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江芸涵
三尺講台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在第38個教師節即将來臨之際,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發布通知,公布了200位首屆四川省“四有”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名單。
今天,讓我們走近兩位“四有”好老師代表,聽一聽他們的好故事。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
35年堅守 守好“中國人的飯碗”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要裝中國糧。”
馬均是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教授。一邊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一邊奔波于巴蜀大地的田間地頭,35年來,馬均孜孜不倦。這樣的執着源于他割舍不下的“三農”情,更是他不變的初心。
做專業一定要有鑽的思想
雖然平日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十分繁忙,但馬均對待教學從不懈怠。除一直承擔本科、研究生教學外,他還先後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25名、博士研究生12名。
作物栽培學專業公益性很強、項目不多、研究經費少,有些同學對專業感到困惑,馬老師循循善誘,勉勵學生熱愛專業。
他自己也是以實際行動表達着對專業的熱愛。上個世紀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學發展中的艱難時期,大量人才流失,但馬均沒有動搖,在經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默默地堅持研究。
靠着這股鑽勁兒,馬均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中華農業科技獎1項;主持完成的多項技術已成為四川省農業主推技術和農業農村部水稻高産創建核心技術。
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是我的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同時也是我對學生的一貫要求。”馬均總是勉勵學生,寫在大地上的論文也許沒有被頂級學術期刊收錄,但它是廣大農民朋友所急需的,是能解決大衆吃飯問題的。
多年來,他和他的團隊先後在眉山東坡區、成都崇州市、自貢榮縣、樂山井研縣等地建立新技術新品種研究和示範基地。
尤其是在2003年開始建立的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水稻研發示範基地,他和他的團隊每年要在那裡工作2個月以上,解決農業科學技術從實驗室到試驗田,再到大田的技術問題。
通過一系列技術攻關,他們大幅度提高了水稻單産,創造了四川盆地水稻超高産紀錄。他們依托基地,連續舉辦了7屆水稻“一優兩高”(優質、高産、高效)生産競賽活動,累計培訓農民5000多人次,培育種糧大戶200多人,并培養了不少“土專家”“田秀才”。
南充市南部縣楠木鎮中心場小學教師馮煉:
當好紅軍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
9月4日,周日,南充市南部縣楠木鎮中心場小學的教師馮煉來到當地的長坪山紅軍烈士墓,像往常一樣進行清掃。
馮煉是一位“90後”山村教師,也是紅軍烈士墓第四代“守墓人”,“長坪山的紅色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我選擇當老師,就是希望把這些故事帶到課堂上去。”
守住紅色信仰是我要做的事
南部縣長坪山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鎮之一。離馮煉家不足百步有一座墓,青石碑中間刻着“紅軍劉連長之墓”,但沒有人知道墓主人的準确名字。
馮煉介紹,幾十年前,她的曾外祖母陳韓氏冒着生命危險,将劉連長的遺體從野外背了回來,連夜将其埋在了老屋後。曾祖母彌留之際,囑托家人:紅軍為咱們窮人打天下,劉連長為我們而死,我們家族要世世代代守護好他。
2002年,馮煉外公病危之時,叮囑女兒、女婿回鄉守墓。于是,馮煉的父母從打工的城市回到家鄉,接過守墓的接力棒。
2008年,劉連長的墓碑有些風化,南部縣政府為他換了新的墓碑。2011年,以劉連長的墓為中心,當地又在長坪山建起了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烈士陵園,1080多名南部英靈長眠于松濤之間。
馮煉曾在廣州生活工作了幾年。但真正讓馮煉下定決心的,是父親無意間講起的一件事:有兩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來陵園尋親,馮煉的父母不會講普通話,雙方難以順暢溝通,兩位老人失望離開。聽出父親話中的無奈,馮煉下定決心回到家鄉,“守住家、守住親人、守住墓,守住紅色信仰。”
要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2017年,馮煉通過南部縣教師公招考試,進入中心場小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
和大多數教師不一樣的是,馮煉必須在教學和志願工作間求得平衡。她認為,當好“守墓人”和教師,都是自己的責任,“我希望既能認認真真教書育人,又能做好家裡幾代人傳承的事。”以前,馮煉大多數時候是在墓園給參觀者講紅軍故事,現在她對着學生講、對着同事講。學生回家後又講給家長,讓更多人知道了劉連長,知道了長坪山的紅色故事。
“每當有紅軍軍屬來尋親,我就是義務的接待員和講解員,多重身份兼顧的我,忙起來就像個陀螺,但是我不能停下。長坪山的紅色故事,是一本活教材,我要将它講給更多的人聽。”馮煉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