的平衡力量被打破,曆史上就進入到春秋時期。
第三種是始自楚國熊通稱王之說。楚國早在熊渠時,将三個兒子都封為王,以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并向天下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号谥。”到周厲王時,熊渠因畏懼周厲王讨伐,便削去了自己的王号。公元前741年,熊眴(韓非子稱楚厲王)去世,楚武王熊通殺其兄熊眴之子,自立為君。楚武王熊通篡位後,要周王室加爵封侯,遭到周王室的拒絕,熊通大怒,他說:既然始終認為我是低人一等的蠻夷,我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與你平起平坐。當即熊通自立為王。熊通不服中原王朝管控,與周王朝割地相對,天下一半是楚,一半是周,中華大地出現了兩個大的王國。空間上,南北對峙,時間上,正好對應了春秋。
“戰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尉缭子·兵教下篇》:“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指參加連年戰争強國的意思,“戰國”也成為這個時代的名稱。春秋與戰國在曆史上并無明确時間界限,依曆來慣例,有一種說法是,戰國始自公元前475年,諸侯争鬥激烈的時期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終止,持續兩百多年。其中,“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是春秋到戰國的分水嶺。
“三家分晉”說的是晉國的一段曆史。公元前633年晉文公建立三軍(晉國三軍稱中軍、上軍、下軍)并配置六卿(韓、趙、魏、智、範、中行氏),掌管晉國的軍政大權。後來,韓、魏滅掉了智氏,接着趙又把中行氏、範氏滅掉。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至此,三家分晉完成。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掉晉靜公,将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韓、趙、魏三國又被稱為“三晉”。
“田氏代齊”講的是齊國的曆史。早在公元前1122年,姜尚(姜太公)成為齊國開國君主,此後齊國一直都是姜氏的天下,稱之為“姜齊”。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異姓田氏取代了姜氏。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王室冊封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國須經周天子親自冊封才名正言順。而到了戰國,都是諸侯國“要挾”周天子進行冊封,與其說各諸侯國僭越了當時禮儀,不如說當時周王室衰敗,冊封諸侯國成為周王室存在的唯一價值。
(原标題:春秋時期是從哪年算起)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王東志
流程編輯:L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