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對心内科醫生來說可謂“一圖在手,盡知天下”。各類異常的心電圖表現,常常是心髒疾病的預警信号。但臨床上也不乏這樣的情況,心電圖看似異常,卻與臨床表現極不符合,可能來自外界信号幹擾,除此之外,還應警惕是不是導聯位置錯誤。作者:Myelin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正常心電圖導聯怎麼接?
要做一份合格的心電圖,首先應熟悉正常導聯的位置,肢體導聯應注意左右、上下的區别,而胸導聯應熟記每一個導聯的位置,包括18導聯心電圖。
表1 胸導聯位置
圖1 常用導聯位置示意圖
“無意”放錯位置的心電圖導聯
随着心髒病學,尤其是心律失常專業的迅速發展,對心電圖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份高質量的心電圖有助于精确定位心律失常的起源和機制。然而,心電圖導聯位置錯誤,在臨床工作中非常常見,尤其是初學者。肢體導聯最常見的是左右手接反,胸導聯主要為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導聯位置錯誤可引起心髒記錄的電軸發生偏移,信号改變,進而引起P波、QRS波、ST段和T波等形态和振幅發生改變,容易導緻誤診和漏診。
1.左右手反接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正常情況下,左上肢導聯顔色為黃色,右上肢導聯顔色為紅色,如下圖所示。
圖2 正常肢體導聯位置及心電圖形态
左右手接反時:
I導聯為右上肢與左上肢之間的電位差,心電圖表現為正常I導聯QRS波群的翻轉;
II導聯為左下肢與左上肢之間的電位差,相當于正常心電圖的III導聯;
III導聯為左下肢與右上肢之間的電位差,相當于正常心電圖的II導聯;
VR導聯相當于正常心電圖的aVL導聯;
aVL導聯相當于正常心電圖的aVR導聯;
肢體導聯中隻有aVF導聯形态不變。
圖3 左右手反接的導聯位置及心電圖形态
2.V1和V2導聯位置過高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V1和V2導聯在心電圖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放置位置過高可能引起如下幾種心電圖改變。
圖4 V1-2導聯位置過高,導緻假性前間壁陳舊性心梗
圖5 V1-2導聯位置過高,導緻假性前壁STEMI
圖6 V1-2導聯位置過高,導緻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滞
“故意”放錯位置的心電圖導聯
除了無意中放錯導聯位置之外,在某些疾病中,甚至需要“故意”把導聯放錯位置。原因是把導聯放置在特定位置,引起心電圖變化,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
Brugada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臨床特征表現為患者可能發生多形性室速和室顫,引起暈厥,甚至心髒性猝死。其心電圖特征為心電圖右胸(V1~V3)導聯J點擡高伴ST段穹窿樣擡高。在一些患者中,Brugada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并不明顯,此時将V1-V3導聯的記錄電極從第4肋間垂直提高到第3肋間、第2肋間可提高檢出率。
圖7 提高胸前導聯記錄電極位置後可記錄到更加典型的Brugada心電圖
對于寬QRS波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的診斷,P波的識别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弱小的P波通常被強大的QRS波掩蓋,難以辨别,而特殊的導聯可放大P波,被形象地稱為心電圖的“照妖鏡”,Lewis導聯就是其中之一。
Lewis導聯是雙極胸導聯,右上肢導聯(紅色)連接吸球放在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左上肢導聯(黃色)連接吸球放在胸骨右緣第四肋間,下肢導聯位置不變。
圖8 Lewis導聯示意圖
一名52歲女性患者,因暈厥入院,常規12導聯心電圖提示為寬QRS波心動過速(見圖9)。
圖9 心電圖為寬QRS波心動過速
但看不到明顯的P波,因此,究竟是室速還是室上速伴差傳等其他心律失常難以辨别。此時應用Lewis導聯後可清晰記錄到P波,且P波和QRS波之間呈1:1的關系,因此室速的診斷便被排除了。
圖10 應用Lewis導聯後可記錄到清晰的P波
如此看來,無意為之的導聯位置錯誤可能幹擾診斷,而有意為之的導聯位置改變卻可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心電圖的樂趣和難點亦在于此!
參考文獻:
[1] Francis J. ECG monitoring leads and special leads. Indian Pacing Electrophysiol J. 2016; 16(3): 92-95.
[2] Rodrigues de Holanda-Miranda W, Furtado FM, Luciano PM, Pazin-Filho A. Lewis lead enhances atrial activity detection in wide QRS tachycardia. J Emerg Med. 2012; 43(2): e97-9.
[3] Abobaker A, Rana RM. V1 and V2 pericordial leads misplacement and its negative impact on ECG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care.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 2021 Apr 4: e12844.
[4] 郭繼鴻. Brugada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5; 14(3): 215-223.
[5] 孫海燕, 于小林, 孫迎春. 圖解肢體導聯電極錯接的心電圖表現. 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3; 22(5): 827-829.
,