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的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國家開設了中文課程,于是很多外國學生見識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
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是很困難的事情,不僅要學習語法和發音,還要練習聽力,但是作為我國教育中比較重要的課程,英語是學生們不得不面對的存在,不過看完外國學生學習中文,很多中國學生表示心理平衡了。
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世界上存在多種語言,為了出國交流方便,很多國家都開設了外語課程,我國主要學習的就是英語,而且還是三大主科之一。
而當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外國學生也在學習中文,兩波人都面臨着同樣的困境,覺得“外語”學習起來很累人。但為了學習成績又不得不學,很多家長為了讓學生赢在起跑線上,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将其送到了補課班。
畢竟英語的地位很高,而且對于學生們來說,困難度很大,為了不讓英語影響學生的整體成績,家長們和學生們都很拼,但私下裡難免抱怨英語難學,殊不知外國友人也有同樣的想法。
随着綜合國力的提高,漢語的受歡迎度和被重視度也随之提高,很多國家都開設了中文課程,俄羅斯甚至将中文納入高考必考科目,雖然因國家政策的原因,外國學生對待中文的态度比較佛系,但有些外國學生還是很想到中國旅行或居住,學習起來就格外努力。
但當真正學習起來之後,外國學生才了解到中國文字的厲害,很多人将漢語稱為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有些外國學生還用梗圖表達了自己的崩潰心理。
中文有很多同音但不同意思的字,例如子、紫、籽等,令很多外國學生崩潰,但除了理解上面,聽力部分也是考試重點,同時也是很多外國學生學習的難點。
相比之下,英語聽力還算是簡單,隻需要學生們聽出所有詞彙的含義,而中文聽力不僅要聽懂,更需要理解内容,例如你的牙真棒啊!謝謝,可那是假的,真的還是假的?假的。估計很多中國學生看完都有些懵,更不用說外國學生了,隻能說句中國文字博大精深。
除了對話題,還有些繞口令斷句也是外國學生學習的難點,除了答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問題,很多外國學生畢業之後,自信滿滿地到中國旅行,但是坐車或者個人溝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學習的知識不夠用,隻能用簡單的“對”、“是的”、“謝謝”等詞語回複。
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的通病,學習十多年的英語,隻會紙上談兵,根本就做不到和人交流,導緻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沒有用,實際上學好了還是很有用的。
不過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時候,同樣會使用一些學習方法,相信中國學生都很熟悉,那就是諧音記憶法,将英語發音标注上自己熟悉的中文發音,讀起來更方便,而外國學生同樣學會了該方法,将中文标注成自己熟悉的英文發音,真的是同病相憐。
将中文或者英語納入教育科目中,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們未來出國留學或旅行能更方便,而且作為國際性語言,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學生們學英語,不能隻是為了考試,更應該注重英語的實用性。
很多學生過于重視英語成績,将精力全部放到了書寫上面,能輕松地寫出單詞或者英語作文,但是需要學生們朗讀的時候,卻磕磕絆絆,甚至當别人使用英語交流的時候,更是全程聽不懂,這種情況很常見,再加上英語的困難度,導緻很多家長覺得學習英語無用。
其實隻是學生們沒有辦法利用英語,學生們閑暇時刻,可以觀看些英語電影或電視劇,跟着字幕學習英語發音和單詞,那麼學習起來會更快些,同時還能更能增強英語的實用性,鍛煉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總而言之,學習中文和學習英語相同,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和書寫能力,更重要的還是看學生們能否運用自如,而不知隻掌握“死知識”,根本就不懂得運用。
互動話題:你如何看待外國學生學中文學到崩潰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