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是一種最常見的昆蟲,翅膀挺大,色彩豔麗,每當風和日暖的時候,大多喜歡在花叢中翩翩飛舞,活象一朵“能飛的花”。可是,如果你用手去捉蝴蝶,隻要手指一碰它的栩膀,手指上就會粘上一層“粉末”狀的東西;而蝴蝶的翅膀經手碰過的地方,就失去了美麗的色彩,變成透明的翅膜。原來蝴蝶翅膀上的一層“粉末”,就是鱗片,昆蟲學家把它列為鱗翅目昆蟲,就是這個緣故。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是由一個個單獨的真皮細胞變化而成的,其形狀變化多端,有短而闊的,有細而長的,也有孩如針狀的,但大多扁平短闊。
蝶翅的表裡兩面,具有多種的顔色,配合成許多色彩,又由于種種色彩的配置形成斑紋。這些五顔六色、千變萬化的斑紋,其色源有兩類:色素色和構造色。
色素色,又名化學色,例如大多數昆蟲的黑色或褐色,是由于外表皮内含有黑色素。交條대粉蝶翅膀上的白色和黃色,這是由于有尿酸鹽類的存在而産生。
色素色的呈現,決定于光波的波長與色素粒的化學成份,因此色素粒的化學性有所改變時,色素色就會由于氧化或還原等化學作用而褪淡甚至完全消失。例如,将常見的蝴蝶,放置在濕度變化較大的日光下,不久就會使原來的斑紋暗然失色。因此,昆蟲學家在保藏蝶類标本時, 戒璃櫥外要用黑布遮起來。
構造色,又稱物理色,這種顔色的顯現,是由于物體表具有特殊構造,使照射上去的光線發生反射、曲折或幹涉感物理作用而産生的。這種顔色不受氧化和還原等化學作用的影響而改變,是顔色中最為永久的一種。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鱗片的表面上生有許多微細的脊紋,兩脊紋間的距離在0.7~2微米之間。脊紋數少的在33條以下(如某些斑蝶);最多的則達1400條之多(如某些閃蝶)。脊紋數越多,産生的閃光越強,這就是物理色的來源。
物理色在不同的投射角和不同的光源下,可以産生不同的色彩。例如,某種翠灰蝶的翅面,在電燈光下出現燦爛的藍色;但在日光下側看,在視角很小的情況下,能夠反射出燦爛的紫藍色,在視角較大的情況下,能呈現出燦爛的翠藍色。這時,如果在翅面上滴上一滴酒精,那麼原來的翠藍色就立即轉變為亮綠色;等到酒精蒸發完後,又會恢複原來的翠藍色。
但是,在同一隻蝴蝶的翅膀上,絕大多數色彩是由色素色和構造色兩者混合而成的,這種類型的色稱混合色。有些蝴蝶的翅色在不同的情況下,可呈現不同的色彩,例如閃紫蝶的翅面,正視呈現黃褐色,這是一種化學色,而側視顯現閃爍的紫色,這是物理色。由于這兩種顔色混合在一起,使蝴蝶翅膀上的色彩和斑紋更加閃爍變幻,美麗奪目,令人一見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