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隸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個豐富的藝術寶庫。學習隸書者,漢隸為主要取法對象。
從風格類型看,漢隸有樸拙一路,有野逸一路,有厚重一路,有端莊一路,有飄逸一路,等等。漢代隸書的載體主要有簡、牍、帛與碑石兩大類。本書技法解析的對象, 是《曹全碑》《禮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殘碑》等系列,并以此作為技法講析的範本。
#1
隸書的橫要平
▼
橫平豎直,是隸書最基本的形式特征。
與楷書比較,這個特征尤為明顯。楷書之橫,通常作左低右高狀。隸書的橫畫,一般是水平狀,但是橫平并不是用尺子畫一水平線那樣的直線,而是在感覺上的左右之平。隸書橫畫有水平狀之橫,也有弧、斜變化之橫。
(一)呈水平狀之橫。如《禮器碑》(圖 1-1)“王”字中間一橫,“壽”字第一、二、 三橫。
圖1-1 《禮器碑》之“王”字、“壽”字
(二)弧線橫。隸書中許多橫畫帶有弧度。既有上弧,也有下弧。
上弧筆畫往往中間拱起如拱橋。如圖1-2中《曹全碑》“竟”字所有橫,《小子碑》“五”字第一橫。
圖1-2 《曹全碑》之“竟”字、“五”字
下弧橫畫,如圖1-3中《禮器碑》“作”字第一橫,《小子碑》“皆”字下部“曰”的第一橫,都是下弧橫:兩頭(起筆處與收筆處)高,中間下凹。
圖1-3 《禮器碑》之“作”字、“皆”字
(三)斜橫。書法講究筆勢。筆勢不僅包含力量、速度,還包含方向,即所謂的“勢 向”。橫畫雖在感覺上是平的,卻有勢向變化。
既有向上走勢之橫,如圖1-4中《禮器碑》“琦”字部首“王”的三橫,《小子碑》 “志”字的兩橫;
圖1-4 《禮器碑》之“琦”字、《小子碑》“志”字
亦有向下走勢之橫,圖1-5中《曹全碑》“綱”字的所有橫畫,《孔宙碑》“勒”字右邊“力”的橫。這些橫畫的寫法,與平橫相同,隻是勢向不是水平方向。
圖1-5 《曹全碑》之“綱”字、《孔宙碑》“勒”字
(四)橫的輕重提按。橫的變化不僅體現在弧度與勢向方面,還體現在用筆的提按方面,由筆毫的提按帶來了筆畫的粗細輕重變化。主要以下幾種表現:
1.前重(粗)後輕(細):起筆處重,逐漸過渡到收筆處輕。如《曹全碑》“于”字第一橫。
圖1-6 《曹全碑》之“于”字
2.前輕(細)後重(粗):起筆處輕,逐漸過渡到收筆處重。如《曹全碑》“令”字第二橫。
圖1-7 《曹全碑》之“令”字
3.輕重輕:橫畫兩頭(起筆與收筆)輕,中間重。如《禮器碑》“聖”字第一橫。
圖1-8 《禮器碑》之“聖”字
4.重輕重:橫畫兩頭(起筆與收筆)重,中間略輕。如《小子碑》“矣”字中間一橫。
圖1-9 《小子碑》之“矣”字
5.波動行進:橫畫的中間行筆過程中伴有輕微提按。如《禮器碑》“元”字的兩橫。
圖1-10 《禮器碑》之“元”字
#2
隸書的波畫之美
▼
波畫,其實即橫畫,是一種加以裝飾的橫畫。它是隸書所有筆畫中最具裝飾性者,是隸書區别于其他書體的重要标志。
波畫之美,古人謂之“蠶頭雁尾”,講究起頭處如蠶頭,收尾處如雁尾。對于清秀飄逸一路隸書來說,能否産生飄逸之美,波畫書寫至關重要。
01/ 波畫基本用筆。
波畫這個特殊的橫畫之所以比一般橫畫的用筆要複雜,因為它不僅有勢向變化,還有弧度變化(前為上弧後為下弧),以及其中的提按變化,并且所有這些用筆動作都隻在一筆完成。
波畫的用筆大緻可以分解為:向左下逆鋒起筆→頓按→調整筆鋒,向右上方向輕提筆鋒→水平橫向行筆→微向下行筆→繼續下行筆,由輕到重→頓按→由重到輕提筆→調整筆鋒,出鋒。
圖2-1 波畫筆法、《小子碑》“一”字
如圖2-2,《曹全碑》“布”字、《禮器碑》“樂”字它們的波畫都較為典型,基本 涵蓋了上述的用筆法。
圖2-2 《曹全碑》“布”字、《禮器碑》“樂”字
02/ 波畫之美,需一氣呵成。
波畫之飄逸美,需把所有用筆動作前後貫串,一筆寫成,切不可猶疑遲滞。另一方面,亦有習書者隻一味地追求飄逸感,行筆速度過快,不夠沉着,尤其收尾處令人有漂、浮之感;或者将波畫的弧度彎得過大,不像是橫畫。這些都是值得規避的。
03/ 波畫的起筆處,往往借前一筆勢逆鋒而入。
借前一筆筆勢逆鋒而入,一方面可以順勢而貫氣,另一方面則可以獲得一種“逆 勁”。筆鋒逆入下按時,會獲得一種反彈之力,這種力比順按筆提起行筆要勁健。
圖2-2 波畫的逆鋒起筆,漢簡的“黑”字、“者”字
書法追求骨力,逆鋒行筆是主要手法之一。
由于碑刻的原因,隸書的這種借前一筆筆勢逆入的動作在漢碑中不太明顯,但是從漢代簡牍墨迹上卻可以較為輕易地找到。
#3
隸書的“波磔”
▼
波畫在隸書中,是比較“耀眼”的筆畫,因為大部分字中均有波畫,且往往是主 筆。倘若缺乏變化,“耀眼”便會成為“紮眼”。隸書的法則中,廣為流傳:“蠶不二設,雁無雙飛”,意在強調隸書的波畫在一字之中不重複出現。其實,觀照漢代隸書, 蠶二設、雁雙飛的例子并非少見。
可見,波畫在一字中不是不可以多次出現,而多次出現時,作為主筆的波畫隻有一個。再者,一定要有變化,避免雷同。變化之法,主要從大小長短、輕重提按、弧度以及蠶頭下沉與雁尾上翹的高低等方面着力。
01/ 大小長短變化
先看波畫的大小長短變化在整體上字與字之間的體現。如《曹全碑》的四個例字中,每一個字都有波畫,這四個波畫中,“工”字波畫最大,“雨”字其次,然後是“年”字,最小是“河”字。
圖3-1 《曹全碑》例字:河、工
圖3-2 《曹全碑》例字:年、雨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再看單字中重複波畫的大小長短變化。如《孔宙碑》“登”字、《小子 碑》“在”字,均有兩個以上波畫,因有大小之别,所以不覺單調。
圖3-3 《孔宙碑》“登”字、《小子碑》“在”字
02/ 輕重提按
從輕重看,波畫的形态大緻經曆一個“重→輕→重”的提按過程。這種輕重對比, 存在着明顯或不明顯之變化。
圖3-4 《禮器碑》“丘”字、《曹全碑》“裡”字
輕重提按對比明顯
如上圖3-4中“丘”“裡”的波畫,提按分明,輕重對比一目了然;
圖3-5 《孔宙碑》“湯”字、《小子碑》“兼”字
輕重提按對比不明顯
“湯”“兼”雖同樣有波畫,但提按輕重對比并不是很明顯。
03/ 弧度大小
波畫的變化,弧度的大小變化也需注意。
圖3-6 《禮器碑》“雨”字略有弧度
圖3-7 《孔宙碑》“真”字小弧度
圖3-8 《小子碑》“匿”字中等弧度
圖3-9 《曹全碑》“直”字中大弧度
圖3-10 《小子碑》“為”字大弧度
如上面五圖中字例,是按照每個字裡波畫的弧度大小順次排列,起初如水面微波粼粼,最後如波濤滾滾之狀。習書者當細加觀察與比較,方能探得其中變化之妙。
04/ 蠶頭與雁尾的變化
蠶頭與雁尾之變化主要體現在蠶頭的大小、下沉程度,以及雁尾的大小、上翹的高低程度方面。
圖3-11 《曹全碑》“畢”字、“存”字
看《曹全碑》“畢”“存”兩字,波畫的捺尾部分相似,主要區别在于“畢”字波畫的蠶頭比“存”字大,并且更為下沉。
圖3-12《禮器碑》“存”字、“壽”字
再看《禮器碑》“存”與“壽”兩字,“存”字波畫的捺尾大,上翹較高;“壽”字捺尾小,出鋒上翹處也不如“存”字那麼高。
#4
隸書的豎畫
▼
隸書的豎畫,基本要求是“直”。但是,直得要有微妙變化,其微妙變化主要體現于提按與勢向方面。
01/ 隸書的豎畫常見的有垂露豎與懸針豎兩種基本形态,如圖4-1。
圖4-1 隸書的豎畫
有些隸書字帖中豎畫,起頭處往往強調方勢,從而形成後世所謂的方筆。這 種“方筆”或“方頭”的出現,既與原書者的用筆法有關,也與刻工的用刀镌刻有關。
清秀飄逸一路隸書中,《小子碑》方筆較為多見,《禮器碑》其次,《曹全碑》與《孔宙碑》則較少。
圖4-2《小子碑》“者”字;豎畫方形起筆
起頭處的方筆寫法是,将毛筆筆鋒沿水平方向向右橫切下去,頓按,然後提筆調整成中鋒向下行筆。(圖4-2)
02/ 形态多樣。
豎畫的粗細變化豐富。一字中多個豎畫,豎畫與豎畫之間存在粗細變化,這種變化通常較容易把握。
比較難把握的是單個豎畫中的粗細變化。單個豎畫的粗細變化,帶來豎畫的多樣形态,主要有:上粗下細、上細下粗、細粗細、粗細粗、波顫豎。
圖4-3《曹全碑》“根”字:上粗下細
圖4-4《史晨碑》“行”字:上細下粗
圖4-5《曹全碑》“胄”字:細粗細
圖4-6《禮器碑》“中”字:波顫豎
03/ 勢向多變。
雖然隸書在整體感覺上橫平豎直,但是就像橫平指的是一種感覺上的平一樣,豎畫的“直”也是指在整體感覺上需要豎直,而不能簡單理解為每一個豎畫都是縱向的垂直。
其實隸書的豎畫,在縱向走勢上與橫畫一樣需要多種變化。但是,不管豎畫的走勢如何,都不能“離心”——遊離于整個字的結構之外,無法與整個字融合。
#5
隸書撇法
▼
飄逸一路的隸書,除了波畫,撇畫與捺畫的飛動之勢是不可或缺的。隸書中的撇畫,與楷書的撇畫在用筆提按方面正好相反。
圖5-1 顔真卿《多寶塔》與《曹全碑》“不”字比較
它是前輕厚重,而楷書撇畫則前重後輕。試比較顔真卿楷書《多寶塔碑》中“不”字與《曹全碑》中的“不” 字,二者差别非常明顯。
在隸書中,撇畫也是形态多樣,主要有短撇、長撇、直撇、豎撇等幾種。
圖5-2 隸書撇畫的幾種形态
從左至右:短撇、長撇、直撇、豎撇
短撇的形态與點有些像,輕落筆後,頓按後即順勢回鋒。長撇往往有一個弧度,如《曹全碑》中“不”字的長撇,在收筆處通常頓按後向上順勢回鋒。直撇通常較瘦且直。豎撇是豎畫與長撇的合體。
圖5-3 隸書撇畫收尾處的筆鋒變化
從左至右:《曹全碑》“尉”、“令”
撇畫最要留心之處,是在撇畫收尾處的筆鋒變化,或者如垂露豎的收尾一樣,圓渾飽滿;或者筆鋒微微地挑出一點鋒勢,如花苞初露;或者有明顯的筆鋒,如行草書牽絲引帶;或者筆鋒提起,如細枝伸出。(圖5-3)
圖5-4 隸書撇畫收尾處的筆鋒變化
從左至右:《小子碑》“見”、《孔宙碑》“孝”
當撇畫與捺畫在一字中,先撇後捺續接出現時,要特别注意兩者之間的筆勢相接相續。
書寫時,撇畫至收尾處,順勢一頓,借着筆勢(此時具有彈性的筆鋒受擠壓有一種 自然外彈之力),筆鋒向上挑起,在空中作一外圓弧形,然後順勢落筆,逆入開始捺畫的起筆動作。
從圖5-5可以看出,漢簡“文”字的從撇到捺的筆勢關系,比碑刻“文”更為明顯。
圖5-5 隸書撇、捺對比
從左至右:《漢簡》、《禮器碑》
隸書的撇畫不難于飄逸,而難于在飄逸中見沉着。
因此,行筆時,以提筆為主的同時,還要時刻按着筆,做到飄而不浮,靈動而厚重。
#6
隸書捺法
▼
隸書的捺畫,與波畫相似,也可以說是斜着的波畫,用筆過程同波畫一樣較為複 雜。
其運筆過程,不僅有明顯的提按變化,還有弧度,而且行筆路線也蘊含曲折。
圖6-1 鐘繇《賀捷表》“天”“道”二字
楷書中的捺畫與隸書極為相似,因為楷書的捺畫是從隸書演變而來的。早期的楷書,如三國鐘繇的楷書,遺存了明顯的隸書形意。這不僅在體态上,并且像捺畫這樣的主要筆畫,與隸書極似。
直到後來楷書走向完全成熟, 捺畫才與隸書拉開一定距離。二者主要的區别是在捺尾:隸書如雁尾,圓滿;楷書如大刀,鋒利。
圖6-2 《禮器碑》“秦”“遲”二字
當然,這是總體上的比較。具體到每一種碑帖,則會有所偏差。譬如《禮器 碑》,就有許多捺畫收尾處如大刀狀。這并非《禮器碑》偏離隸書的主要特征,而是說明楷書之捺,源頭正在隸書。
與撇畫一樣,捺畫的形态變化也較多,如有短捺、長捺、平捺等。這些形态不難把握,難把握者有三:一是整個捺畫走向的直與曲,二是收尾處的圓與方,三是收尾處 (雁尾)翹的高低。如果學習者能注意到這關鍵三點,捺畫就容易把握了。
圖6-3 《曹全碑》“戊”“令”二字
捺畫的走向變化
如上圖所示,《曹全碑》“戊”字捺畫行筆經曆一個大弧度,而“令”字捺畫則幾乎是直線行筆;
圖6-4 《孔宙碑》“反”、《小子碑》“令”
收尾處的方圓變化
《孔宙碑》的“反”字捺尾外輪廓極圓,而《小子碑》“不”字捺尾形方;
圖6-5 《小字碑》“表”、《禮器碑》“大”
雁尾上翹的高低變化
《小子碑》“表”字雁尾上翹得很高,而《禮器碑》“大”字則是略有所翹。
常見有學習者,對捺畫的雁尾狀非常在意,為突出雁尾之形似,常以描畫修改之法獲得滿意之效果。這大大違背了書法的本質。
書法便是要一筆書寫而成,不可描畫修飾。像波畫、捺畫這樣的技法難度較大的筆畫,也同樣需要一筆而成。
初時,用筆動作可以放慢,以求形,但也不可用描畫之法。一旦熟練,則揮運自如,形神兼備。否則,永遠隻有形似,而難有神似。
#7
隸書點法
▼
隸書與楷書屬“正書”,“正”者,有莊整之意,具有一種靜态之美。然隸書與行草相比,雖偏于靜态,卻是靜中有動。對表現靜态美的楷書與隸書來說,“點”這個筆畫在其中起到了活潑生動的作用。
在隸書的基本筆畫中,點的形态最為豐富多姿。這一方面是因為點本身具有多種形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他筆畫也往往用縮減成點來替代。點有一種躍動感,或重若崩雲,或輕若蟬翼,或在上下,或在左右,使整個字顯得灑脫靈動。
圖7-1 《曹全碑》“馬”《小子碑》“郎”
如《曹全碑》“馬”字,除了點就是橫畫與豎畫,結構靜穆穩固。正是這四個點,化靜為動,讓整個字呈現一種動蕩感。再看《小子碑》“郎”字,如果沒有這兩個點,整個字線條雖然宛轉流暢,但是節奏顯得有些沉悶與單調。這兩個點,如樂曲中的休止符,打破了原先之節奏,于是有抑揚頓挫之美。
就點的書寫技法來說,它并沒有波畫或撇、捺那麼難。它的難,在于細微的勢的表現上。點之勢,是最不易把握的。
點的形态變化之所以那麼多,就是因為随勢而變,往往随它在一個字中不同的位置而變。在不同的位置,為求得與其他筆畫的融合、團結一體,就要作出呼應之勢。于是形态也就有了細微而豐富的變化。因此,在隸書中,下面将要點分而論之。
01/ 單個點
位置不同,往往點的勢向也不同。
圖7-2 《曹全碑》“官”“高”二字
《曹全碑》“官”字首點從右上往左下走勢;“高”字從左上往右下走勢。
圖7-3 《曹全碑》“寺”“年”二字
《曹全碑》“寺”字點從左下往右上走勢;“年”字點從右下往左上走勢。
02/ 左右對列點
左右之間有一種顧盼相接之勢。
圖7-4 《曹全碑》“其”“煌”二字
隸書的左右對列點,如“其”兩點勢向中心,“煌”字二點則是左進右出。需要仔細分辨清楚。
03/ 三個點
三個點以“三點水”與“心”出現最多。
圖7-5 《孔宙碑》“沙”“湯”二字
三點水:一般是上邊一點勢向下,中間一點勢水平,下邊一點勢向上,如手電筒光一樣,從中間向外發散。
圖7-6 《孔宙碑》“注”“河”二字
不過要注意:中間一點的筆勢也往往有向下或向上的變化;三個點是有長短大小變化的,不可一以律之。
圖7-7 《曹全碑》“心”“恕”二字
心字底或為單字,或作部首,三個點通常是中間一個點較為豎直,左邊一點勢向右,右邊一點勢向左。
圖7-8 《小子碑》“志”《禮器碑》“意”二字
再者,三個點都彙聚于撇畫(寫成楷書即彎鈎)的上部,以求精神凝聚。
三個點,還有其他一些字也用到。如《禮器碑》“赫”字左邊三點和右邊三點,《孔宙碑》“綏”字三點,一般是中間一點豎直些,左邊一點右傾,右邊一點左傾。所有點都是筆鋒上出鋒,以表現勢向字心。
圖7-9 《禮器碑》“赫”《孔宙碑》“綏”《小子碑》“稱”
再如《小子碑》“稱”字, 三點水平并列,順着筆勢運動過程,可以發現它們其實是與上面的波畫運動節奏是一緻的。點在不經意間,如有流水叮咚之聲。
04/ 四個點
常見有“雨”字點和“火”字點(即四點底)。“雨”字點一般 四個點大小相近,總體在呈水平狀的同時略有上下傾側,如雨珠灑落空中。
圖7-10 《曹全碑》“雨”《禮器碑》“雷”
四點底,一般是中間兩個點豎直一些,左右兩個點分别向外傾側。
比較《孔宙碑》“廉”字與《小子碑》“儉”字中間兩點之勢向,“儉”字的顯然傾側幅度更大。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四點落筆時都是從字心向外落下。上面提到三點水的勢向,如燈泡發光,四點底其實也是如此。
圖7-11 《孔宙碑》“廉”《小子碑》“儉”
關于點,除了以上所舉字例,還有“之”與“走”字底中也有多個點。它們的寫法,在漢代隸書中出現次數多,且技法要求較高,後面将單獨分析。
#8
轉折之法
▼
通常我們所說的轉折,其實在書法的用筆中是兩層含義:轉與折。以大篆為主的篆書,其橫、豎兩個筆畫的交接處,通常是轉,如《石鼓文》。
圖8-1 《石鼓文》(局部)
到了隸書,不僅延續了轉,而且頻頻出現折,轉與折并用。隸書之後的楷書,也同樣是轉與折并用。轉折筆畫,有的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是轉,或者是折,有的則轉中有折、折中有轉,并不明顯。轉折的這些變化,從筆法的角度來說,是對書法筆法的豐富。
就轉折來看秀逸一路隸書,它們之間也是有差别的。
《曹全碑》《孔宙碑》比《禮器碑》《小子碑》轉筆多用些,後兩碑折筆多用些。這是整體上的表現,涉及每一個字則又有所不同。
01/折
圖8-2 《曹全碑》“君”、“也”字
隸書的折,通常分兩筆完成,如上圖中“君”“也”兩字,轉折處分兩筆寫成,橫豎碰接,豎畫出頭甚多。
圖8-3 《小子碑》“受”、《曹全碑》“高”字
“受”字有兩個轉折,上一個轉折與“君”“也”筆法相同,下一個轉折則是斷開,形斷而意(筆勢) 連。“高”字有三處折,均是斷開,分兩筆寫成。
圖8-4 《曹全碑》“風”、《禮器碑》“思”字
隸書中有些折,則是有一個形同楷書的折角。這類筆畫的寫法,一般是在轉折處 輕輕頓筆,然後繼續行筆,如上圖8—4所示。
02/ 轉
隸書從篆書發展而來,所以許多轉折筆畫仍然是轉筆。轉筆的寫法是,輕提暗 過,如前人所說的“折钗股”,含蓄而柔韌,主要就是轉筆用得妙。
圖8-5 《曹全碑》“蜀”、《禮器碑》“君”字
隸書中,有些筆畫是轉折相兼,難辨究竟是轉還是折,如圖8—5所示。這類筆畫的寫法,需在轉折處緩行,似停似走。
當同一個字中出現多個轉折筆畫時,也需注意變化,避免重複單一。
如圖8—5中,《曹全碑》“蜀”字有大、中、小三處轉折,最大轉折為轉筆,中與小轉折均是轉折相兼,略見頓折、有角;《禮器碑》“君”字,上為轉,下分兩筆完成, 出頭豎畫。
圖8-6 《小子碑》“君”、《曹全碑》“貫”字
圖8—6所示,《小子碑》“君”字,上轉下折,橫豎筆畫相接,凸出折角;《曹全 碑》“貫”字,上為轉,下分兩筆完成,轉折處橫與豎不碰筆。
圖8-7 《禮器碑》“定”、《小子碑》“以”字
轉筆
轉與折,可以呈現不同的美感,折多顯得筋骨外露,轉多則顯得溫和含蓄。
圖8-8 《孔宙碑》“而”、“祠”字
轉折相兼
唐代楷書大家歐陽詢以頓折筆為多,虞世南則以圓轉為主。劉熙載比較他們二人的書法,指出“虞則内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歐之所以産生這種感覺,一個重要原因是,轉折處,歐陽詢的楷書多用頓折,虞世南則多用圓轉。
其實,這二人書法難分高下,隻是風格有差異而已。因此,學習書法者不必見 “折”生畏,在轉折并用的同時,既可以轉筆多一些,也可以折筆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