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10年全國範圍來講不能簡單用漲跌來概括,房地産作為國家的實體經濟,家庭資産配置的核心手段,總體講需要大盤穩定,然一個原則破不了就是房子回歸到住這個根本需求上,市場會出現加速分化、有漲有跌,返璞歸真,但其保值增值屬性一定不會憑空消失。這些年房價高歌猛進是基于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迅速推進,也不可能忽略一個因素就是在這樣的進程中一小部分人受益,手持多套房産囤積居奇,操縱區域價格,從而獲取巨額的價差,讓房子這個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産品性質發生變化,即成為倒買倒賣賺取的利差的商品,所以未來一定而且很快會出台房産稅,在持有環節征稅,讓囤積居奇者無處可藏,真正實現居者有其屋,安居樂業。
未來5-10年後房價的漲跌首先會排除兩種可能:
一個可能是全網喊的普跌、大跌:這個現象大概率不會出現,因為隻要社會穩定、經濟還在發展房價就不可能大跌,因為國家的城鎮化還在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模式有序穩步叠代,人民住的舒适的基本需求已然還在,城市裡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依然大有人在,所以,普跌大跌不會出現。
另一個可能就是大漲:這個可能性也是要排除的,有幾個因素,人口增長瓶頸期已到、國家存量建設基本完成、中國的城鎮化已經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收尾階段,到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将達到70%,所以這三大因素直接決定未來房産失去普漲大漲的動力。
一、人口是拉動需求的核心因素
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新生兒數量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甚至在短短1年的時間裡,就減少了463萬人,适齡适婚年輕人因為房價、工作等原因造成結不起婚、不敢結婚、更不敢生,這就直接導緻人口銳減,房地産也是商品,是商品就需要有消費者,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消費者減少,所以,從人口角度看大漲沒有現實依據。
二、國家增量建設基本完成,人均住房自有率世界第一
截止2018年我國可統計到的住房總量為2.38億套,加上全國各省市沒有産權證無法統計到的粗略估計2.5億套,全國總人口14億,按照城市化率65%計算,城市總人口為9.1億,那麼戶均人口為3.6人,也就是目前的存量房産已經可以滿足四口之家的城市人口。如下圖,我國住房自有率全球排名第一。
所以從存量的角度看,房價普漲大漲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裡有一個問題大家也會問到,為什麼這麼多房子,需要房子的為什麼一房難求,而且價格居高不下,這就是前面說的極少少數人持有大部分房子囤積居奇,達到其倒買倒賣賺錢的目的。
三、城鎮化率基本完成,所以需求端基本見頂
随着這二十年的高歌猛進的發展,國家各城市間人口流動基本趨于穩定,形成了目前的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經濟群、中原經濟群、蘭西城市群等等依據産業而形成的城市格局,所以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還會持續流動,但一定會降速,所以最近國家才啟動發展全國縣城經濟,此舉就是刺激消費端,拉動内需,所以城市化進程基本完成,需求端乏力,普漲大漲沒有現實依據。
四、階段性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
自2020年爆發疫情以來,社會經濟發展因疫情受阻,普通老百姓動不動被封控管理,這樣就造成收入上的不确定性或者收入驟減,同時因為疫情讓所有人得出一個結論即手持現金才是王道,上圖是第一季度全國城市居民的儲蓄趨勢圖,從中可以看出消費萎縮,儲蓄增加,大家不敢花錢了。
綜上所述,未來靠房子快速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複返,房子會回歸到住這個根本需求上,市場會加速分化、北上廣深等強一線城市穩重有升,這些年靠賣地維持财政的産業空心化城市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無法阻擋,因為人們追求幸福的直接體現是安居樂業,安居了沒有事業的城市何談安居?城市内闆塊之間、新老小區之間有漲有跌,房價差會拉大,前幾年老破小跟風漲價的時代終結,最終返璞歸真,實現居者有其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