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已來到10月份,随着霜降的到來,寒冷的冬季正翹首可望,2022年剩下的時光已為數不多。
展望即将到來的2023年,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份,因為2023年為水兔年。同時,閏二月,是比較少見的雙春年。
水兔年、雙春年有什麼樣的說法呢?農村諺語認為“雙春水兔年,春秋難見天”,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聊一下。
一、2023年為水兔年
翻開幹支曆法,我們可以看到2023年為癸卯年,其中癸為水,所以又稱水兔年。
同時,水又對應着冬季和黑色,因此明年又比喻為冬季黑色的水兔,古老的曆法并因此推測明年冬季很寒冷,對兔子的生活來說,季節寒冷,缺少食物非常不利。
二、2022年為雙春年
2023年閏二月,在農村流傳着“十年難逢閏二月”的俗語,認為非常少見。
因為立春在2月,所以,明年出現了兩個立春節。第一個立春節出現在2023年的2月4日,為農曆的正月十四。另一個立春節氣,則出現在2024年的2月4日,在臘月的二十五。一年之中,在正月和臘月各有一個立春,所以又稱“雙春節”。
談到一年雙春,估計有朋友記得2020年的寡春年,又稱“寡婦年”,是與之恰好相反的年頭。全年沒有立春節氣,在農村諺語流傳着“寡春不嫁娶,耕牛不停歇”的說法,并有着各種各樣的禁忌。
那麼,雙春年好不好呢?又有怎樣的說法呢?
實事求是講,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源于我國使用混合曆法,而陽曆與農曆的計時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因為24節氣是以太陽運行的軌迹來計時,立春的時間是固定的,在每年的陽曆2月3~5日。但是農曆不同于陽曆,它是根據月亮圓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周期,通過月亮圓缺變化來計時,有大小年以及閏月,所以,二者會産生不同步現象。
目前農曆閏置的方法為19年7閏,因為2023年閏二月,所以全年有13個月,共有284天,這樣就出現了兩個立春節。
小結一下:
立春節到底是兩個還是沒有,實際上是由于陰陽曆不同步造成的,屬于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但是,由于太陽與月亮的運行不同,自然天氣卻往往有差異。
那麼,雙春年有怎樣的說法呢?
“恰逢雙春年,十欄九個空”,說的是明年農村養殖不順利,原因在于冬季寒冷,養殖業可能要遭受低溫與飼料短缺的威脅。
另外,“一年兩個春,帶毛的都金貴”,說的是家畜與家禽的價格貴,同樣也是指養殖業面臨寒冷與原料短缺的嚴峻挑戰。
三、“雙春水兔年,春秋難見天”什麼意思?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在雙春水兔年中,春天和秋天卻突然看不見了。什麼意思呢?春天不像春天,秋天不似秋天,溫暖、涼爽的季節特征卻被寒冷和炎熱的所代替。
實際上,在2022年,我們每個人都已經領教了全年無春秋的滋味。從春天開始,倒春寒頻繁出現,以至于在五月之時,依然會被凍得瑟瑟發抖。但突然之間,卻又一夜入夏,走上了史上最漫長最炎熱的酷暑。
2022年“處暑不出伏”,秋天的炎熱,估計大家很多人記憶猶新,但國慶節前後,氣溫卻突然之間冷下來,中央氣象台還罕見同時發布了高溫與低溫的雙重預警。如今,在北方的不少地方已出現了冬季特征,像河南、河北、山東、内蒙古、黑龍、黑龍江等地,早已出現降雪或降霜。
2023年,可能依然會出現“無春秋”的現象,而且程度可能有過之。下面,我們詳細展開分析一下。
今年的三九和四九處于臘月和正月之間,四九出現在臘月二十七,所以春節時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正月十四立春時,恰好處于五九時分。俗話說,“春打五九,寒氣襲人;春打五九,凍死老鬼”,提示我們明年春天要小心倒春寒。
其次,明年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
2023年的立夏出現在農曆的三月,是不是太早了?明年“春脖”有多短,大家可想而知。真的?您不妨猜測一下,或許春天的寒冷又将超過曆史。
那麼,秋天呢?
立秋節氣出現在農曆的六月二十二日,屬于早立秋,俗話說“早立秋,涼飕飕”。同時,古書中認為明年為陰陽燥金司天,由于兩春夾一冬,寒冷天氣将更為突出,所以,明年秋季涼爽特征也可能消失,而被炎熱與寒冷所代替。
總之,202年年為雙春水兔年,雖然隻是一種平常的自然現象,但每一年總有不同的天氣。根據古書《地母經》介紹“春夏雨雹多,秋來缺雨水”,明年的天氣或許會以寒與旱為特征,老祖宗留下的悠久智慧,或許可以作為一種借鑒,供大家參考,大家對此怎麼看?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頭條創作挑戰賽##農村##我要上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