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18年中國新生兒姓名大數據報告 》出爐,報告顯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梓涵”“一諾”“浩宇”……這些似曾相識大都源于80、90後曾經熱衷的偶像劇,如今他們為人父母,自然要把最美好幸福的祝願,刻進他們的“小公主”“小王子”的名字裡。其實,中國優秀的詩詞浩如煙海,不是隻有“偶像”一條路。好在,如今的熒屏上,傳統文化節目開始複興,未來的名字一定會更加詩情畫意。
一大波“偶像”
網上有個段子——開學了,一年級的老師哭了。梓軒和子軒打架,撞傷了梓萱和子萱,可馨、可欣和可鑫跑過來勸架,撞倒了若曦、若溪和若熙,子睿和梓睿跑過去告訴班幹部浩然、昊然、皓宇和雨豪,大家一起拉開了梓軒和子軒,扶起了梓萱和子萱,語彤、雨萱、羽琪、宇涵拿來藥品幫大家處理傷口。最後梓軒、子軒、梓萱和子萱在大家的幫助和勸導下握手言和。
圖說:《仙劍奇俠傳3》角色“紫萱” 網絡圖
段子自然有些誇張,可是有數據顯示,進入新世紀以來,受瓊瑤小說、網絡文學等影響,孩子取名更偏向“言情”和“詩意”,因此像“xuan”“chen”之類的字成為父母們的最愛。在上海,2018年出生的9萬餘名寶寶中,新生男寶登記使用最多的20個字:宇、澤、宸、子、辰、奕、軒、睿、梓、嘉、一、浩、皓、思、翊、涵、俊、文、天、銘。新生女寶登記使用最多的20個字:欣、玥、妍、涵、悅、佳、梓、思、怡、心、依、語、昕、子、一、奕、詩、伊、雨、馨。梓涵、一諾、浩宇、依諾、若曦們……仿佛走出了電視劇,正跨越曆史長河,紮堆組團向我們走來。
圖說:偶像劇中的名字受到80後父母的歡迎 網絡圖
事實上,在更廣的範圍内,姓名總是會反映時代特征。而在某一個年齡段中,名叫“建國”“愛華”“援朝”“建軍”的人會特别多。80後一輩的“李偉”“王芳”“李娜”也特别多。随着時代的發展,以言情小說、偶像劇,以及之後的網絡小說為代表性載體的流行文化逐漸風行。這些作品中,宇軒、詩涵、欣怡等人物姓名,訴之于内在含義,更加追求字眼本身的文雅和美感,在一片“偉”“麗”“紅”中,自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當深受這種文化影響的一代為人父母後,給下一代起名時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
可喜的是,如今《國家寶藏》《詩書中華》……這樣弘揚傳統文化魅力的節目正在取代偶像劇占據主流,未來的班上,“偶像”潮總會退去。
圖說:《國家寶藏》海報 網絡圖
讓名字好聽
理論上說,姓名隻是一個人的代号,起名之事純屬各個家庭的“内政”。隻要不違背公序良俗或者給生活帶來困擾,符合順口、好記、易寫等基本标準,任何漢字都可以自由使用。不過在現實中,孩子的姓名都承載着家長的期待和祝願,也體現了家長的文化思考。
偶像的名字是不錯,在字眼上顯得更為“講究”和“洋氣”,但引發這一風潮的畢竟隻是淺層次的流行文化。它雖然具備很強的浸潤能力,也在一定時期内起到了審美啟蒙的作用,但卻存在内涵欠缺等問題。在這種文化引發的跟風效應下,就出現了一個悖論:家長在起名時的初衷是追求個性化特征,擺脫過去的“俗套”,并盡力展現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但因為影響他們思想情趣的來源相對單一,加上這種文化本身也流于淺薄,群起效仿後就不免形成了新的俗套。
如何才能起到一個好聽的名字呢?不妨看看大師們的名字:林風眠、林徽因、梁思成、關山月、傅斯年……濃濃的書卷氣撲面而來。隻要願意翻閱唐詩宋詞或者古今美文,帶着滿滿祝福和期望……你總能找到那個既不俗套又情意滿滿的名字。為了孩子的名字,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去浸潤浸潤,一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二來用一個既響亮好聽又不落俗套的名字作為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倒是兩樁美事。(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