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将施行。其中第30條明确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隻,應按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攜帶犬隻出戶的,應按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屆時,遛狗不拴繩或不佩戴犬牌,将涉嫌違法。(4月18日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城市中養狗居民逐漸增多,狗作為人類的“好朋友”,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給人們帶來精神慰藉。但與此同時,遛狗不拴繩、任由犬吠或亂跑等不文明養狗行為引發的侵害和糾紛屢見不鮮,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男孩被放養大型犬咬傷等新聞事件也引起了愛狗人士與其他市民的沖突,“公共場所遛狗拴繩”的問題多次成為網絡争議的焦點。如今在立法層面嚴格規範養犬行為,為寵物管理問題提供了法律支撐,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一步。
其實,我國許多城市都出台過地方性的法規來制約不文明的養犬行為,我國民法典也規定,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但這尚未引起養狗人士的普遍重視,一些犬主,因為和狗的感情深厚,或以狗的性格溫順為借口,認為寵物的狀态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内,外出的時候便不願拴繩給予寵物束縛。但事實上,寵物由于外界刺激帶來的應激反應,其行為往往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控,遛狗不拴繩造成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或是狗自身發生了交通事故,或是咬傷行人和其他狗。
遛狗拴繩看似是小事,卻事關他人和自己的人身安全,倘若掉以輕心,看管不到位,極有可能危及生命。一起起依法判決的案例都在警示我們,寵物傷人不是小事,文明養狗,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影響公共安全是基本的底線。無論是為了避免侵擾他人的正常生活還是保護狗狗自己,遛狗拴繩都是狗主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新法實施後,遛狗不牽繩将受到法律制裁,各地的養犬管控力度會加大,處罰也會越來越重,這并非是對狗出行的限制,而是用法律約束和提高狗主人的素質,讓“遛狗拴繩”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一種習慣,以保障民衆的正當權益,最終營造人與寵物和諧共處的生活環境。
不過,再完善的法律規定,也離不開執法部門的嚴肅執法及養狗人士的全力配合,既要落實法律的硬性規定,也要提升公民的社會道德,法律和道德相得益彰,方能讓小小的遛狗繩為城市的安全和文明增添光彩。
文/強亞娟(揚州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