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産,它清晰的記錄了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生活。我們熟知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
而在衆多節日中,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中又屬端午節叫法和由來最為之多。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端午節10種别稱,10種由來,都是什麼意思?最後一個太有意思了
首先來說說端午節的10别稱:
1,端陽節
僅僅端陽節,在民間就有3種不同的說法。⑴古代,人們都把人們都把一三五定義為陽,二四六定義為陰,而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⑵當然端陽節還有一個說法是,因仲夏登到,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節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為“端陽節”⑶第五個月“午月”,午月午日為重午, 而午日為“陽辰”,所以為“端陽節”。
2,浴蘭節
古人認為五月仲夏,是皮膚病多發的季節,五月端午又是草木藥性在一年内最強的一天,因此這天人們會采上草藥進行沐浴,比如在廣東一帶會用艾,蒲,白玉蘭等花草進行沐浴,湖南廣西等地用柏葉,大風根,桃葉,艾等草藥泡澡,因此故稱玉蘭節。
3,天中節
古人認為,農曆五月五,午日太陽行中天,達到最高點,陽重入中天,因此被稱為天中節。
4,重午節
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
5,五月節
“百裡不同俗”,端午在有的地方也簡稱為“五月節”。
7,菖蒲節
菖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有香氣,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也認為此植物可防疫驅邪,因此每到端午節人們會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久而久之人們也習慣稱呼為“菖蒲節”。
7,解粽節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有兩大習俗分别是賽龍舟和吃粽,而在古代人們吃粽時,有比較解下粽葉長度的比賽遊戲,故稱為“解粽節”
8,女兒節
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态極妍。出嫁女亦各歸甯。因呼為女兒節。
9,龍舟節
古時人們劃着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如今,端午節要是看不到劃龍舟,就像過年看不到煙花一樣,總會缺一點過節的氣氛,因此又稱為“龍舟節”。
10,躲午節
端午開始,酷暑降臨,天氣燥熱,人易生病,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在民間也稱五月為“惡月”,為此,父母會教導孩子凡事都要注意,要3躲,分别是躲水,“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節水”,端午節的水比七月半的鬼還要小心,因為端午節是是梅雨季節,是漲水季,再加上這段時間天氣比較熱,如果孩子貪玩下河遊玩,一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躲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躲分離,盡量在父母身邊。
現在也有不少人也覺得,這最後一個躲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通俗易懂,但又有深刻的道理。
那麼咱們再來聊聊關于端午的由來,近代諸多學者都有所考證,,但端午節究竟是什麼來源,曆史煙雲遮眼,是非難有定論。那麼就來看看餘下10種由來。
1,紀念屈原。
2,源于周代蓄蘭沐浴。
3,紀念先賢介子推。
4,源于春節時期越王勾踐越王勾踐以劃龍舟來操練水兵。
5,近年不少學者從時間和史籍上考證,端午的由來首推紀念伍子胥說。
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
6,有人認為在《道書》中記載有農曆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7,端午是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8,認為起源于夏,周,商的夏至日,因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蔭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9,民間認為,五月初五是舉行圖騰祭的節日,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10,端午源于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将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總之,不管有幾種由來和說法,無論怎麼變化,端午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已經深深的紮根于中國的文化的曆史中,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人們對幸福安康的一種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